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裡項羽的經典故事(史記背水一戰)
2023-10-12 01:47:42 2
「背水一戰」的典故出自《史記》,主人公是韓信。其實,只要查閱一下秦末和楚漢戰爭這段歷史;再從項羽的「巨鹿之戰」到韓信的「井陘口之戰」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雙方實力上看,兩場戰爭非常相似。因為在巨鹿之戰中,「破釜沉舟」的戰法中就有「背水一戰」的部分,所以最先創造「背水一戰」戰術的,更應該是項羽。
井陘口之戰:公元前204年,漢趙井陘口之戰中,陳餘的趙軍兵力20萬人,而韓信的軍隊只有3萬人。為了迴避軍隊人數上的不利並能儘快取得勝利,韓信派出輕騎部隊繞道趙軍一側,待趙軍出陣後,便衝進營地插上漢軍的旗幟。同時,韓信命令隊伍沿著泜水河岸背水擺開了陣勢。到兩軍交戰時,韓信命令軍隊佯裝敗退,陳餘率兵追擊。等到漢軍退到泜水河岸時,發現無法渡河。於是,都返回衝向趙軍,殺得趙軍措手不及。等趙軍想回營地的時候,卻發現營地插滿了漢軍的旗子,頓時人心惶惶,趙軍大敗。這是韓信的封神之戰,也是「背水一戰」典故的由來。
巨鹿之戰:公元前208年,秦楚巨鹿之戰中,項羽擔心兵士不能全力以赴,又擔心軍隊戀戰。於是,等到部隊渡過漳水之後,項羽命令所有將士每人只帶3天的乾糧,並把軍隊做飯用的鍋砸破,把渡河的船沉到河底。然後對將士們說,咱們現在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了,三天之內必須要打敗秦軍,才有生路。這時楚軍前面是30萬秦軍,後面是洶湧的漳水。楚軍將士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置死地而後生。最後,楚軍憑著勇猛的戰鬥意志,終於戰勝了秦軍,脫離了險境。這就是歷史上「破釜沉舟」典故的由來,主人公就是項羽。
首先,兩次戰爭中,在敵眾我寡的形勢下,楚軍和漢軍都是背對河水列陣。所以,「破釜沉舟」的戰術中,就包含「背水一戰」的戰術。
其次,項羽的「巨鹿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08年,而韓信的「井陘口之戰」則發生在公元前204年,比項羽的巨鹿之戰晚了4年。從時間上看,項羽的「破釜沉舟」遠早於韓信的「背水一戰」。
第三,韓信很早就加入了項梁的起義軍,項梁去世後,韓信又成為項羽部下。由於韓信在楚軍中不被重用,才在後來逃離楚軍,投奔劉邦。儘管韓信是否參加過巨鹿之戰,史書上並無記載,但是作為一名楚軍將士,也一定了解巨鹿之戰。
史記中將「背水一戰」歸於韓信的傑作,其實有些牽強。也許是司馬遷的善意,本來項羽已經有了「破釜沉舟」的傑作,索性就讓「背水一戰」成全韓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