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論最好的譯本(用簡單的視角看君主論)
2023-09-24 02:57:58 1
命運的靜謐時刻
文|幸福娃
善惡的區別,在於行為的本身,不在於地位的有無——莎士比亞
一個簡單的人,評君主論,有點違和感。可現實的殘酷,不會因為一個人的簡單,善良,而仁慈。這就是社會,一個可以簡單得清新脫俗,又可以複雜到你生無可戀的世界。
喜劇《曼德拉》裡老頭子娶了個妙齡女郎,盼望傳宗接代而不可得。一個年輕人覬覦這少妻的美色,說服老頭子讓老婆服食曼德拉草,即可懷孕。
順勢告知老頭子曼德拉有劇D,女人服用後,第一個跟她同房的男人,在一星期內必死無疑。就這樣說服我自己老頭子,當一個人自私的人,為了自己利益,可以犧牲一切,包括自己的妻子。
面對曼德拉草的為難
妻子良心不安,有修士一旁煽風點火,說:「我們不能夠因為怕壞事,就把好事給放過。眼前的好處很明顯,你能夠懷孕為天主生下子民……凡事看目的,你的目的是在天堂有一席之地,還有就是滿足你的丈夫。」好像不服從就會忤逆不道?
就連丈母娘也加入敲邊鼓的行列,說「女人沒有孩子就沒有家。」所以要她聽勸。 沒有主見的人,命運註定由他人決定。
少妻勉為其難,同意接納這位年輕人為「小三」,以便「順應天意」達成丈夫的心願。
由於運氣的眷顧,結局皆大歡喜: 老頭子相信傳宗接代有望,妻子有機會享受魚水之歡,滿口荒唐言的登徒子如願以償,修士賺到外快,丈母娘不必為女兒的後半生操心。
皆大歡喜背後
結局是皆大歡喜了,可誰都在違背良心,做了一些唯利是圖的事。這也正是《君主論》作者馬基雅維利,在挖苦JDJ之餘,也寫出他觀察人情世故的實證觀點。他對教會不滿,卻鍾情於實證的觀點,這也是《君主論》的兩根梁柱。
不得不說,作者馬基雅維利的思想當之無愧,他看透500年前義大利半島政治事件的本質。從中辨識出關於人類生活的一些根本通則,他總結出的通則到今天仍然適用。
《君主論》之所以是經典,它與世間的經典著作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體現時代的風貌同時又展現超越時代的眼界。
《君主論》
世襲君主的利弊——是官官相護還是官民不分家?
君主國可能是世襲的,即同一個統治家族世世代代相傳,不然就是新建立的。
當一個君主,習慣了家族統治的國家來維繫政權,困難遠比新建的國家少得多。
因為世襲君主只要不破壞規章,又能隨機應變,維持原本的地位綽綽有餘。
即使才能平庸,守城絕對不是問題,除非遭遇不可抗拒的外力,導致王位被篡奪。即使如此,只要篡位之君犯下微小的事故,失位的君主隨時有機會復闢中心。
新君主的誕生不是源自人民,是源自貴族,看這雙方何者掌握機會而定。這也是我們所說的官官相護一個道理,但有一點不同的就是官民不分家,否則社會無從發展。
貴族發覺自己無法對抗民眾時,開始聯合起來抬舉貴族當中的一個人。使他成為君主,以便在他的保護之下,滿足自己的欲望。民眾也是如此。
比起由民眾的支持,而成為民主的人,得到貴族的援助,而獲得J權的人,較難維持即有的地位。
因為君主身邊多的是,自認為和他平起平坐的人,這使得他無法依照自己的心願,統治或管理他們。這就是一個人的格局不同,會導致結局的導向。
馬基雅維利
受民眾支持而擁有君權,則發覺自己高處不勝寒,身邊幾乎每個人都唯他馬首是瞻。
進一步來說,要在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公平滿足貴族的要求,那是不可能的事。但是要滿足民眾的要求,卻辦得到。因為他們的要求目標比貴族的合乎正義:主要是平民要的只是,不受貴族壓迫。
如果由於民眾的支持而成為君主,那一定要跟他們維持友好的關係。這件事容易,因為他們對君主,僅有的要求是不要欺壓他們。這也就是西方GJ的民主選J權,存在的價值意義。
是走是停由自己決定
人的命運,一半由天一半由己?
