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烏鎮旅遊攻略(賞民俗看藝術展)
2023-10-20 07:20:00 5
白居易有詩云:「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四月,江南的春天已經如約而至。和北國的乍暖還寒不同,江南的春天總是十分熱鬧,草長鶯飛,雜樹生花,粉牆黛瓦,濛濛細雨,令人流連忘返。
在這人間的四月天,江南的水鄉古鎮可以說是最好的去處,那不妨一起相約久負盛名的「枕水人家」——烏鎮。從3月底到6月初,烏鎮豐富的春季活動也已經隨著萬物一同復甦,輪番上演。舉辦過烏鎮戲劇節、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烏鎮在活動精彩程度上從不會讓人失望。
除了江南古鎮獨有的盎然春意,想要民俗,烏鎮一年一度的江南水鄉狂歡節——香市重回人們的視野;想要時尚,第二屆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文藝回歸;想要童真,西柵景區北側500米的烏村繼「回爺爺家過暑假」和「回爺爺家過大年」後,再次推出「回爺爺家去踏春」系列產品……在浸透著民俗、夢幻與童真的水鄉風光中,烏鎮的春天正等你來撒歡兒。
水鄉鬧春
玩轉狂歡香市
說起烏鎮的春季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18屆的香市狂歡首當其衝。香市是烏鎮民間的傳統節日,在杭嘉湖地區享有盛名。每年清明至穀雨期間,正是一年農閒之時,四方鄉民便趁著空隙,水陸並舉,趕至周邊各大寺廟燒香祈求蠶花豐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約定俗成的香市,十分熱鬧。茅盾先生也曾在散文《香市》中有過這樣的描述:「從前農村還是『桃源』的時候,這『香市』就是農村的狂歡節」。
今年春天,「桃源狂歡節」再次重現。3月30日-4月21日,第十九屆中國•烏鎮香市於東西柵景區和烏村聯袂上演。屆時,西市河會上演氣勢恢宏的踏白船表演:以水鄉的特色船隻為工具,兩船船員身著不同顏色的服裝,互相角力。河水清清,鼓聲咚咚,兩岸遊客加油吶喊春天一下子變得熱鬧,充滿了生氣。
蠶聖亭下,舊時蠶農請香祈福、插蠶花,祈禱蠶桑豐收的習俗也將再次重現;還有西柵書場惟妙惟肖的蘇州彈評、水上戲臺唱腔悠揚的越劇與花鼓戲,讓人聽著看著就忘了移步;幸運的話,還能在西柵景區內偶遇魔術、提線木偶等一場場精彩紛呈的嘉年華表演,著實讓人流連不知歸途。
當然,東柵景區的精彩也同樣不輸西柵。身著傳統服飾的蠶花仙子泛舟東市河巡遊,為兩岸遊客帶去福氣。
要是有幸,還能和蠶花仙子的搖櫓船「擦肩而過」;而驚險刺激的水上高竿船、令人眼花繚亂的水上拳船,將帶給你別樣的刺激感受……
春日美食
嘗第一口「鮮味」
除了琳琅滿目的民俗演出,春日裡的江南少不了的還有「嘗鮮」,正如蘇軾所說的「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每年香市期間,一定要嘗嘗各類烏鎮傳統美食小吃,紅燒羊肉、醬鴨、白水魚等美味琳琅滿目,還有春季特供的青團與麥芽餅,讓人嘗到春日裡的第一口「鮮味」。
孩子們呢,把吹糖人、捏麵人的師傅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這些好吃又好玩的小零食,還是最受孩子的歡迎。
說起吃,烏鎮的美食總是都花了些精巧的心思。比如醬鴨,是特選烏鎮優質麻鴨為主料,以百年老店敘昌手工醬油及獨家秘選香料調配的滷汁醬制而成,肉質鮮美、營養豐富,食之回味無窮。
小吃還不過癮的話,烏鎮還有很多特色的餐廳等你探訪。緊鄰河道的水閣餐廳就很值得一去,鹹鮮帶甜的粽葉扎肉是他們的拿手菜,吃起來肥而不膩、酥而不爛,還帶有一絲粽葉的清香。更美妙的是,餐廳與水上集市隔河相望,就餐時可觀賞西市河風景,閒看小橋流水,夜幕降臨時又能聆聽水上戲臺傳來的花鼓戲曲。
藝術薰陶
看當代藝術邀請展
說起烏鎮,這從來不是一個安分的小鎮,總做著一些異想天開的「分外事」。但正是這份「不安分」,讓烏鎮有別於其他古鎮,散發著古樸之外的文藝魅力。
