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生活科普小常識(航天小知識)
2023-10-26 00:38:54 3
國航天員進入太空的時間和名字是什麼?
我國的航天成就有哪些?
我國在航天技術領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1、1966年5月,自行研製的運載火箭騰空而起。我國用長徵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
3、1999年11月20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
4、2003年10月15日年,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
5、2005年10月12日上午9點整「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6、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並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
航天生活
宇宙環境是極為惡劣的,對人體有害的主要因素是高真空、高缺氧、宇宙輻射、溫度差異等,這些不利因素會對人體產生嚴重傷害。在這種環境中,航天員是無法生存和工作的。
面對嚴峻的宇宙空間環境,怎樣才能保證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呢?我們的科技人員為其研製了一個基本與外界隔絕的密閉環境即密閉座艙,用來保護航天員。
中國航天的發展歷程?
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史如下:
1956年10月8日,錢學森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與飛彈研究機構成立。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
年,中國發射了一顆返回式人造衛星,第一次實現人造衛星「收放自如」。
1981年9月20,中國獨立掌握「一箭多星」發射技術的國家。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成功發射。
2003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用相機掀開了月球表面神秘的面紗。
2008年9月27日,「神州七號」完成空間出艙活動。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探測月球環境。
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號」與「天宮一號」實現載人「太空之吻」。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成為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號」帶著「玉兔二號」來到了月球背面,開啟月球探測新旅程。
2019年6月5日,「長徵十一號」首次完成海上發射。
2020年11月,「長徵五號」成功將「嫦娥五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中國航天發展目標:
運載火箭進入空間能力和可靠性水平明顯提高;建立長期穩定運行的衛星對地觀測體系、協調配套的全國衛星遙感應用體系;建立較完善的衛星通信廣播系統,衛星通信廣播產業規模和效益顯著提高。
分步建立滿足應用需求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初步形成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產業;初步實現應用衛星和衛星應用由試驗應用型向業務服務型轉變。實現航天員出艙活動及太空飛行器交會對接;實現繞月探測;空間科學研究取得重要原創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