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八月有獻土地日嗎(宜興民俗中二月初二為土地菩薩的生日)
2023-10-18 00:40:29
農曆八月有獻土地日嗎?一、過年(春節)農曆(下同)正月初一是宜興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這天人人衣著全新,相互見面說吉利話,不準說髒話清晨,由男主人第一個開門,放炮仗,然後燒糰子、赤豆粥,端給女人吃,表示對婦女一年四季操勞的答謝年初一,首先向祖宗神位拜年,然後向自家長輩拜年,一般不出門初二,出門走親訪友,但必須先拜舅父的年初三至初五,新嫁娘夫婦由妻兄弟領回拜娘家年,長輩家分別輪流請客,稱「待新官人」,「請新娘子」,長輩給小輩「壓歲錢」拜年客上門,一般都留吃新年飯,約至正月半結束拜年拜年時,見面互道「恭喜發財」、「見面發財」,小輩稱長輩「身體健康,像老壽星一樣」,長輩答「讀書聰明,像老虎一樣」,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農曆八月有獻土地日嗎?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農曆八月有獻土地日嗎
一、過年(春節)農曆(下同)正月初一是宜興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這天人人衣著全新,相互見面說吉利話,不準說髒話。清晨,由男主人第一個開門,放炮仗,然後燒糰子、赤豆粥,端給女人吃,表示對婦女一年四季操勞的答謝。年初一,首先向祖宗神位拜年,然後向自家長輩拜年,一般不出門。初二,出門走親訪友,但必須先拜舅父的年。初三至初五,新嫁娘夫婦由妻兄弟領回拜娘家年,長輩家分別輪流請客,稱「待新官人」,「請新娘子」,長輩給小輩「壓歲錢」。拜年客上門,一般都留吃新年飯,約至正月半結束拜年。拜年時,見面互道「恭喜發財」、「見面發財」,小輩稱長輩「身體健康,像老壽星一樣」,長輩答「讀書聰明,像老虎一樣」。
二、正月十五宜興稱「過正月半」(元霄節),各地出燈,故又稱「燈節」,並有燈謎、高蹺、龍燈、馬燈、獅舞等民間遊藝,著名的宜興「十番鑼鼓」響徹雲霄。燈會最盛莫過於徐舍美樨村。宜興城在城隍廟演元宵戲,民間徹夜盡歡,稱為「鬧元宵」。婦女可以結伴賞燈,以三更為度。宜城鎮於1982、1983年組織了大規模的提燈會。
三、二月初二為「土地菩薩」生日,家家有薺菜餡糰子接「灶君」。城鄉競為「土地會」,多演「人丁戲」,祈求人口太平。解放後已停止。
四、二月初八「祠山菩薩」生日。張渚有祠山殿,祀漢張渤治水有功。俗傳祠山有風山、雨山、雪山三個女兒迎送賓客,請客風、送客雨。張渚、鼎山有廟會,演雙人假面古典舞蹈「男歡女喜」。解放後已停止。
五、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又稱「花朝」凡種花、果樹者,都給樹枝扎紅綢條或紅紙小旗,名為「賞紅」,現已為植樹節取代。
六、清明家家門上插柳條,青少年放紙鷂。清明前上墳掃墓,飄紙錢,家家做「羹飯」祭祖。解放後改祭掃烈士墓,宜城鎮每年組織各界去太隔烈士掃墓。近年來,以飄紙錢祭祖的形式又漸恢復,農村有些地方還摺紙燒錠。
七、四月初八吃烏飯,此日演戲稱「烏飯獻」。又俗傳佛祖釋迦牟尼生日,各寺院以香湯浴佛,稱「浴佛節」。又傳,目蓮以青精樹(一名南天燭)葉浸糯米煮成「烏飯」,瞞過鬼卒救出其母,此俗傳至今。
八、夏至吃餛飩,吃罷稱體重,今後者已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