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憲法日活動方案
2023-09-22 18:20:25 2
12月4日,是中國的「憲法日」。之所以確定這一天為「憲法日」,是因為中國現行的憲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實施。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所以將憲法實施日定為「憲法日」,意義十分重大。
20xx年第三個憲法日活動方案一: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全國人大十一屆二次會議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推進「法治六進」活動為載體,結合宣傳兩會精神,開展憲法精神、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新頒布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圍繞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目標,著力平安建設,抓緊抓住增強公職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法律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個重點,注重抓基層、打基礎,創新路、求實效,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法治口岸營造濃鬱的法治氣氛。
二、學習內容
《憲法》、《公務員法》、《統計法》、《行政許可法》、《物權法》、《企業所得稅法》、《招投標法》、《安全生產法》、《檔案法》、《消防法》、《合同法》、《中小企業法》及有發改、統計、物價方面的法律法規。學習計劃安排:1、黨支部召開一次學習動員大會,對活動實施方案等進行學習,統一思想,提高認識;2、組織一次專題教育,加強日常的學習與教育;3、會議記錄在黨支部學習記錄本,記錄要認真、詳實。
三、活動內容
1、認真組織好黨員幹部職工學習。嚴格遵守學習制度,按時學習,做到集體學習有記錄、個人學習有筆記。結合黨章,圍繞建設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廉政勤政,認真學習《憲法》、《公務員法》、《統計法》、《行政許可法》、《物權法》、《企業所得稅法》、《招投標法》等法律法規和社會主義法制理論,努力提高我局領導幹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
2、積極認真參加口岸委組織的各項憲法、法律宣傳教育活動。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積極參加網絡法律知識競賽,寓法治教育於日常工作中。
4、採取多種形式推進普法宣傳教育活動。活動期間要採取辦黑板報、懸掛標語、法治宣傳片電教、集體學習等多種形式宣傳法律知識和法治理論,營造濃鬱的法治氣氛。
四、活動要求
1、認真組織,加強領導。要按照通知要求,切實加強對本局宣傳活動的領導,有效組織實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2、圍繞主題,突出重點。搞好今年的宣傳月活動,對推進「五五」普法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圍繞這次活動主題,緊緊抓住「五五」普法規劃啟動的契機,認真開展「法治進機關活動」,與我局工作實際相結合,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相結合,與提高幹部職工的綜合素質相結合,促進法治口岸、和諧口岸、平安口岸的建設。
3、按時完成相關工作。在宣傳月活動中,要及時總結上報活動開展情況。
20xx年第三個憲法日活動方案二:
20xx年是自治區實施「十三五」規劃和「七五」普法規劃的開局之年,四月是自治區第十三個「憲法法律宣傳月」。為組織開展好宣傳月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時間
20xx年4月1日至30日
二、活動主題
弘揚憲法精神,維護社會穩定
三、活動內容
(一)加強憲法學習宣傳。憲法是國家根本法,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各地、各部門要組織各族幹部群眾認真學習憲法,把握憲法主要內容,領會憲法基本精神,樹立憲法法律意識,堅持依憲執政、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和依法維權。要積極推動落實憲法宣誓制度,組織開展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憲法宣誓活動,激勵和教育國家工作人員忠於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加強憲法實施,維護憲法權威。要加強青少年憲法學習教育,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組織開展中小學憲法主題班會、板報、手抄報和徵文演講等活動,從小培養各族青少年的憲法意識,樹立憲法信仰。要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在全社會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等憲法基本精神,增強各族幹部群眾的國家意識、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自治區將於四月開展以憲法知識為主要內容的「法治關乎你我、爭做學法達人」年度總決賽。
(二)加強以「一反兩講」為主要內容的法治宣傳。「一反兩講」是建設法治xx的成功實踐,是符合xx實際的治xx理念。各地、各部門要始終堅持「反暴力、講法治、講秩序」,按照「法治約束極端化」的要求,在各族幹部群眾中加大反恐WW法治宣傳力度,著力推進依法WW常態化,強化社會法治基礎,營造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要按照自治區《關於深入學習宣傳〈反恐怖主義法〉全力促進社會穩定的通知》(x治辦〔20xx〕x號文件)要求,將反恐法律學習宣傳作為宣傳月的重點內容,開展形式多樣、入腦入心的反恐WW法治宣傳活動,調動各族幹部群眾反恐WW積極性、主動性,提升其反恐WW意識和能力,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要在4月15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期間,大力開展《國家安全法》學習宣傳,通過開展專題講座、警示教育、大宣講等活動,增強各族幹部群眾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敵情觀念,增強人民群眾特別是領導幹部和重點涉外、涉密人員的國家安全防範意識,營造「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社會氛圍,築牢反滲透、反策反、反竊密、反恐怖、反顛覆、反破壞的國家安全人民防線,維護好國家安全和社會政治穩定。自治區將於四月製作一期《國家安全法》專題廣播節目,在「法治在線」、「法律與你同行」節目中播出。
