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砥礪前行抗戰主題活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看保山)
2023-10-19 22:04:53 2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看保山」媒體採風活動走進滇西抗戰紀念館
11月30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看保山」媒體採風活動來到位於騰衝市疊水河畔、來鳳山北麓的滇西抗戰紀念館(國殤墓園),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滇西抗戰紀念館是一個以騰衝抗戰為主題,集收藏、展覽、研究、瞻仰、宣傳教育等多重功能的抗戰專題紀念館,全面再現了滇西抗戰的輝煌歷史。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多年來,滇西抗戰紀念館(國殤墓園)通過展陳解說、紀念日活動、愛國主義宣講、館藏研究等系列活動的開展,致力於講好滇西抗戰故事,賡續紅色基因,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激發群眾的愛國情懷,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紮根於廣大人民群眾心中。
滇西抗戰紀念館
講好抗戰故事,再現輝煌歷史
數百年來,騰衝人民以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懷激勵一代代騰衝人民保家衛國、固守邊關。滇西抗戰紀念館(國殤墓園)立足於騰衝抗戰歷史,由忠烈祠、烈士墓、陳列館、紀念塔、名錄牆、警鐘廣場等組成,全方位多角度展現了中國軍民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號召下,不屈不撓、浴血奮戰的光輝歷史,萬眾一心、救亡圖存的堅定信念,以血肉之軀築起新的長城的民族精神,是廣大人民群眾參觀、憑弔、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也是眾多專家學者了解抗戰文化、從事抗戰研究的重要載體。
其中,國殤墓園始建於1944年,佔地80餘畝,是二戰期間騰衝人民為紀念中國遠徵軍第20集團軍抗日陣亡將士及死難民眾而修建的烈士陵園,是抗戰中全國最早建立的抗日烈士陵園。園內立有3346塊騰衝戰役陣亡將士及19名盟軍將士墓碑,安息著在騰衝抗戰中為國捐軀的抗日英烈,數千座墓碑向後人昭示著民族精英抵禦外辱的浩然正氣。在國殤墓園東側,滇西抗戰紀念館以多空間立體布展的22000餘件實物、1700多張圖片及文字、影像資料,將抗戰後方、禦敵前線、怒江對峙、絕地反恐、逐寇出境、老兵不死、祈願和平等情景展現得淋漓盡致,是海內外華夏兒女了解中緬印抗戰史的重要窗口。
舉辦抗戰紀念活動
傳承抗戰精神,激發愛國情懷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滇西抗戰紀念館建成後,為緬懷抗戰英烈,謳歌偉大抗戰精神,充分利用清明節、國際博物館日、抗戰勝利紀念日、騰衝光復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等重要紀念日先後組織舉辦了「忠魂歸國——中國遠徵軍抗日陣亡將士公祭」「9.03雲南省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紀念活動」「清明抗日先烈忠魂祭」等抗戰紀念活動40餘場次,讓抗戰老兵、遠徵軍、盟軍後裔、學生、黨員幹部群眾參與其中。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背景下,園區積極探索博物館發展新模式,盤活資源,館內館外聯動配合,進行室外布展。2021年,在警鐘廣場策劃推出了「學史增信 圓夢中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覽,將黨史和愛國主義教育融會貫通,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為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為了更好傳承抗戰精神,讓愛國主義教育輻射基層,服務社會,紀念館還成立了志願服務團隊,定期開展志願者培訓、基層宣講、慰問老兵、查墓尋親等豐富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2015年3月以來,園區組織本土抗戰研究專家和工作人員組成「天地正氣——騰衝抗戰文化宣講團」,走進保山市內各學校、企業、村(社區)、機關、部隊,開展《滇西抗戰史》公益講座、「愛國主義教育進鄉村進校園」「講好抗戰故事,再鑄民族華章」「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等愛國主義主題宣講,至今已為5萬餘名師生、企業職工、幹部群眾、軍人開展宣講80多場次。宣教團隊通過一個個精彩生動的抗戰故事、抗日劇目的講述和展演,深入傳承抗戰文化精髓,用心用情解讀愛國主義精神的重大意義、時代內涵,引導人們深刻認識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激發全社會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讓愛國主義精神牢牢紮根基層。
滇西抗戰紀念館組織開展愛國主義宣講
銘記歷史,吾輩自強。歷史不是塵封的記憶,也不是埋沒於紙堆的故事,而是前輩先賢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滇西抗戰紀念館緊緊圍繞「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發揮好愛國主義示範教育基地作用,讓廣大人民群眾在銘記歷史中砥礪民族復興的堅強信念,大力培育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進一步增強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為騰衝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和諧、邊疆穩定凝聚強大正能量。
雲南網記者 時光遠 餘佳柯 攝影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