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m100對比索尼a7一代哪個好(佳能EOSR3)
2023-10-23 09:34:06
(當我想到寫這個主題時,我感覺我飄了,兜比臉還乾淨,毛錢沒有!還想著頂級旗艦微單該選誰的問題。唉!沒救了。於是乎我又喝了二兩酒,加了把勁,費時三天兩夜,吐血整理了出來!跟我一起搖擺吧,下面進入正題[尬笑][捂臉])
索尼 A1 於 2021 年 1 月推出,當前京東售價約:46000元。
佳能 R3 於 2021 年 9 月推出。當前京東官網售價約:36000元。
大約相差1萬元。
A1 和 R3 之間只有 8 個月的差異,這是兩大頂流相機廠商針尖對麥芒、神仙打架、秀肌肉的頂級旗艦產品(雖然佳能稱這不是自己的天花板機型,但目前來看,最強最貴就是R3。實際上就是這麼回事)。到底誰最強,誰最有底氣,接下來看對比。
特別提醒:本篇字數6000 。沒時間看的可以點讚收藏起來慢慢看,或者直接跳到最後看結論總結分析!吐血分析整理,絕不白看噢!!!
索尼 A1 主要規格公告日期:2021-01-2650MP - 全畫幅堆棧式 CMOS 傳感器ISO 100 - 32000(擴展至 50 - 102400)索尼 E 卡口傳感器移位圖像穩定3.00" 可傾斜屏幕9437k 點電子取景器10.0fps(30.0fps電子)連拍8K - 7680 x 4320 視頻解析度240fps 高速視頻內置無線737克。129 x 97 x81 毫米天氣密封體佳能 R3 主要規格公告日期:2021-09-1424MP - 全畫幅堆棧式 CMOS 傳感器ISO 100 - 102400(擴展至 50 - 204800)佳能射頻卡口傳感器移位圖像穩定3.20" 全鉸接屏5760k 點電子取景器12.0fps(30.0fps電子)連拍6K - 6000 x 3164 視頻解析度120fps 高速視頻內置無線內置的GPS1015克。150 x 143 x 87 毫米天氣密封體選擇索尼 Alpha A1而不是佳能 EOS R3的原因
陀螺穩定 | 是的對比不 |
取景器放大鏡。 | 0.9x對比0.76x |
傳感器解析度 | 50 MP對比24 MP |
重量 | 737 克對比1015 克 |
取景器解析度 | 9437.184k 點對比5760k 點 |
最大視頻解析度 | 7680 x 4320對比6000 x 3164 |
全尺寸 HDMI 埠 | 是的對比不 |
多長照片通過像素移位合併成高解析度照片 | 是(合成1.99億像素照片)對比不 |
兩款相機均採用堆疊式設計的全畫幅傳感器,與傳統 CMOS 傳感器相比,這兩個品牌都具有更快的讀取和處理速度。在 A1 的情況下,還附加了一個 DRAM 內存以進一步提高速度。這項技術突破了自動對焦和電子快門的界限。索尼設法以 50.1MP 的高解析度構建了這款傳感器。
A1 與機械快門的閃光同步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為 1/400 秒,在 APS-C 模式下甚至更快,達到 1/500 秒。R3 使用機械快門可以達到 1/200 秒,使用電子前簾快門可以達到 1/250 秒。
選擇佳能 EOS R3而不是索尼 Alpha A1的原因
眼控自動對焦 | 是的對比不(此功能小編認為在某些場景下是非常有用的功能) |
最大 ISO | 102.400對比32.000 |
焦點數 | 1053對比759 |
液晶屏尺寸 | 3.2「對比3" |
液晶解析度 | 4.150k 點對比1.440k 點 |
最大快門(電子) | 1/64000s對比1/32000s |
電池壽命 | 760發對比530發 |
動態範圍 | 14.7對比14.5 |
低照度 ISO | 4086對比3163 |
傳感器像素區域 | 36.00平方微米對比17.31平方微米 |
頂部液晶屏 | 是的對比不 |
對焦包圍 | 是的對比不 |
