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不出門有什麼說法(七月三十地藏節)
2023-10-28 10:10:52 1
農曆七月三十,也就是七月份的最後一天,這天是地藏節。地就是大地,世間萬物皆依賴大地生存,任何一物離開大地就不能生存,所以地有能持、能育、能載、能生的意思。藏就是寶藏,財寶足以救濟人貧苦,圓滿人事業。
地藏節是一個宗教節日,傳說「地藏王」是一尊救苦救難的菩薩,有無量法財,可普渡眾生之苦惱。常常現身於人、天、地獄之中。因此,在民間一些地區的信徒們就會在七月三十這天焚香祭拜,以求得到「地藏王」的佑護。
在過去,各地均有供奉地藏王的廟宇,每年七月三十,善男信女必往敬拜。相傳南京的清涼山為地藏菩薩修煉之所,因此以前的人們自七月開始一直到現在七月三十燒香膜拜者就絡繹不絕,清涼山上下遊人很多,到處設有茶棚。茶棚的布置,各種各樣,直到七月三十方才停止香火,叫做「蓋山門」。
對於地藏節,各地有各地的習俗,正所謂「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但民間對於七月更多的是祭祀。民間有句俗語「七月三十地門關,無事不往東南竄」這是啥意思?有什麼講究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農曆的七月在民間稱為「鬼月」,也許是七月十五是中元節「鬼節」的緣故,總之已讓人們形成了一種俗信。
因為有此俗信,作為子孫後代,都會在七月十五這天去上墳擺上供品祭祀自己的先人。人們認為,七月「鬼門大開,七月結束鬼門就要關閉」。因此也就有了七月為「鬼月」的說法,祭祀目的就是讓先人們在另一個世界生活的更好。其實,這樣的說法也是一種孝道文化的體現,是人們寄託對先人的哀思和尊重。
七月三十地門要關,為什麼就不能去東南了呢?在《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意思就是不周山乃是西北方位的一根大柱子,被共工撞斷之後,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因此,星辰偏西北,江河流東南。
雖然這只是個傳說,但自然環境也的確如此。所以,人們就信其「地門」就在東南方,七月三十關地門,所有的陰魂就都要儘快趕回去,如果被關在外就要煙飛魂滅永不超生。因此也就有了「鬼門開,亡靈出,鬼門關,亡靈入」的說法。
因為七月三十「關地門」,而「地門」的方位在東南,也就是說所有的亡靈從四面八方而來,都會往東南方向走。因此,老人們說,沒事就不要往東南亂竄,尤其不要站在東南方位,這容易被祖先們帶走。
當然了,這樣的說法只是民間的一種俗信而已。重要的是告訴人們七月三十已過,就不要再回味七月祭祀的念想之中了。民俗總歸是民俗,是人們趨吉避兇的一種時俗文化展現,其目的都是為了圖個「吉利」,沒必要太過於迷信,大家說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