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是補氣還是行氣(在肝鬱氣滯方面大多離不開它)
2023-10-26 08:43:27
香附:來源於莎(SUO)草科莎草的乾燥根 (鬚根上面膨大的地方),古代正名叫"莎草根",本草綱目叫"莎草香附子",現在正名就叫「香附」,不寫香附子,以免與附子混淆。

性味歸經:辛(通行),微苦(疏洩),微甘(緩急),平(寒熱都可以用),歸肝,脾,三焦經。
入肝,脾經,主要入肝經,善疏肝,女性的月經是否正常和肝臟密切相關,肝氣舒,氣血和順,則月經自調,疼痛可除,故又為"調經止痛之要藥",也被李時珍譽為"氣病之總司,女科之帥"。在入三焦經中利三焦,善理氣,解六鬱,六鬱是指:氣滯,血瘀,痰阻,火鬱,溼鬱,食滯,比如有個越菊丸,就是治這個六鬱證的,越是指山梔子。前人也把香附稱為「氣中血藥」,以行氣為主,兼有微弱的活血作用。關於肝瘀氣滯,大多時我們自己可以好好地預防,就是不要生氣,少生氣,遇到任何事情不要鑽牛角尖,能解決的就解決,不能解決的就放一放,這樣亞健康或者疾病就會少一些。

功效:疏肝解鬱,理氣寬中,調經止痛。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脹痛,疝氣疼痛,乳房脹痛,脾胃氣滯,脘腹痞悶,月經不調,經閉痛經。
用法用量:6-10克,水煎服,也有的人做成餅來敷,有的也泡水喝。
使用注意:雖藥性平和,不過也是辛香之品,故氣虛無滯,陰虛血熱者慎服。

生品香附:上行胸膈,外達皮膚,故多用於解表劑中,以理氣解鬱為主。
醋制香附:取香附,入定量米醋拌勻(香附100KG,用米醋20KG),稍悶潤,直到醋被吸盡之後,放在炒制容器內,用文火炒幹,取出晾涼,篩去碎屑即可.醋制後專入肝經,增強疏肝止痛的作用,並能消積化滯。醋香附表面棕褐色或紅棕色,微有焦斑,角質樣,略有醋氣。
四制香附丸:取香附,加入定量的生薑,米醋,黃酒,鹽水拌勻,稍悶潤,待汁液被吸盡後,置炒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晾涼,篩出碎屑即可。每100KG的香附,加生薑5KG(取汁),米醋和黃酒各10KG,食鹽2KG(清水溶化)。四制香附以行氣解鬱,調經散結為主,多用脅痛,痛經,月經不調等證。
"莎"這個字在植物中讀SUO;在人名和地名中讀SHA,比如莎士比亞。
,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http://img.xinsiji.cc/20220215/160498989411821568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