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江陰強企弱村同坐一條船(江蘇江陰強企弱村同坐一條船)
2023-10-22 19:18:58 2
昨天,無錫唯一入圍中組部紅色美麗村莊試點的江陰市長涇鎮蒲市村,被確定為鄉村振興共富基金的首批扶持對象。
早在2019年5月,江陰市、崑山市等6個縣(市、區)列為江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試點。今年,江陰正通過「強企帶弱村」的探索,補齊短板,走出一條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路。
2020年,江陰市村均集體收入達1308萬元,農民收入連續21年領跑全省縣(市)。在這樣一個「走在前列」的明星縣(市),還有需要「帶」的弱村嗎?江陰市利港街道蒼山村黨總支書記康曉春告訴記者,弱村的全稱是「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在江陰,就是「村級穩定性收入不足250萬元或人均村級可支配收入不足1000元的行政村」。
江陰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宋新春分析說,經濟相對薄弱村,江陰全市還有24個!
南京大學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張二震認為,江陰要在「民富村強,共同富裕」上樹立樣本,就必須讓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穩健發展,以此保障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能力,這是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有效路徑。
今年9月,江陰市實施「暨陽紅—盟紅江陰」基層黨建三年行動,推動39家國企、銀行,56家骨幹非公企業等單位與24個經濟相對薄弱村通過結盟賦能支援、資金項目支持、人才智力支撐,探索縣域現代化建設。
宋新春介紹,結對突出一個「帶」字,以項目化運作、「造血式」幫扶,實現「一村一品」的富民。結對前,江陰專門組建了「企業家問診團」,通過聽匯報、看現場、座談交流等形式,摸排形成農村「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精準開展供需對接。
「剛開始,確實有擔心,蒼山村真能養出『肉質彈牙,一隻一兩』的法爾勝小龍蝦嗎?」法爾勝集團黨委副書記黃彥郡透露,往常,他們都是去金湖、興化一帶採購食材,今年,南京等地突發新冠肺炎疫情,供應鏈一度受到影響。為突破食材供應100%依靠外地的瓶頸,法爾勝一直在本地找尋供應商。
「衝著法爾勝,這一次有奔頭。」蒼山村君裕家庭農場負責人毛偉裕說,「在法爾勝的推薦下,這次嘗試採用高效的蝦蟹共養模式。」上月初,第一波20多公斤的小龍蝦苗已經投放進一號塘。他盤算,按照一隻母蝦出產五六十斤小龍蝦計算,待到明年5月,定是一次大豐收;而且這次,他家的小龍蝦能端上五星級酒店的餐桌,賣到近百元一斤,想想都美。
康曉春告訴記者,試點如果成功,明年,這種高效的蝦蟹共養技術,還將拓展到村裡的300多畝水塘,形成規模效應後,合作才會更緊密更持久。另一方面,在法爾勝的帶動下,蒼山村農業合作社還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御江源」,主打「法爾勝標準」的綠色無公害水產品。「強企和弱村同坐一條船『互利共贏』,不正是一道『靚麗風景』嗎?」
在張二震看來,江陰創造性地探索「強企帶弱村」的新模式,通過市場化的合作途徑,把企業的優勢與村級資產、資源精準對接,在發展特色產業中實現優勢互補、聯合發展,既打通了金融和實體資本下鄉的途徑,又助力村級集體經濟的壯大,實現「互利共贏」。
江陰市發改委主任魏峰透露,隨著「強企帶弱村」成果的逐步顯現,江陰對於「弱村」的標準也將水漲船高——到2022年末,實現相對薄弱村集體收入300萬元以上或人均村級可支配收入1000元以上。
編輯:付鑫鑫
綜合:無錫日報 無錫觀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