發光按鈕 | 是的對比不 |
最小對焦靈敏度 | EV-7.5對比EV-4 |
IS 停止有效性 | 高達 8.0 檔對比最多 5.5 檔(佳能8擋防抖需要配合RF帶防抖的鏡頭) |
車輛跟蹤自動對焦 | 是的對比不 |
機械快門 | 佳能12fps 對比索尼的 10fps |
至於 ISO 範圍,佳能R3因為像素較低,所以擁有了更廣泛的感光範圍。
ISO對比 | R3 | A1 |
照片(正常) | 100-102,400 | 100-32,000 |
照片(擴展) | 50-204,800 | 50-102,400 |
視頻(正常) | 100-25600 | 100-32,000 |
視頻(擴展) | 100-102,400 | – |
R3搭載佳能最新一代自動對焦Dual Pixel CMOS AF II,擁有1053個區域,每秒60次計算的處理速度,0.03s的快速鎖定速度。
A1 更令人印象深刻,其計算速度更快,每秒 120 次。它使用 759 個相位檢測點和 425 個對比度檢測點。
這兩款相機都使用具有深度學習的高級算法來識別各種主題。它們都可以專注於人或動物的眼睛,但在 A1 上,您無法在視頻模式下啟用動物眼 AF。R3還可以跟蹤汽車和自行車,並自動關注駕駛員的頭盔。
R3 在弱光下具有更好的靈敏度:-7.5Ev,光圈為 f/1.2,相當於 -6Ev,光圈為 f/2。使用 F2 鏡頭 A1 降至 -4Ev。
快門速度對比
兩臺相機都可以使用機械快門以最大 1/8000 秒的速度拍攝。切換到電子快門,R3 可以提供令人印象深刻的 1/64,000 秒,而 A1 則慢一檔,為 1/32,000 秒。兩家都聲稱在使用電子快門時沒有失真。
在物理控制方面,R3 提供的更多。前面有兩個額外的自定義按鈕,一個靜止/視頻模式開關,一個後面的智能控制器,以及頂部的一個小監視器,用於即時檢查設置。智能控制器是一個微型觸摸板,是傳統 AF 操縱杆(也有)的替代品。
索尼 Alpha A1和佳能 EOS R3的共同優勢
堆棧式傳感器 | 是的對比是的 |
零遮光取景器 | 是的對比是的 |
防塵快門機構 | 是的對比是的 |
錄像限制 | 無限對比無限 |
無線連接 | 是的對比是的 |
藍牙連接 | 是的對比是的 |
圖像穩定 | 傳感器移位對比傳感器移位 |
可調節液晶屏 | 傾斜對比完全鉸接 |
外置閃光燈靴 | 是的對比是的 |
觸控螢幕 | 是的對比是的 |
取景器 | 是(電子)對比是(電子) |
原始支持 | 是的對比是的 |
人臉檢測對焦 | 是的對比是的 |
最大解析度 | 50 MP對比24 MP |
液晶屏尺寸 | 3.20"對比3.20" |
液晶屏解析度 | 索尼1.440k 點對比佳能4.150k 點 |
最大連拍 | 30.0fps對比30.0fps |
麥克風埠 | 是的對比是的 |
耳機埠 | 是的對比是的 |
環境密封 | 是的對比是的 |
延時錄製 | 是的對比是的 |
自動曝光包圍 | 是的對比是的 |
快閃記憶體同步埠 | 是的對比是的 |
存儲槽 | 2對比2 |
智慧型手機遙控器 | 是的對比是的 |
UHS 卡支持 | UHS-II對比UHS-II |
CFexpress卡支持 | A型對比B型 |
網絡攝像頭功能 | 是的對比是的 |
防抖 | 是的對比是的 |
索尼 Alpha A1和佳能 EOS R3的共同弱點:無內置閃光燈。
索尼 A1與佳能 R3:物理規格和機身功能比較
R3:150 x 142.6 x 87.2mm,1015g
A1:128.9 x 96.9 x 80.8 mm,737g
A1 VG-C4EM(手柄電池) : 128.9 x 148.5 x 80.8mm, 1027g(手柄電池需要選購,而且原廠的並不便宜,約4000元)
索尼 A1 顯然是兩款相機中較小的一款。它的機身比佳能 R3 窄 21 毫米,短 46 毫米,薄 6 毫米。
