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值得弘揚和傳承的文化(重慶最有特色的3種文化)
2023-09-22 02:05:34 3
說來也巧,與重慶結緣,是在10多年前!
話說10多年前的一個夏天,因為工作的緣故,我第一次去重慶。
剛下火車的時候,迎面吹來一陣涼爽的風,風中夾雜著江水的味道,還伴隨著絲絲泥土的清香!
當時,就覺得這是一座與眾不同的城市!
後來,我將我的感受,告訴重慶當地的朋友。
朋友說:正常!因為我們重慶,是一個8D城市,既是山城,也是江城,還是霧都,擁有很多面,每一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經朋友這麼一點撥,在重慶生活的3年中,我漸漸就喜歡上了這座城市!
直到後來,我離開重慶,仍然對重慶戀戀不忘!
作為頭條號:歷史觀景臺的作者,以及一位歷史研究員,出於職業習慣,每到一個地方,我都喜歡琢磨學習這個地方的文化!
重慶這麼一個富有特色的城市,就更不能例外了!
在我看來,重慶最知名最有特色的文化,當屬以下3種!
一:重慶巴渝文化重慶,這座城市,因何而來?
重慶的簡稱,為什麼叫做:巴或者渝?
記得我剛來重慶的時候,腦海中就有過這樣的疑問。
後來,通過查閱資料,遍地走訪,請教老同志,漸漸明白,原來重慶這個地方,有一種文化,叫做:「巴渝文化」。
而重慶這座城市,也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
話說早在周王朝時期,長江上遊地帶,就有一個古王國,名叫:巴國!
而當時,巴國的都城,正好在江州,也就是現在重慶的江北區,於是,尋根溯源,重慶便有了「巴」這個簡稱。
只不過,巴國存在的時間,並不是太長,到戰國中期的時候,就被秦國打敗,從此,世間再無巴國之說!
而「渝」,則與重慶境內的嘉陵江有關!
在古代,嘉陵江又被稱之為「渝水」。
話說在隋朝開皇元年的時候,主政者見渝水繞城,便將當時的楚州(即古時的重慶),改名為渝州!
從此,重慶便進入「渝州」時代。
直到北宋時期,因趙諗謀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變」之意,於是,改渝州為恭州!
只不過,恭州這個名字,存在時間也不長,大約只存在了70多年,便改為現在的「重慶」之名!
重慶之名與宋光宗趙惇,淵源頗深!
話說在南宋時期,宋光宗趙惇,先被封為恭王,後又即位成為皇帝,於是,便認為這是「雙重喜慶」,將當時的恭州,升格為:重慶府。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這塊土地,便第一次被稱之為「重慶」!
雖然有了「重慶」之名,但是,巴渝文化,已經在這塊土地上,紮下了根,並深深影響了這塊土地上一代代老百姓!
當然,巴渝文化並非是空洞的表達,而是有著更豐富的表現形式!
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重慶碼頭文化、重慶袍哥文化、重慶的方言文化等!都屬於巴渝文化的一部分!
並且,我還發現,或許因為這裡到處是大山和大江,生存環境較為艱難,所以,相對於長江中下遊衝積平原上百姓來說,重慶這塊土地上的人民,要更加勤勞、勇敢、堅強,更加富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依稀還記得當年李白老先生寫的一首古詩,叫做:《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其中,描繪的情景,正是唐朝時期的三峽兩岸,一句「兩岸猿聲啼不住」,便可想見當時的環境,有多麼「惡劣」,委婉地講,就是:純生態!
從這個側面,也反應了古時候的巴渝,真的可以用「窮山惡水」來形容!
能在這裡生存,並建立城市,形成文化,真的不簡單啊!
當然,巴渝文化的表現形式還有很多,很多!
就像我們喝茶一樣,值得我們細細去品,慢慢去感知。
時間一長,你就會發現,重慶這個地方,真的很有意思,很耐人尋味!
二:重慶陪都文化在美麗的大重慶,還有一種文化,比較特殊,那就是:陪都文化!
近代時期的重慶,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特殊的時代背景,竟然成了當時國民政府的陪都!
不僅有大量的政府機構內遷於此,還有大批的學者、名流、學校遷往重慶。
一時間,重慶成了當時中國的中心城市,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當時的重慶,真可謂是:「群星璀璨,甚為奪目」!
至今,在重慶,仍然能夠見到當時遺留下來的許多歷史遺蹟。
比如在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中,就珍藏了許多當年的史料文件和物品,有時間,不妨去看看,一定會有許多收穫!
其實,重慶的陪都文化,不僅僅體現在過去的歷史遺蹟中,在現代社會中,也能感受得到!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在重慶生活的3年裡,我就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重慶這個地方,有許多外國駐渝總領事館。
比如柬埔寨、日本、英國、菲律賓、荷蘭、義大利等國,均在重慶設置了總領事館,這一獨特的現象,或與抗戰時期,民國內遷重慶有一定的關係,而這,正是重慶陪都文化的一部分!
三:重慶飲食文化除了上面兩種典型的重慶文化之外,還有一種文化,也是重慶最知名的文化特徵,那就是:重慶飲食文化!
在重慶的那些日子裡,常常聽朋友吹捧說:我們重慶,有三美,享譽天下!
我好奇地問:哪三美?
朋友得意地解釋道:美食、美女和美景!
的確,對於喜歡美食的朋友來說,重慶,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美食天堂」,因為這裡好吃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重慶最為著名的美食,莫過於:火鍋!
眾所周知,重慶是「中國火鍋之都」,也是火鍋的發源地之一。
當年,重慶的嘉陵江畔,朝天門等碼頭上,船工縴夫們,幹活幹累了,幾個人搭夥,毛肚、鴨腸、牛下水等,幾樣不值錢的東西,放入熱騰騰的湯鍋裡煮一煮,涮一涮,就是一頓美味!
正如一句俗語所說:美味在民間!
民間的美食,往往都有強大的生命力!重慶火鍋,也不例外!
如今,回頭看看,幾乎全國,都能見到重慶火鍋,儼然,重慶火鍋,已經風靡全國,甚至,傳播更遠。
當然,重慶的飲食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不僅僅只有火鍋那麼簡單,還有諸如:重慶小面、泡椒肥腸、酸辣粉、辣子雞、萬州烤魚、黔江雞雜、豆花飯等等,應有盡有!
可以說,重慶的飲食文化,就像是一個萬花筒,多姿多彩,千變萬化。
正是因為豐富多彩,所以,在許多外界朋友眼中,首先,讓人們記住的,就是重慶的美食!
曾經,讀過一位作家寫的重慶美食的詩詞,至今讀來,仍然令人拍手叫絕!
毛肚送春歸,鵝腸迎春到。已是鴨血香豆腐,猶有肥牛俏。俏也蒜蓉醬,還有香油料。待到酒足飯飽時,你在叢中笑。
綜上所述,在我們頭條號:歷史觀景臺看來,正是因為這3種獨特的文化,使得重慶這座城市,更有韻味,更令人流連忘返!
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我對重慶戀戀不忘的原因之所在!
更多歷史文化見解,敬請關注頭條號:歷史觀景臺!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