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兌匯票收取要注意什麼(承兌匯票是個多大的)
2023-10-19 07:07:39 1
空壓機圈的人一定繞不開一個神奇的東西——承兌匯票!就是那個「看不慣,又甩不掉」的傢伙!
承兌匯票這東西,說白了就是企業沒錢支付經營款項,打個白條,承諾在一定期限(一般半年或一年)兌付的憑據。如果有銀行擔保承兌,就叫銀行承兌匯票。若銀行不願意擔保,企業就只能靠自己的商業信譽擔保,簡稱商業承兌匯票。業界將二者簡稱為銀承和商承。
能開具承兌匯票的企業,當然是央企、國企和上市企業,一般企業是不可能有這個資格的,因為企業小,銀行不願承兌,也沒有人願意接受中小企業自己的信譽承兌。
承兌的本質,是掌握了上遊資源的大型企業通過打白條的方式向中小微企業轉嫁金融成本,搶奪中小微企業的信貸資源,是一種吸血的把戲和伎倆。
最近幾年,承兌匯票大肆泛濫,而且愈演愈烈,大有從悄悄地吸血演變為公然搶掠的態勢,已經成為嚴重危害實體經濟運轉的又一金融毒瘤。
市場的基本功能是實現供需均衡,供需均衡的前提是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是真實的有購買力的需要。
說白了,有錢才消費,這叫有真實購買力。沒錢打白條購買,不是真實的購買力,是虛假的購買力。白條多了,購力力和有效需求就都不真實。
基於虛假購買力實現的所謂供需均衡不是真實的市場均衡,相反是破壞了均衡,是通過虛假的均衡表象製造了真實的不均衡。這其實就是產能過剩和物資過剩的根源和罪首之一。
開公司的人一定繞不開一個神奇的東西——承兌匯票!就是那個「看不慣,又甩不掉」的傢伙!
「承兌匯票」這玩意兒最早源於商業活動中的「融信」業務,根據承兌主體不同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其實有一種最最通俗的叫法——「可以流通的欠條」!
有位看官說了:可以流通不就是錢嗎?有啥坑啊?
你試試拿承兌匯票給工人發工資、給查水錶的一沓承兌匯票、繳稅時甩稅務局一臉承兌匯票……所以,這個「流通」是有限制的。而且到銀行貼現不是你想貼就能貼的——什麼200萬以下的小額承兌不貼、非國有四大行的不貼、有塗改帶財務證明的不貼……各種規定!那麼找民間金融機構貼現吧,可以!一個月3個點,不足一個月按一個月扣!一張100萬的承兌匯票,貼現之後到手的現金只有95萬了,敢問您的利潤有5個點嗎?分分鐘搞死你的節奏!
以上還是「銀行承兌匯票」,不管怎樣,到期兌付還是相對有保障的。還有另一種神奇的存在——「商業承兌匯票」——承兌人是企業,如果承兌企業出現問題了,呵呵……「可以流通的欠條」就變成「欠條」了。小編就遇到過一家企業拒收自己出具的承兌匯票的荒唐事兒!
有人說「承兌匯票」其實對買方有利,其實不然。話分兩頭說:
如果買方企業有充足的現金,但是付款用遠期承兌,表面看是賺取了中間微薄的存款利息,但是賣方基本都會規定承兌付款的話要收取貼息費用,這個貼息可是至少是貸款利息啊!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買方企業向銀行貸款,銀行審批下來了一個額度,但不是現金,是承兌、是承兌、是承兌!大實話說就是:我找你借錢,為期一年。你給了我張半年期的欠條讓我先花著,完了我特麼還要按時還你現金,還要付你一年的貸款利息!
所以現在要求取消承兌匯票的呼聲越來越高!尤其是中小企業。希望能應該引起監管層和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及時清查和監管承兌亂象,真正給中小微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