佳能在旗艦相機方面採取了一貫的做法,這是一個大機身,集成電池/垂直握把,就像 1D X DSLR 系列一樣。R3 明顯更大更重,但如果將可選電池手柄連接到 A1,尺寸和重量會更接近。
下面是具體尺寸視圖對比:
索尼 A1 和佳能 R3 尺寸、重量和外形尺寸對比圖 - 前視圖
索尼 A1 和佳能 R3 尺寸和重量對比圖 - 後視圖
索尼 A1 和佳能 R3 尺寸的頂視圖比較圖像
重量是另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決定要整天隨身攜帶的相機時。索尼 A1 比佳能 R3 輕得多(278 克),這可能會成為一大優勢,尤其是業餘愛好者在長途旅行中會體驗明顯。
天氣密封
A1 和 R3 的機身都有防風雨密封,使其能夠防水和防塵。
索尼 A1與佳能 R3:傳感器比較
索尼 A1 具有 50.0MP 全畫幅(35.9 x 24 毫米)尺寸的堆棧式 CMOS 傳感器,並配備雙 Bionz XR 處理器。另一方面,佳能 R3 具有 24.0MP 全畫幅 (36 x 24 mm) 尺寸的堆棧式 CMOS 傳感器,並配備 Digic X 處理器。
索尼 A1 的傳感器比佳能 R3 的傳感器多提供26MP,像素優勢明顯。您可以將圖像列印得更大或更自由地裁剪。另一方面,最大傳感器解析度並不是清晰度的唯一決定因素。光學元件、低通濾波器、像素尺寸和傳感器技術等因素也會影響捕獲圖像的最終清晰度。
下面您可以看到 A1 和 R3 傳感器尺寸比較。
索尼 A1 和佳能 R3 相機的傳感器尺寸和解析度對比圖
DxOMark 傳感器分數
索尼 A1 和佳能 R3 傳感器均已通過 DxOMark 測試。DxoMark 對相機傳感器的顏色深度(DXO 肖像)、動態範圍(DXO 風景)和低光敏感度(DXO 運動)進行評分,並為它們打分。在我們比較的兩款相機中,A1 得分為 98,比 R3 高出 2 分。
模型 | 全面的 | 顏色深度 | 動態範圍 | 低光 ISO |
索尼A1 | 98 | 25.9 位 | 14.5 EVS | 3163 國際標準化組織 |
佳能 R3 | 96 | 25.0 位 | 14.7 EVS | 4086 國際標準化組織 |
索尼 A1與佳能 R3可用鏡頭的比較
兩款相機的可用鏡頭,索尼 A1 比佳能 R3 具有優勢。索尼 A1 的索尼 E 卡口有 187 個鏡頭,而佳能 R3 的佳能 RF 鏡頭卡口只有 35 個鏡頭。
此外,通過轉接環,佳能 EF 鏡頭可以輕鬆適配 Eos R 和索尼 E卡口 相機,索尼用戶也可以適配 Nikkor F 鏡頭等,反之索尼大批量的微單鏡頭無法在佳能尼康微單使用的。總的來講可供索尼A1使用的鏡頭會多的多。但性能可能並不總是像原生鏡頭那樣,對焦快成像好。
鏡頭類型 | 索尼 A1 鏡頭 | 佳能 R3 鏡頭 |
標準變焦 | 18 (13 全畫幅) | 5 (4 全畫幅) |
標準總理 | 32 (18 全畫幅) | 2 (2 全畫幅) |
廣角變焦 | 14 (11 全畫幅) | 3 (3 全畫幅) |
廣角定焦 | 57 (39 全畫幅) | 5 (5 全畫幅) |
長焦變焦 | 16 (14 全畫幅) | 4 (4 全畫幅) |
長焦定焦 | 26 (20 全畫幅) | 11 (11 全畫幅) |
超級變焦 | 10 (2 全畫幅) | 2 個 (1 個全畫幅) |
廣角魚眼 Prime | 2 (0 全畫幅) | 不適用 |
宏觀總理 | 9 (8全畫幅) | 3 (3 全畫幅) |
透視控制 Prime | 2 (2 全畫幅) | 不適用 |
長焦鏡 Prime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全部的 | 187 (127 全畫幅) | 35 (33 全畫幅) |
至於緩衝存儲器,以下是官方評級:
速度 | R3 | A1 |
30fps | 540 JPG L150 RAW | 165 JPG F155 原始* |
12fps | 1000 或更高(RAW 或 JPG) | - |
10fps | - | - |
