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樹讀後感350字
2023-09-22 17:58:25 1
篇一:《愛心樹》讀後感 王婧涵
有一顆樹,它非常喜歡一個小男孩。小男孩慢慢長大了,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只要小男孩有要求,大樹就盡力的去滿足他。
大樹為男孩做的事情,讓我聯想到了我的父母為我做的一切,讓我非常感動。記得幼兒園時,爸爸媽媽為了給我準備一個舒適的房間,就把房間裡的壁紙換成了我喜歡的顏色,還買了一套實木家具送給我,我非常喜歡,非常幸福。爸爸媽媽為了我,儘可能的把最好的東西都給了我。
書裡寫到,小男孩慢慢長大了。當小男孩回到村子裡時,已經老了,說話也說不清楚了。大樹見到小男孩很高興。大樹說:「快過來啊孩子!」但小男孩確說:「我只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休息。」於是,大樹就讓小男孩坐在自己僅剩下的樹樁上休息。讓我又想到了我的父母,一直都為我毫無保留的付出。
我也要像愛心樹那樣,做一個充滿愛心的人。
篇二:《愛心樹》讀後感 王冠傑
在幾天前的一個中午,我讀了《愛心樹》這本書,雖然這本書篇幅不是很大,但卻讓我深有感悟。
這本小小的《愛心樹》,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和一顆大樹,他們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小孩要蕩鞦韆,大樹就用樹枝做鞦韆;男孩長大了需要錢,大樹就把自己的果實送給了男孩,讓男孩拿出去賣錢;男孩要造房子,大樹就把樹幹給了男孩,讓男孩蓋房子……大樹把自己的一切,都無私地奉獻給了男孩。
這本書雖小,但他卻給了我深深的震撼!大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別人,卻沒有要求別人回報自己,不但沒有一點怨恨,而且覺得自己還很快樂。大樹的這種高尚品格,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和敬仰。在我們身邊,也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比如,老師就像「愛心樹」一樣,敬愛的老師總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老師總是無私地教導著我們,把畢生的知識都傳授給了我們,從來不求回報,只希望我們茁壯成長,長大後能夠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
篇三:《愛心樹》讀後感 李雪彤
《愛心樹》這本書雖然我看的時候離現在已經很久了,但我對它記憶猶新。這本書主要講了大樹對男孩的愛。
從前有棵大樹喜歡上一個男孩,它和男孩玩得很開心。後來男孩長大了,不來看大樹了。大樹很寂寞,有一天,孩子回來了說:「我需要一些錢。」大樹便把蘋果給了他,讓他拿去賣。後來男孩回來說:「我需要一幢房子。」大樹便把樹枝和葉子給了孩子,讓他蓋一幢房子。又過了幾年,孩子已經長得很大,成年了,他需要一艘船,大樹讓他把樹幹砍斷,駛走了。又過了幾年,孩子變成了老人,他只想找地方坐坐,大樹墩挺直了腰板,老人坐了上去,大樹很開心。
我覺大樹對男孩很好很好,好過父子之間的那一種情,好過子孫之間的那一種愛。非常讓人羨慕,非常讓人嚮往。男孩想要什麼,大樹就給他什麼。為了他,大樹變成了老樹墩,但大樹還是很開心,因為它幫助男孩,讓男孩變成很開心的男孩、很快樂的男孩、很高興的男孩!大樹對男孩的付出是不講回報的,是永無止境的。這份付出希望男孩也同樣記得,記得大樹對他的好,對他的愛。
篇四:《愛心樹》讀後感
星期五老師給我們大家講了一個繪本故事,名字叫《愛心樹》,同學們都感觸很深的流下眼淚。繪本中男孩不停地向大樹索取,卻從未向大樹付出過,就是這樣大樹還依然快樂的把自身能給的都奉獻了!
