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作文700字
2023-10-19 20:01:17 2
範仲淹應友之邀,在嶽陽樓上揮毫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自此,這成了為官的準則。
範仲淹先生生活在兵戈四起,戰火紛飛的北宋王朝,這註定了他縱然奇才曠世,縱然憂國憂民,也終究免不了被朝廷所拋棄。
北宋的重文輕武使這個脆弱的王朝面臨著嚴重的戎狄外患。國難當前,範先生以書生之軀毅然奔赴戰場,棄筆提刀。「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恰似當年的霍去病將軍,將敵人拒之於邊關之外,以換江山社稷無憂,黎民百姓安康。
邊關風沙烈,漠北霜雪寒,但範先生始終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他和眾將士們在這裡受的每一分苦,都是為了他們的君王不受外族辱,百姓不受戰火之苦。為祖國分憂,這應當是他的驕傲。
然而,「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並非所有的一腔熱忱都能換來惺惺相惜,黑暗腐敗的朝廷遠比邊關苦寒可怕。
回朝之後,範先生對存在問題的朝政提出質疑,與朝中一眾奸佞鬥智鬥勇,可命運與君王並未眷顧於他。一次又一次的不低頭,換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貶謫。被貶的地方越來越偏遠,前來送行的官員也越來越少。朝中的黑暗勢力一手遮天,已經不是他可以抵抗的了。
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忘記天下的泱泱眾生。他的君王可以不要他,但他祖國的人民需要他。
他數年如一日吃著白粥與鹹菜,把自己的錢財勻出來資助投奔來的窮苦求學者。他提攜了不計其數的後生,救助了不計其數的百姓。就連他辭世的前夕,還忙碌在賑災的事上。或許他的日子還沒有大部分百姓過的好,可卻樂在其中。
範先生諡號「文正」,意為立德立功立言者,算是一個安慰吧。他的一生都在為了天下憂愁,為了天下歡樂。不得不說,範仲淹這一生,便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最鮮活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