視頻性能方面
這兩款相機提供了卓越的視頻功能。A1 有 8K 視頻,而 R3 提供 6K 和 12 位 RAW(內部)。下面是對所有不同解析度、幀速率和文件格式的回顧。
格式 | R3 | A1 |
8K 30p | – | 10 位 4:2:0400Mbps (H.265) |
6K 60p | 12 位 RAW2600Mbps | – |
6K 30p | 12 位 RAW2000Mbps | – |
4K 120p | 10 位 4:2:21880 Mbps (ALL-I) | 10 位 4:2:0200Mbps (H.265) |
4K 60p | 10 位 4:2:21000 Mbps (ALL-I) | 10 位 4:2:2600Mbps (ALL-I) |
4K 30p | 10 位 4:2:2470 Mbps (ALL-I) | 10 位 4:2:2300Mbps (ALL-I) |
全高清 120p | 10 位 4:2:2470 Mbps (ALL-I) | 10 位 4:2:0100Mbps (H.265) |
全高清 60p | 10 位 4:2:2230 Mbps (ALL-I) | 10 位 4:2:2222Mbps (ALL-I) |
A1 記錄 8K,具有全像素讀數且無傳感器裁剪(8.6K 過採樣)。在 120p 的 4K 中,有 10% 的裁剪和跳線。在 60p 及以下,您可以進行過採樣,但您需要在 APS-C 模式下工作。
R3 在 6K 和 4K(包括 6K RAW)中使用過採樣且沒有傳感器裁剪進行記錄。
這兩款相機都提供高級視頻配置文件,例如 Log 和 HDR,並具有用於音頻連接的輸入和輸出(3.5 毫米插座)。它們可以通過 HDMI 埠輸出 16 位 RAW。
參數上看,A1 沒有錄製限制,但索尼在手冊中聲明它可以保證 8K 和 4K 60p 大約 30 分鐘,然後相機可能開始過熱。
另一方面,R3 似乎表現不錯(考慮到更大的機身,散熱更強,這是有一定道理的)。錄製視頻沒有 30 分鐘的上限,有網友測試不間斷地管理了 6 小時的 4K 30p並沒有過熱保護情況出現。
取景器和液晶屏方面
A1 配備電子取景器,解析度高達 944 萬點,令人瞠目結舌。它使用一塊 0.64 英寸的 OLED 大面板,刷新率高達 240Hz。放大倍率可以改變,最高為0.9x。視點為 25 毫米。
R3 的 EVF 有 576 萬點、0.76 倍放大率、120Hz 刷新率和 23mm 視點。
R3 取景器最有趣的地方可能是 Eye Control AF 功能,它藉助放置在取景器內的 8 個紅外傳感器讀取眼球的位置。通過跟蹤視網膜的位置,您可以用眼睛移動自動對焦點!
R3 配備 3.2 英寸多角度 LCD 屏幕,解析度高達 415 萬點。A1 的後置顯示器不那麼有趣:它的解析度為 144 萬點,更小(3.0 英寸)並且只能上下傾斜。
內存卡、連接接口和電池方面
兩款相機都有兩個存儲卡插槽:R3 使用一個用於 CFexpress 卡,另一個用於 SD UHS-II 卡。
A1 可以使用兩張 UHS-II SD 卡或兩張 CFexpress A 型卡(或使用一張和一張)。請注意,Type A CFexpress 卡比 Type B 更薄更小。
這兩款相機都有一個 LAN / 乙太網接口,以及 USB Type C (3.2)、音頻輸入和輸出 (3.5mm) 和 HDMI(A1 為全尺寸,R3 為 Mini)。
它們還具有藍牙和 Wifi (5Ghz),以及傳輸圖像的各種選項。
R3 的電池容量更大,如果使用 LCD 屏幕,每次充電可拍攝 860 張照片,如果使用取景器,則可拍攝 620 張照片。A1 等級較低(後屏幕為 530 幀,EVF 為 430)。
佳能 R3與索尼 A1規格表
一般的 | 索尼阿爾法 A1 | 佳能 EOS R3 |
公布 | 2021-01-26 | 2021-09-14 |
體型 | 單反式無反光鏡 | 單反式無反光鏡 |
傳感器 | ||
