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的回歸家庭了再也沒聯繫我(他的辦公室為啥還保留著)
2023-10-18 16:15:48 5
在重慶西南醫院燒傷研究所8樓
有一間充滿「年代感」的辦公室
辦公室的主人
是我國燒傷醫學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
黎鰲
他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1999年因病去世
雖然已經離開23年
但透過這間原狀保留的辦公室
人們依然能感受到老一輩科技工作者
赤誠報國、艱苦奮鬥的寶貴精神
1917年,黎鰲出生於湖南
紛飛的戰火中,他輾轉多地求學
新中國成立後進入西南醫院前身主持普外科工作
黎鰲發現
大面積燒傷病情複雜、病程綿長
是威脅民眾生命健康的重要隱患
但國內的救治、研究基礎十分薄弱
1958年,他提交了一份燒傷防治研究請戰書
放棄奮鬥多年的普外專業
牽頭組建燒傷救治小組
這一幹,就是40餘年
當時,救治小組僅有3名醫生,6張病床
他對大家說,幹工作不能等、靠、要
沒有條件,可創造條件
為了搶救重危病人,他曾連續20多天
每夜只在辦公室竹椅上坐著打盹
黎鰲與燒傷醫學的開拓者們
率先制定了計算燒傷面積的中國九分法、三醫大抗休克公式等
經過10年攻關
對吸入性損傷這一世界難題提出了創造性救治原則
令國際燒傷學界刮目相看
1985年,由他領銜完成的「燒傷的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直到今天
這些理論與方法仍然指導著燒傷的臨床救治與研究
經過60餘年艱苦創業
我國燒傷醫學從無到有
西南醫院的這間專科病房也發展為
集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一體的
收治規模、救治水平、科研能力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
綜合型燒傷研究所
成功救治燒傷患者20餘萬例
1994年,黎鰲榮獲國際燒傷醫學最高榮譽伊文斯獎
僅過了5年,82歲的他溘然離世
為了表達緬懷
這間他曾使用過的辦公室被原狀保留下來
此後,燒傷研究所大樓歷經兩次修繕
黎鰲的辦公室依然保留如初
辦公室對面還建起了一間陳列室
並經常開展紀念活動
成為燒傷所的精神象徵
激勵後人拼搏奮進
黎鰲生前常說
學科的發展,人才是關鍵
他拿出畢生積蓄
創立了黎鰲燒傷醫學獎勵基金
先後有10多名國內傑出青年燒傷專家獲得該獎
黎鰲院士不僅留下了碩果纍纍的學術成就
更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那是關愛病人、珍惜生命的秉性
精益求精的醫道和永無止境的追求
讓我們以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為榜樣
不斷拼搏、奮進!
策劃:王金濤
記者:周聞韜、趙小帥、孫林悅(實習)
來源: 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