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羅裡達鱉一年能長多少(佛羅裡達鱉物種入侵)
2023-10-04 20:30:59
近來,中國流域經常出現一種「野生巨型鱉種」,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種渾身被淤泥包裹後能冒充咱們國家本土中華鱉的物種,竟然來自遙遠的美國。
平常多見的鱉,個頭能有多大?可這個「外來物種」就算長到40斤都是稀鬆平常。
弗洛裡達鱉能否紮根?「巨型鱉王」的消息層出不窮的時候,引起了不少人的擔心,這種來自美國弗洛裡達的鱉會不會在中國紮下了根,從此讓本土鱉沒有生存之地?
本期子牙童趣科普館就和大家一起走進,北美體型最大的鱉,在中國會不會泛濫成災的問題。
前段時間,一位普通村民在河南南陽趙灣村意外撿到一隻身形龐大的巨鱉。據村民回憶,這隻「龐然大物」身長足足七十五公分,體重達到四十六斤。
在村子裡,這是大家第一次親眼遇到個頭這麼大的鱉,人們都感到十分驚奇。
在當時,前前後後有買家公開出價8000、1w、甚至2w,要想買下這隻鱉,但都被當地村民給拒絕了。
村民們錯把它認成了「中華鱉」,第二天還專門小心翼翼地將它抱到趙灣水庫將其放生。事後,一位來自海南師範大學教授史海濤在網上發聲,稱這是一隻佛羅裡達鱉。
史海濤教授是爬行動物龜鱉類的專家,他向網民們科普,佛羅裡達鱉屬於外來有害物種,不能隨意放生。
近幾年來,全國各省、黃河流域多地都發現了野生的巨鱉。2013年9月,一位來自溫州的葉先生稱自己正在家附近釣魚的時候,意外釣到了一隻體型龐大的「大甲魚」
是一般甲魚個頭的四倍左右。身長約40公分,寬29公分,重達4.76公斤。
這兩件事在社會上都引起了很高的關注,事後經過該領域專業人士的鑑定,判定它們都屬於佛羅裡達鱉。
「偶遇」佛羅裡達鱉這件事可不是少數了,在天津水上公園、南寧邕江、上海松江、西安滻河、江蘇京杭大運河中都曾經見到佛羅裡達鱉的身影。
佛羅裡達鱉到底是何方神聖?據資料顯示,它來自遙遠的美國佛羅裡達州,也叫珍珠鱉,人們喜歡直接把它叫做「美國甲魚」。
在廣東、廣西等地也有養殖。每年的四月到七月是它們繁殖的季節,其中五六月份最為旺盛。
中華鱉和佛羅裡達鱉要怎麼區分呢?中華鱉是我國常見的食用鱉。
兩種鱉要怎麼區分?中華鱉的眼睛很小,皮膚柔軟,頭部呈現淡淡的青色,頭頸上散布著黑色的斑點,頸部長,背甲較軟且呈橄欖綠色,腹面為黃白色。
成年鱉體長一般為20-25釐米,體重在1-1.5公斤左右。佛羅裡達鱉的頭部與中華鱉很相似,但它灰黑色的背甲上帶有彌散性圓形色斑,看起來很像一顆顆珍珠,這也是為什麼它也被叫做珍珠鱉。
如果我們想要快速分辨中華鱉和佛羅裡達鱉,只需要看它的背甲就可以快速辨認。珍珠鱉的生長非常的迅速,在廣西地區一年有長達7個月的生長期。對於一隻剛孵化出來的幼鱉來說,等到第二年中旬左右就會進入瘋狂生長模式了。
到第三年的時候,有的甚至可以長到四千克以上,到第五個年頭,雌鱉體重可達10千克以上,雄鱉可達4千克左右。
長久以來,中華鱉都被人們奉為是強身健體的最佳補品。
價位也是不容小覷,中華鱉的養殖技術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養殖規模也實現了跨越式增長,中華鱉在整個國內市場上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面對如此巨大的經濟效益,很多黑心商家動了歪心思,他們利用其他鱉種來冒充中華鱉。
早年市場上很多所謂的外國鱉,其實都是來自印度的恆河鱉,個頭雖然不小,但營養價值根本無法與中華鱉相提並論,而且肉質粗糙,口感差。
所以長久以來,中華鱉都是國內最火爆的鱉類養殖品種。但之後,佛羅裡達鱉漸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佛羅裡達鱉是怎麼打開中國市場的大門的呢?中華鱉的各方面品質出現了一些問題,個頭小,生長慢,容易生病,所以在市場上,中華鱉的熱度並不高。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為了謀求養鱉業的出路,從美國引進了這個外來物種,佛羅裡達鱉。
