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到星期日名稱的來歷(星期星期的來歷)
2023-10-24 11:10:45 1
文本符號顯示您好星期一激勵呼叫。概念照片正面消息為新的天星期開始
公曆中還有一種特殊的紀日方法,就是星期制。它是以七天為一個循環連續進行記日的。其實,遠在公曆產生以前,星期制就已經在人類生活中使用了。從古代巴比倫出土的文物來看,早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巴比倫就把一個朔望月用一日、七日、十四日和二十八日劃分成四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是七天,這顯然就是星期的雛形。星期的起源很可能同月亮的運行有著密切的關係,朔望月的長度為29.5天,在朔時看不見月亮的日期大約有一天多,其餘28天都能看見月亮,古人為了短期記日的需要,把看見的28天分成四等分,這是很自然的。有趣的是,從出土的青銅器銘文來看,在我國周代初年也把一個朔望月分成四等分,每部分為七天或八天,從月初到月末順序取名為「初吉」、既生霜、「既望」、「既死霜」。初吉相當於初二至初八;既生霜相當於初九至十五;既望相當於十六至二十二;既死霜相當於二十三至初一。然而,從後來的文獻來看,這種記日法並未流傳下來。
在古代巴比倫,星期天的每天都已有了專有的名稱,這些名稱都和天體有關。他們把太陽、月亮、火星、木星、水星、金星和土星這七個天體依次分配給星期中的七天。太陽分在星期天,月亮分在星期一,火星分在星期二,水星分在小區三,木星分在小區四,金星分在星期五,土星分在星期六。所謂的「星期」,原來的意思就是指星的日期,也就是說,知道某天的代表星,就可以知道是哪天了,有時也把星期叫做「曜日」,如「日曜日」就是星期天,「月曜日」就是星期一,以此類推。直到今天,歐洲許多民族的語言中還保留著這種星期命名法。法語、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中保留五個;英語中保留三個;德語中保留兩個;在日語中,則全部保留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