類型 | 堆棧式 CMOS | 堆棧式CMOS |
尺寸 | 全畫幅 | 全畫幅 |
方面 | 35.9 x 24 毫米 | 36 x 24 毫米 |
區域 | 861.60毫米2 | 864.00毫米2 |
百萬像素 | 50 兆像素 | 24 兆像素 |
最大解析度 | 8640 x 5760 | 6000 x 4000 |
最大原生光靈敏度 | 32,000 ISO | 102,400 ISO |
最大增強光靈敏度 | 102400 ISO | 204800 ISO |
最小原生光靈敏度 | 100 ISO | 100 ISO |
最小增強光敏度 | 50 ISO | 50 ISO |
原始支持 | 是 | 是 |
自動對焦 | ||
自動對焦觸控 | 是 | 是 |
連續自動對焦 | 是 | 是 |
自動對焦單 | 是 | 是 |
自動對焦追蹤 | 是 | 是 |
自動對焦選擇性 | 是 | 是 |
自動對焦中心 | 是 | 是 |
自動對焦多區域 | 是 | 是 |
自動對焦實時取景 | 是 | 是 |
AF人臉檢測 | 是 | 是 |
AF對比度檢測 | 是 | 是 |
AF相位檢測 | 是 | 是 |
焦點數 | 759 | 1053 |
鏡片 | ||
手動對焦 | 是 | 是 |
鏡頭卡口 | 索尼 E | 佳能射頻 |
可用鏡頭數量 | 187 | 35 |
屏幕 | ||
類型 | 傾斜 | 完全鉸接 |
尺寸 | 3.00" | 3.20" |
解析度 | 1,440k 點 | 4,150k 點 |
觸控螢幕 | 是 | 是 |
取景器 | ||
取景器 | 電子的 | 電子的 |
取景器解析度 | 9,437k 點 | 5,760k 點 |
取景器覆蓋範圍 | 100% | 100% |
取景器放大倍率 | 0.9x | 0.76x |
攝影功能 | ||
最大機械快門 | 1/8000s | 1/8000s |
最大電子快門 | 1/32000s | 1/64000s |
快門優先 | 是 | 是 |
光圈優先 | 是 | 是 |
手動曝光模式 | 是 | 是 |
自定義白平衡 | 是 | 是 |
內置圖像穩定 | 光學防抖最高5.5級 | 光學防抖最高8級(配合RF鏡頭防抖) |
內置閃光燈 | 否 | 否 |
最大閃光同步 | 1/400 秒 | 1/250s |
外置閃光燈 | 是 | 是 |
連拍 | 10.0 幀/秒 | 12.0 幀/秒 |
自動曝光包圍 | 是 | 是 |
白平衡包圍 | 是 | 否 |
視頻功能 | ||
最大視頻解析度 | 7680 x 4320 | 6000 x 3164 |
視頻格式 | XAVC S、XAVC HS、H.264、H.265 | MPEG-4、H.264、H.265 |
麥克風埠 | 是 | 是 |
耳機埠 | 是 | 是 |
連接性 | ||
無線連接 | 內置 | 內置 |
HDMI | 全尺寸 | 是 |
身體的 | ||
環境密封 | ||
重量 | 737克 | 1015克 |
方面 | 129 x 97 x81mm | 150 x 143 x 87 毫米 |
電池壽命 | 530發 | 760發 |
其它功能 | ||
延時錄製 | 是 | 是 |
全球定位系統 | 沒有任何 | 是的 |
DxO 傳感器分數 | ||
DxO 總分 | 98 | 96 |
DxO 顏色深度 | 25.9 | 25.0 |
DxO 動態範圍 | 14.5 | 14.7 |
DxO 低照度 ISO | 3163 | 4086 |
結論總結(都看到這兒了,別忘了點讚關注啊親們!):
