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寫的最好的一首詞(李煜的一首悽美之作)
2023-10-26 06:53:04 2
作為君王,李帝是後世不少人眼中的笑話。上位不是因為有才,而是因為哥哥弘冀早亡;在位15年,正事幹得不多,只知鶯鶯燕燕;遭遇變故後,無力反抗,終日長籲短嘆了殘生。作為詞人,李煜卻是不少人眼中的詞中之帝。他的詞不需要用生僻字,也不需要用典,但卻總能用最平淡的語句,寫出最美的意境。
讀李煜的詞就是一種享受。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煜的一首如夢如幻之作,詞名為《憶江南·多少恨》。這是李煜的一首高水平之作,全詞開篇就夠驚豔,無一愁景卻句句寫愁,其中7個字是千古名句,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望江南》
南唐.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望江南》這個詞牌不少名家都寫過,是一曲只有27字的小詞,白居易、溫庭筠在此牌下都有名作,其中最悽美的就是李煜這首詞。寫此詞時,李煜已降宋,身份也早就今非昔比,此時被囚於行苑的他內心的悽苦可想而知。在此期間他一連寫下了數首千古名作,也奠定了他在詞壇的地位。
從這首詞的結構來看,寫得是極為簡練。詞的開篇就是驚豔的妙語,一般小詞多以景起句,但李煜直接先來一句「多少恨」,感情如劈空而來,令人眼前一亮。一開篇就起得這麼高,接下來如何寫就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但李煜畢竟是詞中老手,他在第二句馬上接上「昨夜夢魂中」。一下子將筆鋒一轉,由眼前的恨轉到夢中的愁,營造出一場如夢如幻的意境,頗為高明。
接下來自然就順理成章地開始寫夢中之景。恍惚間,他回到了從前的皇家上苑,那裡車馬如喧囂絡繹不絕,一切都還是那麼美好。寫今昔對比一般都是將過去之景和眼前之景一一鋪呈,但李煜卻並沒有落俗套,他在這場夢之前卻加上了一個「還似」,就已經寫出了「物是人非」的意味。其中的千古名句「車如流水馬如龍」,更開了以流水喻車的先河。
最後的落筆同樣是別具一格。一般寫悽情結語慣用的寫法是回到現實,但詞人卻不這樣寫。他繼續寫夢境,還用花、月、春風三個意象,將夢中的美好推向高潮,讓全詞在一片美景中結束。這樣的寫法與眾不同但卻達到了很強的藝術效果,將自己這濃到化不開的愁全部藏在了不願離開的夢境中,令人心醉。
通讀李煜這首詞,看上去只是一篇普通的懷舊詞,但卻別具匠心。它起得高,落得高,通篇不寫現實只寫夢境,不寫悽景只寫樂景,卻達到了以夢境寫現實,以樂寫哀的效果。對於這首詞《唐宋詞簡釋》給的評價是:「純任性靈,無跡可尋,後人亦不能規摹其萬」。確實如此,李煜詞的美往往就是無跡可尋,很難用一句話言盡其美,而這首詞更是無一生僻字,卻寫出後世無法模仿的美。
而在諸多評價中,清代大文豪陳廷焯的評價是:「 君人而為此詞」,意思是為一國之君怎能只知道寫這樣的詞。顯然在後世很多文人眼中,李煜就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君王,這或許是他最大的悲哀。大家覺得這首詞寫得如何,歡迎討論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