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海底撈什麼區別(為什麼海底撈做直營)
2023-10-12 01:11:24 1
海底撈和麥當勞都是餐飲界的標杆企業,品牌美譽度都屬於業內頂級。但是他們堅持兩個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海底撈堅持直營,而麥當勞則是加盟路線。今天就幾個方面來解析下其中的緣由。
常規來看,做直營的品牌通常會標榜自己」堅持品質」。而做加盟的品牌會說自己出於」共享價值」。其實,直營或加盟的選擇,並不是僅此而已簡單。
「做好」和「做到」的差別——大顧客選擇海底撈的因素往往是:服務好,人氣高,環境舒適,體驗有保障等等,這些都是感覺體驗因素。
麥當勞作為美國快餐文化的代表曾經風靡大江南北,但是現如今大家選擇麥當勞的因素往往是:方便快捷,價格合理,乾淨衛生,口味固定等,這些都是理性因素。
大家不難發現,對於商家來說,感性因素的績效標準是」做好」,至於什麼叫做」做好」,很難有量化的標準。譬如,海底撈的服務,微笑露出八顆牙就可以了嗎?對一桌客人主動噓寒問暖三次以上就合格?
」做好」這個事,很難用標準去量化。
而理性因素的績效標準是」做到」。
方便快捷怎樣做到?客戶點單到餐齊,1分鐘之內就是做到。
乾淨衛生怎麼做到?嚴格按照操作流程,無異物無過期原材料就是做到。
口味穩定怎麼做到?還是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嚴格採用總部供應鏈貨源就能做到。
麥當勞的所有理性因素,幾乎都可以轉化成具體指標來考核。
所以,」感性指數」高的品牌如果做加盟,那麼對加盟商的要求也只能是」做好」,這樣的話,很可能是加盟商並不是不想做好,而是太想做好但不知道什麼叫好。這樣的品牌是不適合做加盟的,只有建立強勢的企業文化,由此日夜薰陶出來的直系員工,才有可能」做好"。這就是海底撈堅持直營的原因。
而」理性指數」高的品牌,一切指標都可以量化,那麼對於加盟商就有了很好理解的標準,只要按照標準考核,直營店人員和加盟店人員其實並無區別。而加盟可以擺脫重資產的牽絆,使品牌能夠快速上規模的發展,何樂而不為。所以麥當勞幾十年堅持加盟不動搖。
生存環境不同,選擇道路也不同——異海底撈雖然生於二線城市,但是對於這種帶有輕奢成分的品牌,一線城市才是最適合它生存的土壤。而全國上下有消費能力的一線城市是有限的,也就意味著海底撈開店進程需要根據全國消費升級的進程慢慢來。既然無法享受快速開店帶來的規模化紅利,就要追求單店利潤了。而直營在單店利潤上會完爆加盟。所以海底撈必然要走直營路線。
麥當勞,本來就是在美國鄉村創立的品牌,而無論陽春白雪還是下裡巴人,都需要快餐。所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可以有麥當勞,放眼望去,全球都是未開墾的處女地。此時,快速擴張,取得規模化優勢,強化品牌壁壘就是麥當勞的第一需求。加盟模式的優點一個是省資本,一個是速度快,和麥當勞的訴求一拍即合。
與用戶接觸越多,越不適合加盟用戶接觸指數指的是用戶與品牌接觸點的多少,接觸點越多,接觸面積越大。一次海底撈的就餐體驗,從進門開始,用戶就完全處於店面環境中了,店內裝修環境,氛圍,溫度,音樂,都構成了接觸點。
迎賓,帶位,點餐,上菜,加水,處理客戶臨時需求,結帳,無不是服務員代表品牌方與用戶的接觸,而且顧客一次就餐時間動輒兩三小時,這期間與品牌的接觸點多到無法想像。接觸點越多,越需要品牌方對店內的強有力的控制力,才可以保障體驗的正確與完整。而控制力的前提是控制權,加盟模式品牌方對店鋪的控制權就不完整,有勁兒也沒處使,一定會對用戶體驗造成折扣。對於以服務著稱的海底撈,絕對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所以堅持直營是理所當然的。麥當勞的用戶接觸指數就很小。用戶進店,直奔點餐檯,點餐付款取餐一氣呵成。需要控制的點少了,加盟模式走樣的可能性就小了。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讚、關注、轉發以及評論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