代表春天的美術作品簡單好看(藝術報春2023歡樂春節)
2023-10-14 18:10:53 4
「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2023「歡樂春節·浦江藝匯」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在線演藝項目將於1月21日起,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官網專題頁面正式上線。
從除夕至元宵,包括交響音詩《千裡江山》、民族交響史詩《英雄》等在內的7臺原創舞臺演出,《十年·海上風華》等3個海派特色的美術展覽以及10多部紀錄片和城市宣傳片,將集中通過中、英、俄、阿四種語言,向亞洲、歐洲、非洲等地區超過50多個國家的駐外使領館和文化中心,30多個「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成員機構進行推送。在與海內外各界「共慶新春佳節,同享藝術盛宴」的同時,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之美、生活之美、和合之美,闡釋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讓全球觀眾共饗中國文化發展的豐碩成果。此次展演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承辦、上海文化聯誼會協辦。
數字文旅,在文明互鑑中大展宏「兔」
「歡樂春節」活動正逐步成為全球共慶共享的文化嘉年華,成為助力民心相通、增進交流的橋梁,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人民讀懂中國的窗口。2022年,「歡樂春節」首次推出了全新數字文旅品牌——「浦江藝匯」。活動一經上線就受到了來自海內外的廣泛關注和積極推動,超過17家駐外使領館主動選擇「浦江藝匯」作為春節期間的主打活動,15家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成員機構在本地積極推送,平臺瀏覽量超過15萬人次,活動總曝光量超過百萬人次。
今年是提出「一帶一路」重要倡議十周年。十年來,上海文化和旅遊領域圍繞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建機制、搭平臺、推項目、辦活動,架起了文明互鑑、民心相通的友誼橋。第二季「歡樂春節·浦江藝匯」數字文旅產品在中、英文版網頁的基礎上,重點推出面向俄語地區以及阿拉伯國家和海灣地區的多語種版本專題頁面。同時,依託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豐富的合作資源,把「和合之美、美美與共」的精神傳遞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助力構建中阿、中海灣地區的人文合作交流新平臺,以文化之力,築民心相通之路。
音舞詩畫,在華夏史詩中讀懂中國精神
創世神話展現了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人文底蘊,是讓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華民族精神的文化符號。傳統文化、當代視角、創新表達是本季「歡樂春節·浦江藝匯」的一大亮點。
1月21日至1月27日,每天0時至24時,7臺舞臺演出高清視頻將逐一上線。上海民族樂團民族交響史詩《英雄》歌頌亙古不滅的英雄精神;上海音樂學院交響幻想曲《炎黃頌》致敬古聖先賢創造的偉大文明;上海輕音樂團《中華創世神話音樂會》以美聲、流行、跨界的演繹方式,實現中華創世神話故事的當代表達。同時,充滿上海風情、江南韻味、中式美學的舞臺藝術作品則詮釋了當代中國氣韻。其中,有富有江南特色與時代風採的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原創作品《絲竹裡的江南》;有呈現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繁華大上海的上海芭蕾舞團芭蕾舞劇《花樣年華》;有匯聚上海歌舞團青年名家精品力作的舞蹈作品集錦《滿庭芳》;也有融合繪畫、文學與音樂的上海交響樂團交響音詩《千裡江山》。
「雲」遊上海,在城市記憶裡觸摸海派風華
具有國際氣質和豐富內涵的海派文化,也將通過便捷的新媒體端傳遞給全世界,共同感受上海的城市魅力。
中華藝術宮舉辦的當代題材的《「十年·海上風華」:記上海城市巨變》展覽描摹上海這座希望之城在十年間的高速發展;劉海粟美術館《百川歸海——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10周年紀念展》集聚吳昌碩、劉海粟等大家名作,彰顯海派藝術文脈和精神;《「化像」:數字藝術共創展》以AI繪畫方式面向不同年齡的在校學生,在創作中助力實現大美育功能。
除了在靜態的畫作中感受城市變遷,視頻展播將帶領海內外觀眾完成一場沉浸式城市漫遊。《海派百工 璀璨非遺》紀錄片通過上海傳統工藝匠人們的生活故事、精湛技藝,展現古老技藝的傳承創新;《海派城市考古》宣傳片在發現城市、體驗城市、分享城市的過程中,讓人細細品味上海這座城市貫通中西的底蘊。
癸卯兔年的春日序曲即將奏響,「歡樂春節·浦江藝匯」期待全球「愛藝者」共享喜悅,以絢麗多彩的中華藝術撥動世界的心弦,構築文明交流互鑑的寬廣平臺。
作者:宣晶
編輯:陳熙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