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的由來是什麼簡介(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是什麼)
2023-10-17 17:17:29 1
植樹節的來歷
中國的植樹節由林學家凌道揚等創議設立,最初確定於4月5日清明節。在孫中山先生逝世後,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
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在他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就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
植樹節節徽標誌
植樹節節徽是寓意概括的標誌。
1、樹形,表示全民義務植樹3至5棵,人人動手,綠化祖國大地。
2、「中國植樹節」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類,年年植樹,堅韌不拔的決心。
3、五棵樹可會意為「森林」,由此引伸連接著外圈,顯示著綠化祖國,實現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體系的良性循環。
植樹造林的好處
保持水土
樹木有像樹冠那樣龐大的根系,能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樹根不斷地吸收蓄存。據統計,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20噸左右。
抵擋風沙
樹造林能防風固沙。要抵禦風沙的襲擊,必須造防護林,以減弱風的力量。風一旦遇上防護林,速度要減弱70%-80%。
經濟建設
植樹造林能為人類提供許多有用的東西。不少水果、藥材都是林產品;茶葉、橡膠、新碳等都是樹木的貢獻。
清除空氣汙染
據統計,一畝樹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塵2萬-6萬千克,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釋放出48千克氧氣;一個月可以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硫4千克。
教孩子保護環境的9種方法
除了植樹,生活中也隱藏了一些簡單易行的環保措施哦!
1、廢物循環利用
教孩子把廢棄的紙板折成紙盒裝玩具,也可以在廢棄的紙板背面畫畫。
2、收集雨水
雨天時讓孩子將小水桶放在門外,待雨停後,與孩子一起用水桶的水給花草樹木澆水。
3、把廢罐子踩扁
把廢棄的、鋁製易拉罐、廢紙盒放在地上,讓孩子踩扁好用來回收。這樣不但保護了環境,更增添了許多趣味性。
4、指定提醒計劃
告訴孩子洗手後要關閉水龍頭,隨手關燈之類的生活習慣。增強孩子的責任意識,強化其節約能源的意識。
5、回到大自然中
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告訴孩子要愛護一草一木一花一草,不能隨意採摘,讓TA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6、收集廢品
和孩子玩一個廢物收集的遊戲,將需要清理的廢品列出清單,讓孩子一一找出來放到指定的地方去。
7、製作玩具實驗室
休息日可以將家裡的廢棄飲料瓶、紙盒等用膠帶固定一起,做出各種各樣的形狀放在一起。這樣孩子就可以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親自製作出獨特的玩具。
8、適當停電
關掉需要用電的娛樂工具,讓孩子意識到節約用電的重要性。
9、交換玩具
讓孩子挑選幾樣玩具,與小夥伴互換。讓孩子懂得分享的同時還有利於環保。
延展閱讀:
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於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為了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如印度每年7月第一周為植樹節;朝鮮每年3月2日為植樹節;泰國把國慶節定為植樹節;菲律賓每年9月第二個星期六為植樹節;義大利每年1月21日為植樹節;美國各州都有植樹節,但由於各地氣候差異,全國無統一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為植樹節;哥倫比亞每年10月12日為植樹節;薩爾瓦多植樹節和教師節合在一起,每年6月21日舉行;埃及每年9月至11月為植樹節……
在這些國家中,美國的植樹節最早,已有130多年的歷史。1872年4月10日,由內布拉斯加州一新聞記者發起美國第一個植樹節。當天,內布拉斯加州全境種樹超過100萬棵。
巴西是一個森林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家,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森林的近五分之三在巴西境內,全國森林覆蓋率為52%以上。儘管如此,巴西人仍然不忘植樹造林。巴西政府對森林資源採取合理開發的同時積極鼓勵人們植樹造林。
為了積極面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威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6年11月8日在奈洛比發起「為地球植樹:10億棵樹運動」。這一運動計劃2007年在全球種植最少10億棵樹。
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並積極投身植樹造林活動,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將會得到不斷的改善。
據聯合國統計,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於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文章、圖片綜合來源:四平微報公眾號、幼兒教育雜誌公眾號
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小編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