先講兩句表態話啊(酒喝飄了獻醜![尬笑]): R3 是佳能在微單領域奠定技術實力的一項重要成就,因為它在技術和速度方面縮小了與索尼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要讚美「索尼大法好」,可以說是索尼推動了整個微單領域的快速進步。有錢任性的業餘玩家建議選擇索尼A1。其他不說,但看顏值、體積和重量,索尼A1完勝。這個體積重量差距不是一點半點,而實際上就是單反和微單的體積重量差距,拿著索尼A1,大家包括自己在內,感覺自己在拿著頂級微單。而拿著佳能R3,大家可能以為你拿著的是頂級單反,甚至你也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買了個單反,時不時還的擰下鏡頭確認一下反光鏡在不在([捂臉]有點開玩笑的意思)。哪怕對比尼康Z9,也是建議選擇A1,道理一樣。此外索尼的5010萬像素也在告訴你錢花的真值。至於性能,這個價位的機器根本不是你這樣的玩家應該考慮的問題。專業從業者,重度體育競技、野生動物、飛鳥、賽車等用戶,特別是要靠這個吃飯的用戶,建議買R3。 因為R3作為索尼A1發布8個月後推出的2400萬像素的旗艦機型,從外觀上也可以看出,R3是頂級旗艦單反去掉反光板後,綜合性能的進一步升級款,在追焦對焦、連拍抓拍、續航散熱等性能方面會有優勢。這也是放棄更高像素的傳感器帶來的價值所在。此外,佳能獨有的眼控對焦(R3 取景器Eye Control AF 功能,它藉助放置在取景器內的 8 個紅外傳感器讀取眼球的位置。通過跟蹤視網膜的位置,您可以用眼睛移動自動對焦點!),使得對焦連拍的成功率提升更明顯。至於不夠多的鏡頭選擇,這是可能是窮人的煩惱,對你這不是問題,因為你只要買RF紅圈鏡頭即可,當前RF鏡頭已經非常豐富了,其他的什麼轉接玩EF鏡頭,副廠之類事的就先不要考慮了,它只會影響你的「出槍速度」。一直是索尼的忠實粉絲,索尼用戶,擁有高質量的索尼鏡頭的,建議選擇索尼A1。雖然佳能R3大概率對焦更強更穩,但索尼A1也絕不是吃素的。因為索尼一貫的優勢就是對焦性能,同價位同定位的相機,索尼的優勢一大方面就是對焦性能,那麼索尼A1又是頂級旗艦機中的戰鬥機,對焦性能自然不再話下,這兩者可能就是R3 99分和A1 97分的差距。要知道假如入手R3的話,後期還的配RF鏡頭,那總費用基本相當於買2臺R3了。不信你看:佳能、索尼、尼康全畫幅微單配齊大小三元需要多少錢,買前想清楚。同理,沒有任何相機偏好,就是單純的有點錢想買個好相機的小可愛們,類似於買愛瘋Promax1T版一個意思,但還不算特別有錢的,還是買索尼A1吧。索尼A1相比佳能R3,是綜合水平更均衡的表現,提到像素5010萬,達到了專行拍照機型的高水準,提到視頻說相機裡的頂級水平也不過分,相比較佳能R3稍弱的對焦性能,其他這些性能加上體積重量,選A1肯定是更香的,而且銷量也更高一些,估計後期保值率應該也更好一點。此外,購買相機機身只是玩攝影投入的一部分,後期的鏡頭、配件也不是個小數目。根據我計算,索尼玩轉「大三元」 人像定焦,買二手副廠最低需要15600元。而佳能沒有什麼副廠可買,二手RF鏡頭也達到了驚人41000元。因此前期多花1萬買A1,後期是完全可以省出來的。以上參數性能比較來自網際網路整理,如有錯誤請批評指正,留言私信,我將及時糾正。
結論總結內容僅為個人分享的觀點,不作為其他誘導因素。
下一期分享索尼A1對比尼康Z9詳細對比,怎麼選。
佳能R3對比尼康Z9詳細對比,怎麼選。喜歡的親們別忘了關注啊!
親們還有什麼想了解的歡迎評論私信,
碼字不易,腰已幹廢
留下讚賞,手留餘香
點個關注,心最美麗
如有意見,歡迎留言
您的鼓勵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也許您還關注:
索尼A7R5 詳細解讀
索尼 a6400與索尼A7M3的性能差距有多少?有必要上a7m3嗎?
索尼A7M4與索尼A7R5詳細對比來了,看完就知道多花1萬值得不啦
索尼A7M4四對比佳能EOS R6,到底應該怎麼選?
佳能R5與佳能R5C詳細對比來啦,相比索尼A7R5該怎麼選?
佳能EOS R6 markⅡ與索尼a7m4詳細對比來啦,看完不糾結
索尼a7m4、a7c、a7m3、6400如何選擇,新手入門,來好好給你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