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和初八哪個日子好(民俗正月初八新春逢穀日)
2023-10-19 02:27:39 1
12
2—2019
正
月
初
八
春
節
恭賀新禧
2019 乙亥年
農曆大年初八,這一天中國民俗老禮兒:大年初八,順星散燈花。順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國民間傳說農曆正月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正
月
初
八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
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裡進香祀星君(即順星),等天上星鬥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
祭星時,要在案頭、灶臺、門檻、鍋臺等處各放一盞「金燈」(黃燈花)並點燃,叫「散燈花兒」,有避除不祥之意。
祭星結束後,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節
日
習
俗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動,就是把家裡養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
鳥是吃谷的,會搶奪人的收成,所以這一天要放生(主要是鳥和魚),表達好生之德,同時也賄賂一下鳥類,讓它們嘴下留情。
選擇放生,還有一個理由,就是初八是順星之日,可以讓星宿看到自己的善行。
祭八仙
民間取八字的讀音,將正月初八日演變成了敬八仙節。八仙即民間傳說中的李鐵拐、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採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八位神仙。
因其不畏強權,藐視富貴,經常深入民間,解危濟困,深受人民喜歡。這一天,民間習慣備佳餚水果以祭祀八仙。
穀日活動
①觀谷
穀日節當日,全家著漢服,離開城市來到鄉村田野,大人向小孩子介紹基本農業知識,全家觀看各種越冬作物的長勢,讓小孩和大人一起親近農業,幫助孩子樹立尊重農業、農民、愛惜糧食的意識。在體驗的過程中,同時啟發小孩愛護生態環境的觀念。
在大春節期間,來到郊外田野,也是一種很好的休息遠足活動。
②食谷
返家後,由孩子親手製作一餐穀物晚餐給全家食用。如讓孩子親手和面蒸饅頭、親手製作麵條、親手淘米蒸飯、親手熬粥,大人只作必要的指導,而不要代替。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更真切的懂得糧食的珍貴,勞動的不易。
③養谷
城市生活節奏很快,人們難得親近一次自然。建議穀日節,全家赴花卉市場選購一些觀賞作物(市場有售,如「觀賞穀子」等)在家中栽培,一年四季悉心養護這種「作物」。
節日意義
穀日節中所蘊涵的重視農業、珍惜糧食的思想,值得繼承。民俗也是可以發展的,一成不變的民俗是不存在的。在這個早已疏離了大自然、對農作物極其陌生的年代,重過穀日節,感受農業的重要、糧食的意義,對於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當代人來說,還是很有價值的。
明·文徵明《穀日早起》
空庭草色映簾明,短鬢春風細細生。
簷溜收聲殘雪盡,窗光落幾曉寒輕。
非賢寧畏蛇年至,多難欣佔穀日晴。
詩思攬人眠不得,山禽屋角有新聲。
新春逢穀日,喜見豔陽天。
積雪融甘水,薰風醒沃田。
農夫犁杖撫,童子馬韁牽。
汗灑糧倉滿,敲詩賦盛年。
在這一天裡,人們共同的心願就是:
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來源:網絡
你可能喜歡▶拜年丨永安市廣播電視臺2019新春大拜年盛情啟動!▶永安市融媒體中心掛牌成立!媒體融合發展翻開新篇章▶永安80後小夥有一神奇本領,把「螃蟹」和「蛇」都變活了!
▶太誇張,弄8張假車牌就想……,這「老司機」在永安栽了!!▶重磅喜訊!福州市永安商會新址喬遷揭牌▶永安禁毒利劍!特大製毒案審結,2人死刑▶擴容為民生!15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併入三明市永安總醫院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