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城隍爺來源(你知道城隍爺的來歷嗎)
2023-10-17 21:36:39 3
原標題:榆次國保——榆次城隍廟系列(五)細說城隍
城隍廟,位於榆次老城的東部,佔地面積約為四千平米,始建於元朝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662年),原來初步建設時期的規模很小,僅有幾間;
經過明、清兩代的增擴和160多年的發展,壯大到了今天的規模;
已經於1996年被選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算是進入比較早的一處國寶。
那麼,我們今天索性就來談一談城隍,說一說城隍的文化源流。
所謂「城隍」,其實最初是護城河的意思。
「隍」的意思是什麼呢?是沒有水的護城壕,這就是城隍的原始含義。
班固在《兩都賦序》中曾經提到過:
京師修宮室, 浚城隍,起苑囿,以備制度
但是他英年早逝,百姓們都非常悲痛,為了銘記他的救命之恩,就修了一座廟,建的和縣衙一樣規格,還安排了哼哈二將守門。
整個廟宇規模很大,分為三進院落,前簷的匾額上寫著「江東首邑 城隍靈祠」。這就是號稱「中國第一座城隍廟」蕪湖城隍廟,而徐盛也便是中國的第一位城隍爺。
二 山西最有名的城隍爺
山西的城隍爺,最有名的莫過於崔府君。這人是唐朝人,名字叫做崔珏,生前是一個縣令。
他生前遇到過一樁怪事:一隻老虎吃了一個男子,這男子的老母親將老虎給綁了,送到他面前請求青天大老爺做主;崔珏大筆一揮,判定這老虎不殺之罪,但是要代替男子盡孝,贍養這老婦人,便有了晉東南一代非常有名的「崔珏判虎」的故事;
而在山西的長治、晉城一代,崔府君的廟宇可以說俯拾皆是,若你不知道這位爺,那是不算了解晉東南。
三 全國各地的城隍爺都有誰?
真正把城隍爺這個角色推到極致的人,是明太祖朱元璋。
他對城隍很有感情,為什麼呢?因為他出生的時候就是在一個破敗的土地廟裡,自然對這類俗神尊敬有加。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令封天下城隍,還規定了各地城隍的級別,將其劃分為都、府、州、縣四級。當時的規模空前,全國各地都興建了大量的城隍廟,多到什麼程度?足有1472座之多,幾乎是每個縣都有一座,成了各地的「標配」。關於大搞城隍運動的原因,他也說的斬釘截鐵:
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
各地歷史上出過的好官不一樣,所以各地的城隍爺自然不同。
比如,北京的城隍爺是楊椒山,他是曾經頂撞過嚴嵩而被害的一位大臣;蘇州的城隍爺是戰國時期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鄭州的城隍爺則是劉邦的部將紀信。
四 看起來都有點怕怕的城隍廟楹聯
這些名人成為城隍老爺可不光是立個偶像那麼簡單,而是有著實際的教育意義的,比如各地城隍廟的楹聯就頗有幾分味道,讀來往往讓人心驚。
比如上海城隍廟的對聯:
為善不昌 祖宗有餘殃 殃盡必昌
作惡不滅 祖宗有餘德 德盡必滅
雖然是循環向報應的道理,卻也是勸人向善。
鄭州城隍廟的對聯是:
殿宇立商都看 綠樹紅牆千秋煥;
清明襄盛舉佑 黃童白叟四季安
言簡意賅的說明了城隍爺護佑一方平安的地位。
再看這幅楹聯則換了一種風格:
千載古都無量 文明無價寶
一肩重任滿腔 忠貞滿城福
下面的卻顯得氣勢磅礴:
忠義感天 能撼山川湖海
節操貫宇 可攀日月星辰
蘊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可說節操感天。
還有時候是通過用典的方法來講道理,比如這幅:
入門溫舊史 誑楚救漢 問高祖登基時 可曾記起滎陽一幕
進廟驚新顏 正冠撣塵 看謁者叩首處 總要留下熱淚兩行
說的十分感性,也十分感人,在簡述歷史的同時,烘託了意境,說明了價值的取向。
所以,別看一座小小的城隍廟,雖然規模上有州、府、縣的區別,但在功能上卻無一例外的相同,那便是勸人向善,一座封建時期的廟宇卻承載了社會教育的功能,委實不能小覷(韓靜)。【輕鬆訂閱 深扒文物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