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白族的三道茶主要是(大理白族三道茶)
2023-10-15 03:54:38 1
三道茶形成與發展
「三道茶」是大理白族人民的一種茶文化,歷史悠久。早在南詔時期即作為南詔王招待各國使臣的飲茶禮,是對賓客的最高禮遇。後流傳到民間,保留並發展延續至今。
早在唐代,樊綽撰寫的《蠻書》中記載:「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唐代以前大理白族地區飲茶便有添加花椒、生薑、肉桂一起經烹飪而飲用的方法,這與現今三道茶的佐料已相似。
明代,旅行家、歷史學家、地理學家徐霞客於崇禎年間(1638-1639年)徒步到大理,在1639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在雞足山歡度佳節。在其《徐霞客遊記》中寫到:「宏辦諸長老邀過西樓觀燈,樓下採青松毛鋪籍為茵席,去桌趺坐,前各設盒果,注茶為玩,初清茶,中鹽茶,次蜜茶。」這是三道茶的最早記載。
三道茶的基本製作是以茶為底料,加入各種佐料調製成不同口味的茶飲。這種調飲茶被大理白族人民發揮到了極致,完全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並成為白族文化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環。
製作方法與寓意
三道茶,即:頭道苦茶、二道甜茶、三道回味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就是三道茶的特點。大理白族三道茶不僅在口感上獨具特色,更寄寓了豐富的人生哲理。
三道茶中第一道「苦茶」,就是烤茶,是把曬青毛茶放在砂罐中烤煨,讓茶葉在砂罐內翻滾,待茶葉嫩莖發泡,衝入開水即可飲用。這種烤茶的方式,自古一直沿襲至今,這也是白族三道茶禮儀的核心。頭道茶其味酣苦,生津止渴,醒腦提神,寓意人生首先要敢於吃苦,方可獲得興旺與發達。
第二道「甜茶」,在烤茶的基礎上,在茶湯中加入乳扇片、核桃仁、芝麻、紅糖等配料,清香可口,品味豐富、寓意甜滋滋。樂融融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往前走,前程似錦。
第三道「回味茶」,即在茶水中加入肉桂末少許、花椒數粒、生薑數片、蜂蜜數滴、紅糖少許。其味甘甜,還有肉桂和花椒的氣息,很有回味感。此道茶寓意人生和事業,對前進的道路要經常反思與回味,有溫故而知新的含義。(來源:下關沱茶)
關於普洱茶衝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微號:6480348(長按複製)交流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