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地暖是什麼時候有的 古人在冬天如何取暖

2023-10-26 04:12:27

  地暖在冬天可以說是一個取暖設神器了,在北方待過的人深有體會,其實早在很多年前就有地暖了,在寒冷的冬天,古人是如何在冬天取暖呢?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地暖是什麼時候有的

  4600年前就有「地暖」。

  人類的悲歡不一定相通,但冷熱感知基本相同。生活在距今28萬年前的遼寧營口金牛山人經過長期摸索,就已經學會在火堆旁堆壘圓形的石頭圈,用以保存熱量取暖。距今4600年前的仰韶文化姜寨遺址的先民們,則把金牛山人在山洞中點燃的火堆轉移到屋內。姜寨人會在房屋中心挖出一個小坑,四周壘上磚石,中間用以做飯、取暖,這就是最早的火塘。

  從凸出地面的火堆,到凹進地面的火塘,一凸一凹之間,是先民保存熱量取暖的遠古智慧的進化。火塘烤熱地面,使房間和人體逐漸暖和,可視之為最早的地暖原型,春秋時甚至有人用這種取暖方式向君王邀寵。

  據《春秋》,宋國有個叫柳的宦官深得宋平公寵愛,但太子很討厭他。公元前532年,平公薨逝,太子即位,是為元公,欲殺柳。當時正值國喪,元公要披麻戴孝守靈長坐,按禮制不能穿狐皮大衣、坐熊皮暖席,凍得渾身發顫。柳就用炭火將元公座下席位烤暖,等元公要入座時再撤去炭火,讓元公暖暖地坐下。元公大喜,等到國喪結束,對柳「又有寵」。

  早在魏晉時期,東北就已有用「火炕取暖」的記載。清朝定都北京後,將白山黑水間的「火炕取暖」發展為紫禁城的「火地取暖」。工匠在宮殿下面鋪設地下火道,在殿外一人多深的坑洞(即灶口)燒炭,使熱氣通過火道傳導到殿內地面,不但散熱面積大,熱量均勻,實現地暖的功能,而且沒有菸灰和粉塵汙染。

  古人在冬天如何取暖

  古人取暖,也是「內外兼修」,室內和室外各有一套。

  在古代最常用的取暖方式就是火盆或者火爐,上到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這是最經濟也是最直接的取暖方式,另外一種火炕就相當於暖氣,用磚砌成炕裡面是炕洞然後用大灶臺燒火,煙在炕洞裡蔓延熱量慢慢滲透到炕面上,坐在炕上熱乎乎的非常舒服,在皇宮中取暖的方式就更絕了,皇宮的建築師們採取了更多科學的方法為皇宮供暖,在明清時期的皇宮中有了「暖閣」,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牆下挖有火道,在炭口裡燒上木炭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到整個大殿,而且這種火道還直通皇帝的御床和宮殿內其他人睡覺的炕下,這效果簡直堪比中央空調。

  另外古人禦寒還有一些小物件,像可以隨身攜帶的「手爐」,在手爐裡邊放火炭或尚有餘熱的灶灰,然後再爐外加罩就可以放在袖子裡暖手,不過因為燒炭的成本較高,所以普通人家一般常用的是「湯婆子」,是一種用金屬材質打造的圓壺狀,在裡面灌的熱水然後用毯子被子包好,用法就有點像我們現在的熱水袋。

  我們再來看看古人禦寒的衣物:

  貴氣平價全都有——動物皮毛與紙製衣物

  人體最直接的取暖方式可能就是穿得「厚厚」的,最自然也是最有效的衣料就是動物毛皮,這也是我們判斷古裝劇季節變化的一個指標。事實上,古人的過冬衣物比戲服更精美、齊全,暖帽、皮褂、大氅、綿襪、絨靴,古人為過冬是從頭到腳的武裝起來。

  尋常百姓冬天還是穿棉衣居多。不夠暖沒關係,一件不夠就穿兩件。消費不起棉衣,還有性價比更高的紙衣。

  無論是帝王標配的地暖、壁爐、椒房殿、溫室殿,還是文人雅士的「被中香爐」、手爐、暖席,都不是平民人家能夠消受的。尤其是在棉花尚未大規模種植、消費的唐宋時期,百姓禦寒取暖只能另闢蹊徑,那就是穿紙衣、蓋紙被。

  現代又輕又脆的紙肯定不能用來做衣服、縫被子,但唐宋時期的紙張多是以樹皮為原料的皮紙。尤其是楮樹皮紙,拉力強,耐折耐磨,堅韌敦厚,在控制好厚度和打漿度的基礎上,是製作紙衣、紙被的上等材料。古人將楮書皮蒸煮後,加入胡桃和乳香增加其柔韌性,壓實加工做成厚紙,在裡面納進麻絮等,便可根據需要裁剪成紙衣、紙襖、紙被等禦寒衣物。

