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遊局如何實踐鄉村振興(詩意勾勒鄉村生活圖譜)
2023-10-12 04:49:11 3
文化和旅遊局如何實踐鄉村振興?□劉小兵20世紀70年代中期,青年韓少功曾在湖南汨羅一個小山村當知青出人意料的是,30年後的某一天,已成為著名作家的韓少功攜家人,再次將家安頓在了當年插隊落戶的小村莊——八溪峒這個小村莊到底有著怎樣的魅力,竟如此吸引著作者義無反顧地踏上尋根之旅?小村莊的樸素恬淡背後又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長篇散文《山南水北》(上海文藝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以老辣勁道的筆觸,為讀者揭示了中國大地一個普通村落幽閉而傳奇的田園生活,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文化和旅遊局如何實踐鄉村振興?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文化和旅遊局如何實踐鄉村振興
□劉小兵
20世紀70年代中期,青年韓少功曾在湖南汨羅一個小山村當知青。出人意料的是,30年後的某一天,已成為著名作家的韓少功攜家人,再次將家安頓在了當年插隊落戶的小村莊——八溪峒。這個小村莊到底有著怎樣的魅力,竟如此吸引著作者義無反顧地踏上尋根之旅?小村莊的樸素恬淡背後又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長篇散文《山南水北》(上海文藝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以老辣勁道的筆觸,為讀者揭示了中國大地一個普通村落幽閉而傳奇的田園生活。
《山南水北》將作者移居山鄉的那份率性和篤定,自然而然地與當地善良敦厚的民風結合起來,在深情懷念那段刻骨銘心的知青生活時,又以追溯的眼光,巧妙地把八溪峒的前世今生和歷史淵源鋪陳開來。歷史的久遠和厚重,鄉民的彪悍和覺醒,時世的變幻和無常,民俗的神秘和式微,道德的鞭撻和拷問,這些思考均從作者詼諧幽默的講述中娓娓道來。小小的八溪峒,就像一面鏡子,真實客觀地呈現出中國當代鄉村生活的多維度。在八溪峒身上,流淌著革命的基因,演繹過英雄的壯舉,但輝煌的背後,如今卻又難掩失落。地域的偏僻和思想的封閉,曾夢魘般困擾著一代代八溪峒人。值得欣慰的是,韓少功在撫今追昔中,不忘對八溪峒一些「新農人」毅然衝破世俗,在追求婚姻和個性自由上所給予的熱切肯定。紅色的記憶,鄉村的歷史,久遠的典故,與鄉風鄉俗和約定俗成的道德力量融合在一起,褪去了神秘和不可言說,以生動而神奇的生命力,詮釋著中國鄉村自強自立的形象,也讓八溪峒在歷史的滄桑巨變中煥發了新生。值得一提的是,書中隨鄉情鄉景所配的一幅幅鄉野生活照片,更加深了讀者對韓少功筆下所描繪的「歷史和道德鄉村」的認識。
作為城市一族,久居鋼筋水泥的叢林,一直渴望與泛著花香和泥香的鄉野來一次親密的接觸,好在《山南水北》多少彌補了這種缺憾。品讀韓少功質樸、酣暢的文字,目睹那一張張跨越時代、記錄了幾代人成長的圖片,《山南水北》在滄桑與成熟的渾然敘述中,以一個個傳奇而平凡的故事,把鄉野的躁動與人物內心的恬靜刻畫得分外逼真。與此同時,作家又用恬淡的筆墨,講述了自己在八溪峒辛勤耕耘的快樂。採摘著長長的豆角、胖胖的南瓜,俯身撿起冒著熱氣的雞蛋……在他所構築的鄉野世界裡,嗅著那芬芳的鄉土氣息,咀嚼著粗獷豪放的鄉間俚語,聆聽著婉轉悠揚的鄉間小調,作者仿佛把我們帶進了陶潛筆下的桃花源,寧靜中讓人流連忘返。揣摩20世紀70年代發生在鄉野的一樁樁奇人趣事,既讓人忍俊不禁,又讓人心生憐憫,更有對時下幸福生活的品味與珍惜。
品讀《山南水北》,讓人不由想起美國作家梭羅的《瓦爾登湖》。有人說,《山南水北》是中國版的《瓦爾登湖》,它在寧靜、空遠中敘說的是與自然美景親近的一個個故事,講述的是作者追求淡泊、回歸質樸的信念,優美的文字傳遞的是對簡單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它雖然講述的是離我們有些距離的故事,但其人、其言、其山、其水無不給人以自然、親近之感。這也多少反映出韓少功拿捏文字的功力和對生活的準確把握。
韓少功用略帶詩意和理性的筆調,勾勒了一幅清晰而明亮的鄉村生活圖譜,展示了各色鄉人性格迥異的精神世界,也表達了對淳樸鄉村的嚮往之情。《山南水北》有著歷史的雄渾和深沉,亦有著告別繁華,在寧靜中追求簡單生活的豁達和超然,可謂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記錄鄉村心靈史和成長史的優秀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