這個春天,烏鎮繼續「不安分」,再次把當代藝術邀請展「帶回家」。3月31日-6月30日,繼2016年「烏託邦·異託邦——烏鎮國際當代藝術邀請展」成功舉辦之後,由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主辦、陳向宏發起並擔任展覽主席的「時間開始了——2019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如期舉行。
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作品。
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可以看什麼?當然是與藝術相約。
據悉,這次邀請展有來自全球23個國家和地區的48位/組主題展藝術家和12位青年藝術家,共計90件/組作品,絕對可以讓你大飽眼福。
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作品。
此外,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還有一系列以視覺藝術為主體的多學科論壇,以及面向不同群體的工作坊、公共教育活動向公眾免費開放預約。
今年藝術展的展覽場地,在上一屆西柵景區和北柵絲廠的基礎上,還增加了烏鎮糧倉作為展場,這也是糧倉經過空間改造和建築增建後首次啟用,室內展覽面積約為3500平方米。
當然,烏鎮的當代藝術邀請展走的是「親民路線」,而不是高高在上「陽春白雪」,它不僅面向熱愛藝術的人們和專業人士,也希望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拉近大眾與藝術的距離。這也是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的諸多活動向公眾免費開放的原因。不論你是專業人士,還是普羅大眾,相信都能在烏鎮這一方小小的天地裡尋獲深深的藝術薰陶。
烏村原生態
回爺爺家去踏春
春天不光是賞花的時節,還是耕種的季節、風箏的時刻,但在城市裡的人們,春天的樂趣幾乎消失殆盡,孩子們也鮮少接觸原生態的春天,「播下春天的種子」倒成了課本裡的書面語。
這個春天,不妨帶孩子到安寧閒適的烏村,與大自然來一番近距離接觸,更能感受春日的魅力。
烏村有別於名氣更勝的烏鎮景區,位於西柵歷史街區北側500米,偏安一隅顯得氣定神閒,料峭春寒褪去之後,這裡能讓我們在最純粹的環境裡發現自然,感受生活。
你可以在烏村廣袤的田野上,播下南瓜、辣椒、茄子、番茄等農作物的種子,甚至可以在村裡租上一畝地,親身體驗作物成長的過程。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春天怎麼少的了風箏。烏村為春天精心策劃了「風箏季」,形狀各異、色彩豐富的各類風箏將會裝點起村莊,趁著大好春光,來一場風箏之旅,一起感受運動帶給我們的歡樂與活力,也不失為一種別樣的情調。
去年,烏村推出了「回爺爺家過暑假」夏令營和「回爺爺家過大年」冬令營活動,收穫了滿滿口碑。春暖花開之際,烏村再次推出3天2晚「回爺爺家去踏春」系列產品和2天1晚「鄉野可追憶」「烏村春遊季」1日遊產品,最大程度地滿足親子、老年人以及本地市場客人的需求。
烏村「一價全包」的模式也顛覆了中國鄉村遊的傳統模式,一鍵預訂即可打包吃住行和多項免費體驗項目,讓你盡情享受春天的浪漫,定格溫暖的親子時光。選一個兩層結構的家庭房,帶上父母小孩,帶小朋友體驗爺爺小時候的生活,帶父母尋回舊時的鄉野回憶。
早春的寒意已悄然退卻,濃鬱的春意席捲大江南北。在烏鎮景區人來人往的間隙裡,似乎可以窺探出時間之外、歷史之中的日常生活。這個春天,已經有足夠的理由讓你來探訪烏鎮。心動的你快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將會得到更多驚喜哦~
新京報記者 王勝男 校對 盧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