  宋代造紙業發達,官府經常在天寒時節給流落街頭的乞丐發放紙衣、紙被。一些文人也喜歡紙衣、紙被綿軟白淨的特點,以穿紙衣、蓋紙被為時尚雅號。

  古代的技術水平雖然不比現代,但是古人憑藉自己的智慧與實踐總能找到很多禦寒過冬的取暖方式。

關鍵詞: 什麼 時候 有的 古人 冬天 如何 取暖

同类文章

熱水器如何使用最正確

  1、插上電源,按下電熱水器的開關按鈕,同時設置一下水溫。一般情況下,我都設置在45度,冬天的話,溫度可以相對地調高一點。  2、等水燒開了之後,先把閥門調至中間位置,放會水,試下水溫不涼了再開始使用。  3、等水溫恆定了之後可以使用,因為電熱水器四周都是水,很容易觸電,所以,在使用過程中儘量不要

聽山能聽到哪些聲音

  聽山可以聽到許多大自然的聲音,比如呱呱呱的青蛙聲、嗡嗡嗡的蜜蜂聲、沙沙的樹葉聲、譁啦譁啦的流水聲,還能聽見雨聲滴滴答答淅淅瀝瀝的。山裡的聲音幾乎都和自然或者動物有關。  去山上聽山可以聽到鳥兒在嘰嘰喳喳地叫著,聽到水在譁譁的流淌著,聽到風吹到樹葉唏噓的聲音,十分的寧靜自然。  下雨的時候雨點會打

今年最火的歌曲名單大全

  抖音上面有很多好聽的歌曲,大家對這些歌曲名單也都十分感興趣。今年最火的歌曲名單是什麼呢?對於當下網絡流行歌曲喜歡聽歌的小夥伴也都有在關注,今天小編也整理了一份關於今年最火的歌曲名單大全,趕緊來看下這些名單中有沒你喜歡的歌吧。  今年最火的歌曲名單大全  1、《孤勇者》;  2、《刪了吧》;  3

網絡最紅的二十首歌曲

  喜歡聽歌的小夥伴對於網絡平臺的一些歌曲信息也都十分關注,每年網上也都會出現不少的熱門歌曲。現在網絡最紅的二十首歌曲有哪些呢?近期各大網絡平臺也出現了很多好聽的歌曲,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份網絡最紅的二十首歌曲名單大全,一起看下吧。  網絡最紅的二十首歌曲  1、時光背面的我  2、如願  3、本草綱目

感動中國十大抗疫歌曲

  新冠疫情爆發也有三年多時間,而在抗疫期間也出現了不少感人事件,同時網上也有一些勵志的抗疫歌曲受到大家的喜歡。那麼,感動中國十大抗疫歌曲有哪些呢?在製作一些抗疫視頻的時候也需要配置合適的背景音樂,下面來看下感動中國十大抗疫歌曲名單推薦。  感動中國十大抗疫歌曲  感動中國十大抗疫歌曲有《武漢,你好

2022年最火戲腔古風歌曲有哪些

  對於喜歡聽古風歌曲的小夥伴對於一些戲腔古風歌曲同樣也十分喜歡,這幾年國內也爆火了不少戲腔古風歌曲,大家對此都十分感興趣。那麼,2022年最火戲腔古風歌曲有哪些?現在市場中有哪些歌曲是比較好聽的?下面跟小編來看下相關介紹。  2022年最火戲腔古風歌曲有哪些  1、赤伶   赤伶是由古風歌手HIT

為什麼不同的花兒在不同的季節開放

  因為不同的花有自己的習性和開花的規律。植物開花要以正常的代謝為基礎,體內積累一定營養物質並達到一定的生理狀態後,遇到適宜的環境條件才能開花。花芽分化需要充足的養分和水分,同時對日照、溫度也有要求。  必須滿足植物開花的特殊要求,花芽才能進行分化和開花。所以不同的花兒在不同的季節開放。  比如北方

2022卡達世界盃熱門歌曲心牆是什麼歌

  2022卡達世界盃就要快迎來決賽了,近期FIFA世界盃官方發起了一輪投票,這個投票的內容是根據粉絲們的反饋來選舉出票數最高的一首歌在決賽現場播放,其中一首就是《心牆》,這首歌可以說是世界盃的專屬BGM了,那心牆是什麼歌?完整版的歌詞是什麼呢?下面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2022卡達世界盃熱門歌曲 

2022年最火戲腔古風歌曲

  關於一些中國古風的歌曲在網上人氣還是非常高的,有不少小夥伴對於一些戲腔國風歌曲感興趣,而今年也出現了不少此類歌曲。那麼,2022年最火戲腔古風歌曲是什麼呢?哪些戲腔古風歌曲最好聽呢?今天小編也整理了一份關於2022年最火戲腔古風歌曲名單,一起看下吧。  2022年最火戲腔古風歌曲  1、《新貴妃

山蛩蟲會往床上爬嗎

  山蛩蟲是有可能會往床上爬的。一般情況下,山蟄蟲多少存活於潮溼陰暗的地方,且它的繁殖力強,受到攻擊時會釋放臭腺,氣味很難聞,雖然山蛩蟲臭味毒性不大,但是儘量避免與人體直接接觸。  一般來說山蛩蟲在受到攻擊的時候釋放的臭腺是非常噁心、難聞的,如果其身體的臭氣觸碰到手上,或者是床上則會很難清洗。  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