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博電器回答網友「淨聽技術」的提問
2023-10-20 03:37:51 4
泡泡網音頻頻道3月20日 淨聽技術自2011年12月份發布以來,引起了的廣泛關注,相繼被IT媒體,大眾媒體,產業媒體所報導。該技術的研發成功,使得音響產業進入系統化設計時代;工業設計完全顛覆傳統的設計理念。視覺體驗上,如果你可以看到,一定會為之驚訝不已,是如此的享受(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應該是:二元合一的矛盾對立統一體)。
到目前為止,「淨聽技術」採取在線互動的方式式,通過媒體組織與廣大網友進行了多次的交流,網友在對麥博「淨聽技術」高度關注的同時,愛好音樂的、及一些資深的發燒友,發出很多很多的提問及合理性的建議。經過整理與歸類,我們將最有代表性的,網友最關心的問題一一解答。
一、技術
1.淨聽技術, 是否可以成為日後的主流?
答:成為行業主流,當然是我們最期待的。但是因涉及到智慧財產權和品牌個性問題,即便是我們免費開放我們的技術,基於心裡因素,同行也未必願意採用。另一方面,一項新技術出來,還要經過市場長期的考驗,接受程度提高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2.什麼叫做淨聽技術呢?
答:「淨聽技術」(HC睤),是基於 Hi-end 理念、系統的電子電聲技術設計思想,結合了網際網路個性化時代的生活方式而精心設計,為高品質個性化音樂聆聽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思路與完美的解決方案。
淨聽技術由:系統化設計、無箱體音箱、SQ揚聲器技術和參量均衡放大器四項具體子技術組成。「淨聽技術」的出現,開創了專有的、私密的、個性化的高品質聆聽音響系統的先河。淨聽技術可以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自然與舒適的聆聽感受,使得桌面的 Hi-Fi 成為真正的現實。
3.早在1999年,曾德鈞老師就在當時的IT媒體上撰文,指出了多媒體音箱存在的一些問題,即多媒體音箱只是對傳統的原型音箱做了一些物理上的變化而去應付多媒體電腦這種使用形式上的變化,而並沒有考慮到用到多媒體電腦在這些變化之後,聆聽的聲學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聲場特性發生了哪些、以及箱體發聲機理對近距離聆聽產生了哪些影響。請問曾老師是什麼信念支持您十幾年後再做突破?
答:是興趣、愛好、專業精神和追究完美的性格使然。
4.淨聽技術到底能不能給聽眾帶來怎麼不一樣的感受?區別於傳統的有箱體音箱,最大的改進在哪裡?聽感具體不同在哪裡?
答:答案是肯定的。大家知道用音箱重放音樂與現場演奏是有很大區別的,這是由於音箱的發生結構與樂器的發生結構不同造成。也就是說,音箱的發生已經深深地打上了「音箱」的烙印,即音箱的結構對聲音是有重大影響的。同理,當音箱結構不同時,不同結構的音響一定會有不同的聲音特質。
當採用無箱體音箱作為發生單元後,其聲音的風格也就隨之發生了改變。採用無箱體音箱,在中高頻和低頻的聽感上與有箱體音箱都是不一樣的。在中高音上,採用淨聽技術的音箱比較自然乾淨,沒有傳統音箱的那麼多染色。在低頻上,傳統音箱的聽感衝擊力較大,速度感較強;而採用V2.0和V3.0淨聽技術的低音,則比較舒緩,富有彈性,聆聽感受更好。
5.很重要的一點,「淨聽技術」是一項改進型的技術還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它真的能帶給聽眾「顯然而見」的聽覺感受嗎?
答:對於這一點,我們不能冒然說淨聽技術就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也不能說這項技術的出現,有箱體的產品從此就落後或需要淘汰了。至少,採用淨聽技術的產品,在多媒體音箱市場內是前所未有的,是一個全新的新品類產品。關於可否給聽眾帶來「顯而易見」的聆聽感受,這一點是不用質疑的,在上一個問題中,我已經回答了帶來了哪些顯而易見的聆聽感受了。
6.這種採用淨聽技術的系統,在中低頻的銜接會很難,請問曾老師,麥博是如何實現的?
答:我們沒有發現有這樣嚴重的問題。
7.淨聽技術的音箱對於電腦配置(例如音效卡方面)的要求高不高?
答:與傳統音箱一樣,音效卡好一些當然對音響系統的充分發揮肯定是有幫助的。
8.淨聽技術會在麥博全線產品推廣嗎?
答:會循序漸進的推進該產品。
9.淨聽音箱會不會和藍牙以及2.4G技術的產品匹配到一起?
答:一切皆有可能。這個好像不是什麼問題。
10.淨聽技術音箱在功耗方面怎麼樣?功放部分如何處理?
答:功耗與傳統音箱沒有什麼大的差別。功放部分目前是與揚聲器部分合在一起設計和工作的。今後也許會推出獨立的音箱和獨立的功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