許多人一直相信:「人間萬物,由運氣和上帝主宰。人類憑自己的智慧無法有所改善,甚至亡羊補牢也不可得。因此,大可犯不著白費心思,反正聽天由命就是了。」這是許多人認命後,選擇得過且過的最正當的理由。
話雖這麼說,我們畢竟擁有自由意志。因此,我認定運氣只決定我們一半的作為。另外的差不多一半,它會交給我們自己做主。
由於運氣的多變,再加上人執著於固定的行徑,兩者搭調的人會成功,兩者不搭調的人會失敗。
有件事我確信不疑: 剛猛與謹慎的結合,定會大成,因為女性獨具的運氣。要制服他就必須打擊,他看得出來,他寧可這樣被人徵服,對於慢條斯理,冷淡無情的求歡,反而沒有興趣。
身為女性,她總是對活力充沛的年輕人友善。因為年輕人比較不會瞻前顧後,比較有衝勁,使喚他時更勇猛。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述律平
歷史上最狠辣的女強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誓不罷休的人太可怕。這也是《君主論》裡可以用「非正當」方式奪取權位。
這個歷史上最狠辣的女人,她為了讓丈夫稱帝,幫他把造反的兄弟全部S了。
本來丈夫還顧及親情,打算釋放一部分親戚,她卻勸丈夫來個「大清洗」。結果上百名皇親國戚被處S,連丈夫的親妹妹都沒有放過。
她不僅對自己狠,對外人更狠。為了統一契丹,她請七部貴族都來赴宴。在酒酣耳熱之際,伏兵盡出,將各部首領S個精光,導演了一起契丹版的「鴻門宴」。
終於,她和丈夫順利地統一了契丹八部,建立了遼國。她的大兒子成為了太子,可是她一點也不高興,因為她更偏愛三兒子。
她為了更改皇儲,她先是將大兒子封在了遙遠的渤海國。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述律平劇照
當丈夫去世後,她垂簾聽政了一年。期間,她以殉Z的名義,將朝中重臣S了個遍。
輪到S漢人降將趙思溫時,他反問道:「對於先帝最親近與最思念的人,就是太后。為什麼您不以身殉Z?」
她聽完之後,毫不猶豫地拿起了一把金D,將自己的右手齊腕G斷,讓人拿去給先帝陪Z。群臣見此,都嚇破了膽。她的長子也主動放棄了繼承皇位。
這個比武則天還要狠辣的女人,就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述律平。
這與作者把君主事實真相赤裸裸地攤出來一樣,會使讀者不安。但會讓你在道理既清楚又簡單的真相面前,了解社會。
真相權衡
真偽難辨,真相可怕,偽善更是
君主論反映的是時代的趨勢,正如哥白尼探究未知的領域,雖然一個是天文領域,另一個是政治領域。
又如達文西解剖現實,雖然一個是(JDJ觀念中)上帝創造的身體,人類創造了政體。
有個善人,抓到一隻烏龜想吃,但礙於自己是善人。
於是,善人就在一個已燒開了的鍋上面,放了一個很窄的板子,跟小烏龜說「是生是死,由天決定,你若從這板子上面爬過去,我就放掉你,你若爬不過去,你就別怪我今天開葷。」
小烏龜
小烏龜忍著高溫爬過去了。
善人大驚,抓起小烏龜說:「乖,小烏龜最棒了,我們再爬一次。」
社會現實中,有許多用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真相,因為人在偽裝中求生存。
謊言可以重複,無恥沒有限度。有些人一開始就想騙你,卻還冠冕堂皇地為自己的不要臉找藉口。
希望你我都不是那隻小烏龜。
真與偽,偽裝成善,面善心偽,希望我們都做真善之人。懂我的人不需要解釋,不懂我的人不需要解釋。
希望我們都做真善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