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由來和風俗(立春有什麼風俗)
2023-10-10 11:34:37 1
立春的由來和風俗?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改歲、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廿四節氣最初是依據「鬥轉星移」制定,當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的廿四節氣是依據「太陽黃經」劃分,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幹支紀元,以立春為歲首,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立春的由來和風俗?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立春的由來和風俗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改歲、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廿四節氣最初是依據「鬥轉星移」制定,當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的廿四節氣是依據「太陽黃經」劃分,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幹支紀元,以立春為歲首,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
廿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蘊含了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秦漢以前,南北各地風俗不同,歲首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正月一日,而是幹支歷廿四節氣的立春日。重大的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布新、迎春等慶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後幾天舉行,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
立春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季節的更替,立春標示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立春」的具體氣候意義並不適用於全國各地,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意義。其所對應地域是位於黃赤交角的嶺南,冬春的分界線,在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當鬥指寅(或太陽黃經達315°),那一線以南地區,已有春的氣息了;但我國93%的陸地面積上都還是冬,到黑龍江,往往是在穀雨或立夏時才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