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喝八杯水的時間(別拿八杯水搪塞人了)
2023-10-18 00:03:07 1
每天要喝8杯水!
不渴也要喝!
渴了再喝就晚了!
很熟悉這些教導對麼?可能都聽出老繭了吧!但這些教導真的對麼?
· 8杯水的概念來自何方
其實,「每天8杯水」更像是一個民間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來佐證其準確性。之所以用數字8可能是比較形象,易於大眾遵守和操作。
「單日攝水推薦量」這個概念首次出現,是在美國科學院食品與營養委員會在1945年發布的膳食指南中,且是以標註的形式出現。當時的推薦是64盎司(約合1800毫升)/日。但是,這個推薦量並沒有形成絕對的標準,且缺乏一定的普適性,不適用於很多人群。
· 每天到底需要喝多少水
按照中國膳食指南中的推薦,一天攝入2500毫升水能夠滿足大部分(非特殊)人群的需求。為什麼是2500毫升呢?
人體每天大概需要2500毫升左右的水來彌補皮膚蒸發、呼吸、糞便、排尿等渠道的損失。其中大概300毫升來自於代謝中產生的水(自體產生),其餘來自食物和飲水。
很多關於單日攝水量的文章都忽略了「食物中的水分」,但這是不能夠忽略的一部分。
蔬菜的含水量大約在90%左右,而水果的含水量在85-90%左右。假設你每天攝入500克蔬菜,300克水果,那麼你僅從蔬果中就可以攝取將近700多毫升的水。這還沒有算上你吃的主食以及喝的飲品,如:米飯、牛奶、肉類等。粗淺計算,僅僅通過食物,你就可以攝取將近1000毫升的水。
1000毫升來自食物的水,加上自體產生的300毫升水,總共1300毫升,離膳食指南中所推薦的2500毫升還差1200毫升。顯而易見,這1200毫升需要你通過額外飲水來獲取。
1200毫升相當於普通550毫升礦泉水2瓶多一點,大家也可以用帶有刻度的飲水杯來記錄和評估。
· 「口渴」和「尿液顏色」是最好的風向標
很多朋友會問,那我到底應該什麼時候喝水?很簡單:
1)口渴的時候
2)尿液呈深黃色的時候(吃維他命B族時除外,核黃素會導致尿液變色)
與傳統觀念相反,口渴並不代表你已經脫水。當我們的血液濃度(判斷是否脫水的標準)上升2%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口渴;但只有當血液濃度上升5%的時候,才能算脫水。因此,拿純粹的口渴來衡量水合狀態是不準確的。
不過,尿液倒是比較直觀的衡量指標。當你的尿液呈深黃色時(排除吃維他命B及藥物的情況),一般而言證明你已經處於缺水狀態,需要補水。但不建議一次性攝入過多,而是立刻攝入200-300毫升的水,少次多量為宜。
· 運動人群該怎麼補充水分
在上述建議的1200毫升攝入量之上,運動人群應該在運動的前中後,額外補充水分,防止體液過度流失,大致建議如下:
運動前30分鐘補充300-500毫升液體,防止體溫過高,讓身體處於一個合適的水合狀態及溫度水平,有助於運動發揮。
運動中,每15-20分鐘應該補充150-300毫升的液體,但一般60分鐘內不建議超過800-1200毫升。
運動後補水,同樣應遵循少次多量的原則,但沒有具體規範和建議。
· 我們應該喝什麼
一般情況下,日常飲用水(煮開的自來水/礦泉水)即可,不建議採用蒸餾水(不含有電解質)。
某些特殊人群,如長期在高溫下工作,亦或者是運動強度較大的人群可能需要額外補充電解質(鉀鈉)。此類人群可以選擇添加電解質的功能性飲品,也可以使用補劑類的鹽丸,視具體情況而定。
椰子水中也含有一些電解質及糖,對於補充體力和平衡體液有幫助,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各種品牌的椰子水飲品。
好了,經過Keep君這麼科普,現在你知道如何喝水了吧?
本文為 Keep 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
關於Keep:
網際網路健身App「 Keep-移動健身教練」,為你量身打造最適合自己的健身計劃。
gotokeep 分享最實用的健身知識、最有趣的生活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