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和李安120幀電影媲美的新技術
2023-10-20 18:31:49 2
隨著李安新電影《比特林恩的中場戰事》的上映,120幀這一新的技術迅速吸引了市場的關注,很多評論認為這一技術的革新將成為未來電影製作的趨勢,就像當年的3D一樣被大眾廣泛接受和認可。然而在聽覺領域是否也存在類似的技術,會徹底顛覆人們對於聽感的認識?
?? 近期,酷我音樂推出了代表音質最高標準的「母帶音頻」,據說這是一種每首歌超100M的音頻資源,相比無損音樂每首隻有30M,可以更清晰的還原音樂的細節。CD都是在母帶的基礎上壓縮而成,所以母帶對對音質的還原最為精準。
然而,母帶音頻並非過去沒有的新事物,只是過去這種資源存在於專業錄音棚設備中,一般人根本無緣聽到,在國內,一些發燒友論壇上可以零星地找到一些母帶音頻資源,但是數量很少,真假難辨。很多喜歡音樂的燒友不得不翻牆去國外的網站搜尋。由於資源獲取很難,加之母帶只在真正骨灰級發燒友中流行,所以母帶過去一直沒有普及開來。在大眾市場上人們依然認為「無損音質」「CD音質」是最高的音質。
事實上,這兩年音樂市場正在發生一些悄然的變化。據美國唱片工業協會近日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美英的黑膠銷量在最近5年整整翻了10倍。這種變化隨著國內消費升級也越來越明顯。很多發燒友對「CD」已經變得不那麼滿足,他們尋求更高音質的音頻,於是在國內各種黑膠實驗室開始風行,黑膠不僅發燒友群體中開始復興,在一些講究生活品味的中產人群中也開始變得流行,他們喜歡交流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任何高品質的東西,當然也包括音樂。
黑膠的興起標誌著一些用戶對音樂的追求從內容到音質的變化,網絡速度的提高和硬體的更新換代也為追求更高音質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相比於黑膠唱片存放和播放的諸多不便,母帶音頻這種數位化的東西顯然會更容易在大眾中流行起來。
如今,對音質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人們聽音樂的內容,一些中產人群開始對大眾流行音樂逐步喪失興趣。為了更好地享受高音質帶來的震撼,他們開始轉而收聽更經典的大師作品。在酷我首批放出的母帶音頻中有New Age,布魯斯,發燒人聲、古典、爵士、流行、民謠、試音、鄉村、原聲、經典、民樂、搖滾等眾多風格。包括鄧麗君、張敬軒、Adele、滾石樂隊、恩雅在內的眾多珍貴母帶資源均可免費下載收聽。
「音質不止是為音樂內容的表現服務,它還會反過來重新雕塑聽者的音樂收聽品味。」酷我音樂有關負責人如此表示。
正如李安120幀電影帶來的爭議——「技術走在市場的前面」,很多人認為人眼不能分辨出每秒超過 30 幀的畫面。母帶音頻能否被中國的新中產群體認可,我們目前尚未得知。但正如彼得·傑克遜說過的「沒有人會停下前進的腳步,科技也將持續經歷變革。」歷史總是教育我們,走在市場前還不夠,走在用戶需求前面,才能走的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