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作文:過年包餃子
2023-10-26 05:38:37 2
過年包餃子吃餃子,是北方人家的傳統。包餃子時,一家團圓,閒話家常。大概正是這樣的氣氛,平凡的餃子也變得別具意義吧。
與全國各地一樣,我的家鄉山西長治視春節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忙碌了一年的人們放下一切勞累,要在這個悠長的假期裡吃好喝好、玩玩鬧鬧過一個年。
過年的準備工作從農曆十二月下旬甚至中旬就開始了,而從臘月二十三這天起,每天操辦什麼事情是按照習俗來定的。我們小時候大多唱過這樣的童謠:「二十三,灶王上天去;二十四,家家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買好肉;二十七,剁餡子;二十八,洗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紅綠對聯貼掛起。」
年三十貼完對聯,我們家的女主人就招呼我們這些小嘍囉一起包餃子。這一下要包好三十晚上和大年初一早上吃的餃子,四口之家至少要兩百來個。然後你就會看到案板上演起了全武行,四個人包出四樣餃子來:媽媽包的最漂亮,小巧玲瓏,還是花邊的;爸爸倒是動作快,可惜餃子大得像是一架噴氣式飛機;我的風格則處於逐漸成熟期,形狀雖不穩定,但大致可觀;弟弟包的就嚇人了,個個奇形怪狀,放也放不穩,東倒西歪地扔在那裡。後來我們實在看不下去,怕最後煮出一鍋麵糊來,就讓他去揉面擀餃子皮兒,哪知小小的餃子皮被他弄得厚薄不一、大小各異……
在我的家鄉,包餃子也是有一些說頭的。三十晚上要專門包一些素餃子用於供奉神主家譜,與南方的祠堂供奉不同的是,我們那邊是每家每戶各自供奉的。如果有同一家族的旁系,俗稱「本家」,則要在初一早上來家譜前上香祭拜。另外,初一早上的餃子要包幾枚錢幣進去,家裡誰吃到了就預示了一年的財運亨通,這雖只是美好的願望,卻也惹得我與弟弟從小到大就想盡各種手段做記號,爭著把錢餃子撈到自己碗裡。
大年初一的第一碗餃子自家人是不能吃的,一定要拿去孝敬老人,故初一早上,子女多的老人家裡,桌子上總是擺滿了一碗碗的餃子。除此之外,初五、十五早上也都必須吃餃子。總之,餃子在北方的春節裡佔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是一家團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親朋友愛、合家歡樂的象徵。所以,每逢在外想家時,我都會自己包上一頓餃子,以慰思鄉之情。
雖然年年回家都被走親訪友折騰得疲累不堪,親友長輩年年中心思想大致相同的盤問也弄得人精神頗為緊張,荷包更是會在一通狂轟濫炸後嚴重營養不良,但到了要離開的時候,總是心中戚戚,難過萬分,家中氣氛也頓時緊張起來,似乎人人心裡都藏著無限委屈。
媽媽則是早早嘮叨起要給我帶什麼東西或是後悔什麼好吃的我還沒吃上;奶奶就責怪媽媽把我的箱子塞滿了,她給我準備的東西都沒地方放;爸爸坐在一邊默不作聲;弟弟則承擔起了努力活躍氣氛的任務。而我就默默地擔憂回到上海後報平安的電話裡會聽到媽媽的哽咽聲,心中暗暗下決定,有時間一定要常回家看看。
謝絕了各種相送,登上了南下的火車。望著窗外徐徐後退的家鄉景色,心中竟又一次升騰起對來年春節回家過年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