(三)加強新頒法律法規學習宣傳。新頒法律法規是「憲法法律宣傳月」宣傳重點。各地各部門要大力開展《反家庭暴力法》、《種子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居住證暫行條例》等新修訂頒布實施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要讓各族幹部群眾領會立法精神,掌握基本要義,推動貫徹落實。要結合自治區「基層法治建設年」活動要求,進一步做好《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婚姻法》、《義務教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自治區宗教事務條例》、《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條例》、《自治區關於進一步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動遏制宗教極端思想滲透工作的若干意見》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學習宣傳教育,不斷增強基層群眾法律意識,引導群眾理性表達述求,推動群眾依法維權。要開展《農業法》、《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與扶貧開發、改善民生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的學習宣傳,提高各地、各部門在規劃編制、項目安排、資金使用、監督管理等方面的規範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為打贏扶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法治保障。
(四)加強媒體法治宣傳。新聞媒體是法治宣傳教育主陣地。各地、各部門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以及微博、微信、移動通信等平臺法治宣傳主陣地作用,大力開展社會公益性法治宣傳活動。要利用宣傳月契機,在重要版面、重要時段製作刊播法治公益廣告,開設法治講堂,針對社會熱點開展權威法律解讀,提高宣傳的公眾參與度,擴大宣傳的覆蓋面、影響力,引導社會法治新風尚。要利用公園、車站、廣場、樓宇電子大屏、宣傳欄以及公交車載電視、計程車頂燈等開展面向社會的法治宣傳,弘揚憲法精神,維護社會穩定,在全社會營造「全面推進依法治xx建設法治xx」的濃厚氛圍。要樹立「網際網路+法治宣傳」思維,利用微信、手機客戶端等網絡新媒體、新技術,開展一對多、點對點的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增強法治宣傳趣味性、便捷性和實效性。自治區將於四月開展「法治xx網」開通十周年暨新版上線座談會,進一步加強「網際網路+法治宣傳」工作,提升網站法治宣傳針對性、實用性,整合網絡法治宣傳資源,形成「網際網路+法治宣傳」合力。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一年之計在於春。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將「憲法法律宣傳月」作為推動「七五」普法開好頭、起好步的首要一環、重要工作抓好、抓實、抓出成效,為落實全年普法工作任務營造氛圍、打好基礎。要強化組織領導,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分解工作任務,做到責任到人。在做好本地本部門國家工作人員學習教育的同時,務必做好服務對象和基層群眾的法治宣傳教育。
(二)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四月正值春耕時節。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圍繞重點工作,務實確定法治宣傳內容、形式,切忌脫離實際,搞「花架子」。要將宣傳月活動作為「基層法治建設年」整體工作的一部分謀劃好、開展好。要抓住「訪惠聚」工作組身處一線、直面群眾,便於開展基層群眾宣教工作的有利時機,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基層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將宣傳月各項活動落到基層,務求實效。
(三)創新形式,營造氛圍。各地各部門要根據工作需要,創新法治宣傳教育方式方法。在開展法治講座、學習培訓、製作板報、懸掛橫幅、遠程教育、大喇叭廣播等傳統宣傳形式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微信平臺、微信群、朋友圈等新形式,製作傳播趣味性強、受人喜愛的法治內容,抓好一定區域、特定人員的法治教育,以正能量佔領手機等新媒介宣傳平臺,擠壓宗教極端傳播空間。要將法治宣傳融入阿肯彈唱、麥西來甫、小品相聲、體育競賽等群眾喜愛的文體活動,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潛移默化地培養其現代文化意識、規則意識和法治意識。通過全方位、立體式、面對面的宣傳教育,在全社會特別是基層村組(社區)營造濃厚法治氛圍。
各地各部門請於20xx年3月30日前將「憲法法律宣傳月」活動方案報自治區依法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活動期間,好的做法及時上報。活動總結於5月6日前報自治區依法治區辦。自治區將適時對各地、各部門宣傳月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抽查、通報。
聯繫人:
聯繫方式:)
郵箱:
自治區黨委宣傳部
自治區依法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
自治區司法廳
20xx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