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彝族和大涼山彝族的區別(與漢族截然不同的涼山彝族等級制度)
2023-10-29 03:32:41 13
①原始社會時期,第一次以社會分工為基礎,出現了「茲」(首領)、「莫」(謀臣)、「畢」(祭祀)、「革」(工匠)、「卓」(從事畜牧的普通人)等五個不同職業的階層。
②奴隸社會時期,「茲」「莫」「畢」階級合三為一,並作「茲莫」,其義也變為管理一方的凌駕於普通百姓之上的「掌權人」。元、明、清時土司即為中央政府冊封的茲莫家族。同時「畢」和「革」等階級又合併分化為「諾」(諾合)和「曲」(曲夥),「諾」是其父系和母系都為彝族「古侯」支系或「曲涅」支糸血統,「曲」就是其父系純正,母系不純的彝族群體。三個等級互相對立。
彝族索瑪
③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在龐大的「曲夥」等級裡,又自然而然地派生出「曲諾」「安加」「呷西」等三個不同的階層。曲諾」是「曲夥」等級中地位最高,約佔「曲夥」等級總人口的70%左右。「曲諾」階層在「茲莫」統治勢力強盛時期,與「諾合」一同成為「茲莫」統治下的「百姓」,是「茲莫」的主要生產者和主要剝削對象,並佔有多少不等的「安加」或「呷西」,過著普通剝削階級的生活。但是,客觀上「曲諾」階層畢竟不是「茲莫」或「諾合」等級,所以部分「曲諾」階層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要受到「茲莫」或「諾合」一定程度的限制。「安加」階層人口約佔「曲夥」等級總人口的20%左右所有的「安加」階層人身,都被「茲莫」或「諾合」等級所佔有,有的甚至被富有的「曲諾」階層所佔有,他們雖然有一定範圍的人身自由,不過,他們也只能居住在主子的轄區內,為主子承擔田間勞動和一定量的家務勞役,並且必須隨喊隨到,不能稍有怠慢。「呷西」階層人口約佔「曲夥」等級總人口的10%左右,「呷西」階層的來源也有兩種情況:一是來自少數破產的「安加」階層成員中,稱這部份「呷西」階層成員為彝根「呷西」;二是來自從外地掠奪而來的漢族和其他民族成員中,稱這部份「呷西」階層成員為漢根「呷西」。「呷西」階層是彝族社會中受苦最深的社會階層,是真正意義上的奴隸,他們人身不僅可以被「茲莫」或「諾合」等級或「曲諾」階層所佔有,其中的漢根「呷西」階層成員還可以被個別富有的被統治階層「安加」階層所佔有。呷西」階層成員到一定的年齡,主子往往指定一名異性「呷西」階層成員與之配婚,配婚後與主子分居分食而地位可以上升成為「安加」階層成員,但也有仍然居住在主子家中,一直充當「呷西」階層成員的。「呷西」階層成員有了家屬和子女後,受到家屬和子女的拖累,不易逃跑,其子女又成了主子新增的奴隸。
彝族索瑪
④1639年,由於」茲莫」殘酷的壓迫和剝削,引起了「諾合」和「曲夥」對「茲莫」統治者的嚴重不滿,後被趕出涼山彝族地區的腹心地帶。「茲莫」勢力走向衰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