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名稱的來歷(拉薩名字的由來)
2023-10-21 06:39:45 2
拉薩名稱的來歷?史籍上第一次出現「拉薩」二字,見於公元806年藏王赤德松贊所立《噶瓊寺碑》,其中有言:「神聖贊普先祖松贊之世,始行圓覺正法,建拉薩大昭寺」由此可見,拉薩的城名,已經出現了近1200年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拉薩名稱的來歷?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拉薩名稱的來歷
史籍上第一次出現「拉薩」二字,見於公元806年藏王赤德松贊所立《噶瓊寺碑》,其中有言:「神聖贊普先祖松贊之世,始行圓覺正法,建拉薩大昭寺。」由此可見,拉薩的城名,已經出現了近1200年了。
大約公元1世紀前後,高原上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經過多年的和戰,又集結成若干個部落聯盟,其中以山南河谷的雅隆部落聯盟、阿里地區的象雄王國和雅魯藏布江以北的蘇毗部落聯盟最為強大。這時,拉薩河的古名「吉曲」已經出現,現在拉薩所在地,則被人稱為「吉雪沃塘」,意為「吉曲河下遊的肥沃壩子」。
那時吉曲河流域先後屬於蘇毗部落聯盟中的達甲沃和赤邦松兩個王族統治。公元7世紀初,雅隆部落首領朗日松贊率兵北上,成為整個吉曲(拉薩)河流域的主宰。朗日松贊把營盤設在墨竹工卡的甲瑪崗山溝,在這條長長的南北走向的山溝中,建造了幾座宮堡,他的兒子、吐蕃王朝締造者松贊幹布,公元617年出生在甲瑪溝的強巴明久林宮堡中。
傳說這位少年王子徵戰路過吉雪沃塘時,時值盛夏,風和日麗,只見周圍群山四合,秀水中流,地勢寬坦,雄偉壯觀。同時這裡北通青海,南靠山南,西連象雄,東接多康,地處雪域中樞,交通方便,物產豐富。他做出了遷都吉曲沃塘的重大決策。
松贊幹布率大臣、部屬從墨竹工卡西下吉曲沃塘,這片亙古以來荒涼沉寂的平野,立刻變得熱鬧而繁忙。松贊幹布經過仔細勘察,決定截斷吉曲河的北河道,使河水傍著山南宣洩,紅山周圍顯露出一大片平野。他在這裡建宮堡,修寺廟,營造軍民住房。據說沃塘平野第一座建築紅山堡寨,就是布達拉宮的前身。這座巨石壘成的宮堡,兀立紅山之巔,氣勢非常雄壯。
吐蕃王朝從此風生水起,松贊幹布制定法律,劃分行政區域,分封官職,力主對外交流,贊普屬下設五商、六匠。五商指茶商、玉商、刀商、帛商、鹽商;六匠指噶龍鐵匠、噶如鞍匠、弓匠、劍匠、鎧甲匠、神塑匠等。商業和手工業的形成和發展,對促進拉薩城的興盛起著明顯的作用。
松贊幹布先後迎娶了尼泊爾尺尊公主、唐文成公主,為兩位公主修建了大、小昭寺,分別供奉了釋迦牟尼八歲和十二歲等身佛像。大昭寺建成後,為紀念山羊馱土建寺的殊勝之舉,寺廟取名山羊幻化廟,城市也改名為「惹薩」,意為「羊土城」。
公元8世紀,赤德祖贊迎娶了大唐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將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佛像,迎請到大昭寺主殿,制定了一整套供養祭祀儀軌,在紅山和藥王山之間修造了稱為「巴嘎噶林」的三座大白塔,形成進入拉薩的大門。
自從金城公主將小昭寺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移供大昭寺主神殿,這尊佛像成為整個雪域藏人信仰的中心,朝拜供奉者絡繹不絕。緣於這尊至神至聖的佛像,「惹薩」又改名為「拉薩」,意為「神佛之地」。
編寫西藏人文、民俗、文化等圖文
分享優秀攝影師鏡頭下的西藏美景
阿吉梅朵zangdishey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