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二財神節感慨(今天農曆七月二十二)
2023-10-20 12:09:46
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二日,都是一年一度的財神節。作為漢族、土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主要的習俗就是祭祀財神。
相傳這一天是財帛星君的成道日,相比較於正月初五的接財神習俗而言,這一天主要以祭祀財神活動為主。
在現代社會中很多商人,都會在店鋪中供奉財神,作為民間最受推崇的神仙之一,主要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兩類。
武財神顧名思義就是武聖關羽,而文財神則有比幹、範蠡、財帛星君等。而農曆七月二十二日,便是祭祀財帛星君的傳統節日。
明萬曆兵部尚書王一鶚,在《增福李公祠記略》中記載:「祠崇祭祀舊邑侯李公也。案郡乘,公家世淄川,魏文帝朝仕曲梁。」。
從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財帛星君乃北魏孝文帝時河北曲梁縣令,因其清廉愛民故去世後,當地老百姓為其立祠祭祀。
財帛星君在民間雕塑和木版年畫中的形象,往往都是相貌厚重、身著錦衣、腰扎玉帶,左手捧一隻金元寶,右手拿寫有招財進寶捲軸。
而大家熟知的「招財進寶」四字,其實就是由此形象而來。人們供奉他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祈求財運、福運。
實際上關於文財神財帛星君,歷朝歷代有相關記載。唐明宗親封他為「神君增福相公」;元代時也曾被賜封「福善平施公」。
據民國《曲周縣誌》記載:「李詭祖,淄川人,任曲梁縣令期間,清正廉潔,為民造福,疏通河道,治理鹽鹼,率先垂範,生活儉樸。」。
為了能夠讓老百姓吃飽飯,他不惜將個人的俸祿都拿出來,接濟受災的廣大貧苦百姓。
目前, 「增福廟」和李相公墓皆在曲周,每當農曆七月二十二日的時候,就會有人前去祭祀李詭祖。
人們在這一天祭祀他,除了希望能夠增財之外,還有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當然關於財帛星君的稱謂還有很多,比如增福相公,增福財神,福善平施公等。
在七月二十二祭祀財神爺的時候,民間有很多具有文化特色的習俗,放鞭炮、掛燈籠、燒香、送紙錢等,都是為了祈求來年可以財源廣進。
第二、關於財神節的文化習俗在山東省大部分地區,如青島、日照和威海等,在農曆七月二十二財神節這一天,都會去拜祭財神爺。
尤其是一些經商之人,更是會擺設筵席招待親戚朋友,目的就是為了感謝財神爺對生意的支持。
就算是普通老百姓,也會在財神節當日,在供奉的財帛星君靈位前,燒上三炷香祈求財源廣進。
2002年,青島舉辦了第一屆財神節,至此之後每年都會舉辦迎財神活動。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都會在這一天前往青島參加財神節。
由於財帛星君的「增福廟」和墓地,都在河北邯鄲下轄縣曲周縣,所以在河北邯鄲地區,人們也是格外重視七月二十二。
當地有一首民謠就叫做《財神歌謠》,可見生活在這裡的老百姓,在很久之前就已經開始信奉財神爺。
事實上如果大家能夠關注民俗活動,就會發現在港澳臺地區,其實非常重視一些傳統節日。
尤其是對財神爺的信奉,可以說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這些地區會發現有很多財神廟,主要供奉的就是財帛星君和武財神。
如果大家能夠仔細想一下,就會發現供奉財神爺,有的時候並不是說一定會讓自己發大財,這其實只是人們的一種美好願望而已。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賺更多的錢,目的就是除了能夠改善自己的生活之外,還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慈善事業。
雖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所謂鬼神之說只是封建迷信。但是人們對財神爺的虔誠信奉,實際上也與個人生活息息相關。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雖然錢並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所以人們在信奉財神爺的同時,也是為自己定下一個賺錢的目標而已。
結 語或許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早已經將傳統文化拋之腦後,但是大家一定要清醒的意識到,老百姓信奉財神爺並非迷信思想。
因為升官發財是每個人的美好願望,只要能夠把握一定限度和原則,縱然是信奉財神爺又有何不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