我國一直處於一種試養階段,並沒有真正大規模養殖,也沒有讓成品在真正意義上進入市場。
海南、廣東、廣西等地才開始進行大規模養殖。鱉類也叫甲魚,營養含量很高,味道鮮美。
其中「裙邊」部位是鱉身體上最肥厚的結締組織部分。
佛羅裡達鱉裙邊厚,生長快,出肉率高,後來隨著養殖技術的成熟,很多的農民開始紛紛擴大養殖規模,並且還常被誤認成是我國的本土野生鱉類銷售。
它在市場上的接受度很高,售價也不錯,很快佔領了國內的鱉類市場,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
在我國歷史上,人們將「龍、鳳、麟、龜」這四種動物稱為「四靈」,有著非常崇拜的感情。
其中,龜更是受到古人的尊崇,因為它算是這四靈中唯一一個真實存在在這個世界中的動物,這一點體現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甚至是在很多電影中,會把龜和鱉刻畫成智慧和通靈神的化身。
所以經常會有群眾自發組織起來,去當地的各大海鮮市場上去買商家號稱的「百年老龜(鱉)」,然後再拿到最近的河流中放生。
但是這种放生的行為真的是對的嗎?其實不然,善意有時也會演化成惡果。
需要肯定的是,放生是一種善良的行為,人們是出於好意,保護動物。但盲目放生可能會給生態帶來不好的影響。
以鱉類為例,像佛羅裡達鱉這樣的生物,屬於外來物種。
所以如果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之下,它可能會佔據本地野生物種的生存空間,如果不加以管理,可能會導致泛濫成災,演變成為難以治理的入侵物種。
目前,在我國,佛羅裡達鱉雖然有時會被意外捕捉到,但還沒有到那種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他們只是在國內多條河流中棲息。
它在我國引進了這麼多年,對我國的生長環境已經十分熟悉了。
它們在野外也沒什麼天敵。除此之外,它們可以尋覓到充足的食物,在這種生存條件下,它們得以大量繁殖,這也是為什麼多個省份發現超大號的鱉,其實基本都是珍珠鱉。
雖然它還沒有到泛濫成災的地步,但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防範於未然才是最佳的解決途徑,畢竟佛羅裡達鱉有在西班牙入侵成功的「戰績」。
所以有放生習慣的朋友,一定要三思而後行。也許有人會問,如果放生中國本土品種會不會也造成不好的後果呢?
雖然不會造成外來物種入侵的危害,但是在市場上買的大多都是養殖鱉,養殖鱉大量放入河流中也是在影響整個野生種群的健康發展。
不過大家也不必過於擔心,珍珠鱉要想真的在我國達到泛濫的程度,也是非常困難的。
珍珠鱉能否大量繁殖?首先,珍珠鱉的繁殖率並不太高,要達到性成熟的狀態至少需要四到五年,一次的產卵量在4-22枚左右,孵化期長達70天。
這麼長的周期也就註定了它很難大量繁殖。除此之外,中國是一個「愛好美食」的國度。想想曾經試圖搶佔我國河流資源的牛蛙和龍蝦,炭火牛蛙、麻辣龍蝦可是讓人不停流口水的菜。
還有搞笑的網友曾調侃過珍珠鱉的泛濫:20一斤能吃到滅絕,50元一斤能吃成保護動物,如果單價高達100斤,好傢夥,中國要開始大面積養殖了。
說來說去,好像珍珠鱉在我國很可能也會步上「龍蝦等前輩們」的後塵。
本期的文章就講解到這裡,最後要向大家透露一個消息,弗羅裡達鱉於2010年,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無危級別」物種
這就表示,如果大家在野外發現了珍珠鱉,不用放生,直接大鍋一燉也是也可以的。你怎麼看待那句「多慮了,只要好吃就絕不會泛濫」的話?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為我點讚並轉發,你們的每一份鼓勵,都將是我做出更好視頻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