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牌的規格(祖宗牌的來歷)
2023-10-22 02:06:26 1
祖宗牌的規格?有一年夏天,明成祖朱棣拿一把沉香扇讓朝中學士解縉題一首新詞解縉提筆寫了一首唐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去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明成祖見他的書法不錯,很是喜歡不料站在一旁的賈宰相看出了破綻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祖宗牌的規格?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祖宗牌的規格
有一年夏天,明成祖朱棣拿一把沉香扇讓朝中學士解縉題一首新詞。解縉提筆寫了一首唐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去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明成祖見他的書法不錯,很是喜歡。不料站在一旁的賈宰相看出了破綻。
賈宰相是洪武至永樂年間的三朝元老,一向看不慣解縉恃才傲物的脾氣,早就想教訓他一番,只是苦於沒有機會。
正當萬歲搖頭晃腦地欣賞解縉的書法時,賈宰相突然面呈皇上:「萬歲解學士犯了欺君之罪。萬歲叫他提新詞,解學士寫了首舊詩。舊詩又掉了一個字,玷汙了皇上的扇面。」
明成祖一看,這才發現第二句「路上行人慾斷魂」掉了個「行」字,立刻將扇子遞給解縉,問他是怎麼回事。解縉心裡暗暗叫苦,嘴裡卻不甘認輸地說:「賈大人此言差矣,這首詞的關鍵就在那個字上。多一個字是舊詩,少一個字便是新詞。」接著,解縉讀道:「清明時節雨, 紛紛路上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去?有牧童,搖指杏花村。」解縉這一念還真的念成了一首新詞。明成祖聽罷連連稱妙。
但打那以後解縉和賈宰相就成了冤家對頭。一有機會,他就給賈宰相出難題。
賈宰相的兒子成親,解縉讓人送去一個「倒絕八代」的條幅;賈宰相69歲的壽誕,他又送上「真老烏龜」的條幅。賈宰相說他用心險惡,他卻解釋說:「倒絕八代的意思是:到你府上討喜糖,絕世佳人作新妝,八洞神仙來慶賀,代代兒孫狀元郎。」又說,「真老烏龜的意思是:真正壽星,老老元勳,烏紗蓋頂,龜鶴遐 齡。」
賈宰相沒辦法只好向萬歲訴苦。明成祖知道解縉是在出那首新詞的怨氣,便勸解縉不要再為難老宰相了。
解縉說:「既然萬歲開了金口,卑職只好洗手不幹了,不過明年老宰相的70大壽我還要送一樣東西,讓他們家世世代代頂禮膜拜,這就叫事不過三或三次為定吧。」
明成祖聽了解縉的話就半真半假地說:「我們打個賭吧,到時候我叫你那件寶物擺不上正堂。」
解縉說:「我不僅要擺在正中間,還要人人向他打躬作揖。」
轉眼間,宰相的70壽誕到了。明成祖親自寫了個米篩大的「壽」字,令人用金片連夜趕製出來,第二天一大早,派人專程送到賈府。賈宰相見萬歲送來壽字,連忙跪著迎接,並擺在堂屋中間。
明成祖沒有忘記和解縉打賭的事,要親自看看解縉送的啥禮物。他不顧君不拜臣的禮節,早飯後便起駕來到賈府。眼看拜壽儀式就要開始了,解縉才空著雙手走進門來。解縉首先拜萬歲:「不知聖駕光臨,有失君臣之禮,萬望恕罪。」
明成祖說:「不知者不為過, 只是一年前愛卿與朕打賭的事可還記得?」
解縉說:「與聖上打賭的事微臣時刻記掛在心,到時自然會奉上禮物。」拜壽開始時解縉上前一步攔住眾人說:「且慢」。說著就從袖筒裡抽出一小卷紅紙,往堂屋後牆中央一貼道:「還是先拜拜祖宗牌位再說吧!」
賈宰相見解縉送的祖宗牌中間寫的是「天地君親師位」,左邊寫的是「賈氏堂上宗祖」,右邊寫的是「九天東廚司命」。便笑了笑說:「既然是祖宗牌位就該把『賈氏堂上宗祖』六個字放在中間啊。」
解縉說:「有道是,天生我,地載我,君管我,親養我,師教我。請問賈大人,這天地君親師的位置擺在中間還會有錯嗎?更何況賈氏堂上宗祖,同樣是父母養的老師教的呢?」
一席話說得賈宰相無言答對,不得不點頭稱是。不過他也不愧為三朝元老,又問:「這天地君親師之位擺在中間,就算是天經地義。那我賈氏堂上宗祖,以右為尊上之位的慣例,應寫在右邊才是名正言順,為什麼你給寫在左邊呢?」
解縉說:「賈宰相還記得臘月二十四日送九天東廚司命也就是灶王爺上天時的那幅對聯嗎?」
賈宰相說:「當然記得,上聯是『上天言好事』;下聯是『下界降吉祥』。橫批是『一家之主』啊。」
解縉說:「九天東廚司命是一家之主,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家家戶戶無不供奉,難道還不如你一姓之祖麼?」
解縉這一手,明成祖實在沒料到。皇帝再大也不過是天子,面對天地乾坤和九天東廚司命,不得不將他那金制的壽字搬到一邊,帶頭拜起天父地母和九天東廚司命來。賈宰相和文武百官見萬歲都對解縉送來的禮物打躬作揖,哪還敢說半個不字,一個個叩頭如同雞啄米。
解縉勝利了,但這件事兒卻得罪了皇帝。永樂五年,明成祖以「洩禁中語」和「廷試讀卷不公」為藉口將解縉貶到廣西。三年後,又加個罪名,將解縉捕入獄中後派人將他暗殺了。
解縉被殺了,他寫的祖宗牌位卻沒有更改。直到現在,祖宗牌位仍然寫著「天地君親師位」、「九天東廚司命」和「某氏堂上宗祖」三行字。
作者簡介:周濯街,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藝術家交流協會終身名譽主席、黃岡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國家一級作家。
編輯:秋歌
審核:周火雄
終審:聶援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