我慚愧的想我的爸爸媽媽,就是那棵不知疲倦不停給予的愛心樹。從我呱呱落地之日起,爸爸媽媽就無私的給予。爸爸起早貪黑的在外忙碌掙錢給於我房屋。食物。教育。媽媽天天既要上班還要照料我。又是要接送,又是要洗衣做飯,還要晚上給我輔導功課,等我上床睡覺了,媽媽還要忙著整理家務。爸爸媽媽從不抱怨的奉獻著。而我還總是抱怨不給我買這個玩具,買那個垃圾食品。
聽了《愛心樹》繪本故事,讓我的身心得到了一次深深的洗禮!我不要再做那個只知吃果子。建房子······的小男孩。我要盡我所能付出我的一切給於爸爸媽媽。生活中幫助家裡做家務關心父母,學習中好好學習不讓父母再操心,長大掙錢後我照料父母的飲食起居。
從這一刻起看我的行動吧!
篇五:《愛心樹》讀後感
今天,我們看了一個故事,叫《愛心樹》,裡面寫的是一個小男孩小時候喜歡跟一棵大樹玩,還經常爬到樹上去吃蘋果,也經常採集樹葉,給自已做王冠,幻想自已是森林之王,可是當他長大以後,就不是那麼喜歡大樹了。
一天,他對大樹說他想要些錢,於是大樹把自已的蘋果給了他去換錢,第二次,小男孩說他想要一幢房子,於是大樹把樹枝給了他,第三次,他對大樹說他想要一條船,大樹就把樹幹給了他,最後,小男孩說想要一個安靜的地方休息休息,大樹就讓他坐在樹墩上休息。
讀完了這個故事,這一棵大樹讓我想到了雷鋒,我覺得這棵大樹像雷鋒一樣,無私奉獻,什麼都給了別人,唯獨沒有想到自已。而這個自私的小男孩使我想到守株待兔的故事,這個小男孩跟那個守株待兔的人一樣,只會向別人索取而不會用自已的雙手去創造財富。
篇六:《愛心樹》讀後感
今天,老師給我們講《愛心樹》這個故事,講的是一顆大樹和一個小男孩的故事。大樹很愛這個孩子,孩子想做遊戲時就用大樹蕩鞦韆;餓了就摘大樹身上的蘋果吃;累了就在大樹下乘涼、睡覺。小男孩很快樂,大樹也很快樂。小男孩漸漸得長大了,大樹也老了,大樹把所有的東西全給小男孩了,讓他去造房子造船。最後大樹變成了一個樹樁。
我覺得媽媽就像一顆愛心樹,每天精心的照顧我,在我遇到困難時,媽媽都會想方設法的幫助我。看到我開心的樣子,媽媽也會很快樂。這本書的開頭的一句話「看來這本書後,孩子會更愛媽媽。」我認為這句話說得對極了,因為媽媽是這本書中的大樹的化身,而我們就是那個孩子。
從這個故事中,我感受到大樹那無私奉獻的精神,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給了小男孩,它還覺得很快樂。我要向大樹學習,做一個孝順的愛心樹。
篇七:《愛心樹》讀後感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書,名叫《愛心樹》。
事情是這樣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蘋果樹,它非常喜歡一個小男孩。小男孩經常找樹玩,吃樹上的蘋果,在樹上蕩鞦韆,或是把樹葉做成皇冠,戴在頭上,當森林之王。累了,就在涼快的樹蔭下睡覺,大樹快樂極了。但是,時間過得飛快。男孩長大了,他不再找大樹玩,大樹經常感到寂寞,很想念男孩。有一天,男孩回來了,大樹十分開心,可是男孩沒有心情和大樹玩。男孩想買很到東西,需要錢,大樹給他蘋果,讓他拿去賣。過了很長時間,男孩又來了,他有妻子和兒子,需要房子,大樹又把樹枝給了他。男孩再次回來了,他老了,很累,需要休息,大樹讓男孩坐在他的身上,大樹仍然快樂。
我們的媽媽就是那棵樹,那個男孩就是我們。媽媽毫無保留的愛我們,而我們卻理所當然地接受。我們不要只從別人的身上索取愛,要學會給予別人更多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