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
2023-10-07 19:19:49 2
在河北某山區縣三溝村有個能人叫王立才。他頭腦靈活,能順應時代潮流,有生意頭腦。改革開放之初,三溝村依舊貧困,雖然說沒到吃不上飯的程度,但家家戶戶都是缺零花錢,連打油買鹽錢都困難。話又說回來了,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缺了哪兒樣也不中的。王立才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因為時下的政策允許個人開店辦廠,不再割什麼「資本主義尾巴」,國家還鼓勵和扶持個人經商呢,這是他從收音機裡聽到的。他想我要是開個雜貨店,可以現錢買,可以以物換物,這不就是一舉兩得的好出路麼。說幹就幹,王立才從縣城的親家手裡借了三千塊錢,開了一家不大的小賣部。這成了村裡的頭號新聞呢,王立才在亂七八糟的論說聲中穩坐釣魚臺。
沒過多久,王立才的小賣部生意就紅火起來,因為小賣部在村裡是一枝獨秀,沒有競爭對手。他做生意活泛,買換貨都成,比如說拿一個雞蛋可以換兩盒火柴,二斤棒子可以換一斤醬油等等。等東西攢多了,他拉到鎮上換成現錢。他開始時還能實打實地規規矩矩地做生意,後來他就想開了歪點子,黑著良心賣假冒偽劣商品,往醬油散酒醋裡摻水,在稱上缺斤短兩。一年下來,他就賺了四千多塊錢。這在小山村裡可不是小數目,村人都羨慕得不得了,送給王立才一個外號:王能人。
時間長了村裡人就發現王立才做生意不老實,人們都礙於情面,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不較那個勁兒。再者說,村裡小賣部就一家,你不買他的東西,什麼東西都跑到鎮上去買,挺不方便的。純樸的村人把一些怨氣都忍了。王立才不是不知道,他依舊我行我素,根本不理村人私下裡怎麼議論。
王立才的斜對門王成德的大兒子秋後要結婚,辦喜事用的東西是從縣城鎮上買的。王成德後來發現忘了買白糖,為這點東西上回鎮上不值當的,他就在王立才的小賣部稱了五斤,先賒著,王立才當然同意了,這段日子能少買他的東西嗎。他知道王城德是個好面子的人,兒子結婚是場面上的事兒,肯定錯不了勁兒。果不其然,王城德從小賣部又拿了兩條煙、二十斤散裝白酒、十包火柴等東西,王立才嘴上甜心裡早就樂開了花。
快過年了,王立才想到王城德家催催帳,可巧這時王城德來了。王城德說:「立才,我想和你商量個事兒,欠了你不少錢,我怪過意不去的。我家過年宰了頭大肥豬,用豬肉還帳,你看中不?」王立才想了一下,說:「中,當然中啦,要不過年我也得去買肉,買你家的我更放心不是。」王城德高高興興地走了。幾天後,王城德的大兒子給王立才送了二十斤豬肉,王立才高高興興地收下了。他多了個心眼兒,有自己的稱(不是小賣部裡的稱)一稱,好傢夥,少了三斤多,氣得他罵了祖宗,心說,老實巴交的王城德趕情也會耍心眼呢,天天打雁今兒讓雁扦了眼。他真想衝到他家去辨理,可又一想,不中,還是先轉著圈打聽一下再說吧。他打聽了幾回,細節都沒打聽到,覺得挺難受的。
可巧了,王城德的閨女來店裡買燈泡,王立才趕緊和她假親假近,想套她話說。說到豬肉上後,他問:「寶華,你們家有桿秤吧,要不豬肉怎麼稱得那麼實在呢?」寶華是個上初二的學生,當然不會想到他的用意,就實話實說了:「我家沒有稱,豬肉使用我的土稱稱的。」他趕緊又問:「土稱?什麼樣的土稱?」 「我哥結婚時不是把你這兒買過二十斤散白酒麼,沒喝完,剩了一桶,正好十斤,我運用槓桿原理,找了根直直的短棍,在正中間拴根繩,平衡後,豬肉正好十斤呢,很準的。」寶華說完後,得意地看了看王立才。他趕緊誇了她兩句。寶華高高興興地走了。
王立才這才知道毛病出在自己身上,他知道那桶裝白酒都不夠分量,一桶差一斤六兩多,這麼著,給我的豬肉當然得差三斤多了。造孽造孽,我錯怪了人家,幸虧沒有上門找人家說道說道,要不多丟人哪。
從此往後,王立才再也不敢黑著心做生意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