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溼熱並存怎麼調理(該祛溼還是該滋陰)
2023-10-10 18:25:00 2
不少人在看中醫養生相關文章時,總搞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總覺得自己既「陽虛」又「陰虛」。
廣東省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閆玉紅表示,這是由於我們對身體的認識還不夠準確,而無法正確判斷。其實很多時候,一些看似矛盾的現象是可以共存,互為因果的。比如很多人會存在的「陰虛兼溼熱」。
陰虛易生溼熱?看似矛盾實可並存「和氣虛、陽虛一樣,陰虛也是一種基礎體質。」閆玉紅解釋,「形成這種體質的主要原因,多由於熬夜損傷體內陰液,或是情志不暢、化火傷陰,又或是平時吃過多辛辣、耗氣的食物,比如辣椒、姜蒜等,也容易導致陰虛。」
陰虛的朋友往往表現出幹、熱、燥等虛熱的情況。但在這樣的基礎上,人體依然可能會出現溼氣重的表現。
「陰虛兼有溼熱,看似水火不容,其實是可以並存,並且可能是互為因果。」閆玉紅說,「比如有的人脾胃虧虛,生成的津液不足,導致了陰虛。又因為脾胃運化功能差,無法運化水溼,日久化熱;
又或者是本身體內就有溼熱,而溼熱灼傷了津液,形成了陰虛的問題。甚至有時體內的溼氣還不太重,未到溼熱地步,但與本就陰虛偏熱的體質一結合,就容易演變為溼熱。這也是中醫常說的『陽虛易生寒溼,陰虛易生溼熱』。」
陰虛兼溼熱,該祛溼還是滋陰?如果是陰虛兼有溼熱的體質,日常調理應該祛溼還是該滋陰?
不少人擔心,祛溼的藥物容易傷津,加重陰虛;而滋陰的藥物又比較滋膩,容易加重溼熱。
閆玉紅表示,其實陰虛兼有溼熱,實際上是陰虛為本、溼熱為標。想要調理這樣的體質,首先要解決溼熱的問題,再回頭調理陰虛。
當然,用食藥材搭配成食療方,祛溼熱的同時起到滋陰的效果,則更佳。
但要注意,一定要選擇藥性溫和的食藥材,以免滋陰太過或是祛溼太過,反而傷害體質。
教你一碗湯調理石斛陳皮水鴨湯
材料:
陳皮5克、石斛10克、生薑三片、水鴨肉半隻。
做法:
1、石斛提前浸泡,陳皮和生薑洗淨備用;
2、將鴨肉洗淨切塊;
3、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煲40分鐘,調味即可。
功效:
清熱祛溼、養陰生津。
用法:
日常保健1周1次。心肺陰虛、脾胃溼熱,最近睡眠不好、胃口不好的朋友可一周2~3次。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宋莉萍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