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裡之間作文600字
2023-09-22 13:23:05 2
篇一:鄰裡之間
一個星期天的晚上,家裡人都在忙著各自的事情,突然,響起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在廚房洗碗的爸爸應聲問道:「誰呀?」「我是小茜,我爸爸犯病了,我想讓您幫個忙。」我一聽,就知道是樓上王爺爺的女兒的聲音。
爸爸趕緊把門打開,小茜阿姨急得要命。爸爸對小茜阿姨說:「你別著急,你慢慢說,你爸爸怎麼了?。」她著急的說:「我爸爸有心臟病,剛才吃過飯後,我扶他去客廳看電視,他正走著突然就犯病了,孩子他爸出差了,我不知道怎麼辦,所以就來找你們了,我想讓你把我和我爸爸送到醫院。」爸爸一聽,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跟著小茜阿姨飛快的跑到樓上,我也跟著出了門。爸爸到了小茜阿姨家,二話沒說背起王爺爺下了樓,開著車把王爺爺他們送到了醫院,醫生經過一個小時的搶救,王爺爺終於沒有了生命危險。醫生出來對小茜阿姨說:「幸虧你們送的及時,如果再晚半個小時,病人就會有生命危險。」小茜阿姨說:「醫生,謝謝你。」然後又對我爸爸說謝謝,她說:「大哥,謝謝你,要不有你,我爸爸就危險了,真的太謝謝你了。」就這樣,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小茜阿姨就說了三四遍謝謝了,當然,我爸爸也跟她說了好幾遍不客氣。之後醫生說:「今天晚上必須有一個人來看護病人。」我爸爸搶著說:「今晚,我留下來,你回家休息吧!」「那怎麼行,你都幫了我的大忙了,怎麼還能讓你留下來照顧我爸爸呢!還是你回家好好休息吧!等我爸爸出院了,我和我爸爸還要登門道謝。」小茜阿姨說。最後說了半天還是小茜阿姨吧爸爸給說服了。
王爺爺出院了,他和小茜阿姨專程來到我們家向爸爸致謝,爸爸笑笑連聲說:「不用、不用,鄰裡之間,應該的」。小茜阿姨看到我媽媽正在做飯,非要幫著一起做。王爺爺和我在一起講笑話,特別開心。原來鄰裡之間相互幫助,收穫的不僅僅是快樂,更多的是真情。
篇二:鄰裡之間
每次回外婆家,下了車,走在那鄉間的羊腸小道上,看到那座小房子時,我都想去找冉冉姐姐玩,她和她父母住在那間房子裡。房子有兩間臥室,中間是堂屋。院子裡有一間廚房。後院種有各種果樹和時令蔬菜,旁邊是一個廁所。
冉冉姐姐家的房子歷史可有點長了,因為在她家的牆上還貼著年畫呢!現在都找不到買年畫的了。冉冉姐姐的爸爸在縣城打工,她的媽媽,也就是我的大姨媽在家種地,冉冉姐姐在家上學。
冉冉姐姐一家和鄰居相處的可好了!有一次,鄰居家的小孩在冉冉姐姐家玩時,不小心把冉冉姐姐的筆記本掉水裡了,那可是初中升高中的重要資料啊!我想冉冉姐姐一定會訓斥那個小朋友的,但是冉冉姐姐並沒有大發脾氣,她只是笑了笑,趕緊把筆記本擦乾,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又把筆記本上掉了的筆記補上了。還有一次冉冉姐姐給我們烤地瓜,烤好了,冉冉姐姐不怕燙手,一下一下剝開給我們吃。那個下午,我們玩的很開心。不僅冉冉姐姐待人和氣,大姨媽也十分和藹可親,一次,鄰居給她家送了點雞蛋,大姨媽便做了許多的蛋餅,給鄰居們都分了分。鄰裡之間其樂融融,共同創下一首快樂的歌!
有時候,冉冉姐姐領著我們騎自行車,丁零零,丁零零,路過小河,路過驕傲的大公雞,路過高高的稻草垛……;有時候,她教我們把荷葉做成遮陽帽;有時候,她給我們講故事;有時候……
過年了,他們會把你的口袋裝滿零食和糖果,還會給你一袋子的爆米花給你吃。每次過年在外婆家,我們都很開心。
他們雖然在茫茫人海中很不起眼,但他們的光芒是最耀眼的:善良、老實本分、不和鄰裡之間鬧矛盾……
我喜歡外婆家,這裡有老實本分的普通農民,有可愛的動物,更有冉冉姐姐一家人!是他們使這個村莊充滿了歡樂的笑聲!
篇三:鄰裡之間的關愛
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愛,這是不可質疑的。所以,不僅是親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關愛、同學、師生、兩個陌生人和鄰裡之間也需要這種不可缺少的情誼。我們這棟樓上的鄰居們就是一些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愛的好人。
記得那次,我上三年級的時候。一天下午我獨自放學回家,走到家門口才發現自己上學時忘帶了鑰匙,便很著急,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不知所措。於是我只好下樓去找住在不遠處的二姨,誰曾想二姨家也沒有人,又沮喪地跑回樓下,寂寞地盼著媽媽早點兒回來。「你在這兒幹嗎?怎麼不回家呀?」一陣聲音如啟明燈一樣傳向我的耳邊。我急不可待地扭頭一看,原來是她,放學回來的鄰居家的姐姐,便說是家裡沒有人,自己忘帶了鑰匙。鄰居家的姐姐便讓我去她家先寫作業,等我媽回來再回家。我推辭著說謝謝不用了,可她仍然堅持,我最終決定先去她家。到了她家,她更像大姐姐一樣關心我,給我找了桌子和凳子讓我寫作業用,還一會兒借給我一塊橡皮,一會兒又給我講解難題,像我的親姐似的。她的媽媽回來發現我在她家後,更是忙招待我,還說要給我做飯呢。等媽媽回來後,便把我帶回了家,並感謝鄰居家對我的照顧。
我們家也在鄰居需要幫助時幫助了他們。前幾天,鄰居家的姐姐參加表演需要租用演出服,可她媽媽不在家,只能向我家借。當時媽媽聽見她要借錢,毫不猶豫地就把錢給了她,還說反正咱們都是好鄰居,不夠就向阿姨要。當晚,鄰居家的阿姨就拿了些土特產給媽媽,一邊還錢,一邊還誇媽媽的好呢!
如果每一棟樓上的居民,都能像我家和我家鄰居一樣和睦相處,互相關心、關愛的話。那麼,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就會失去種種矛盾,成為一個美好的和諧世界。
篇四:鄰裡之間的關愛 ————《輕點關門》讀後感
「生活就是這樣,當你在為別人行善時,也在為自己積蓄幸福」每當我想起這句話時,就會想起我讀過的一篇文章:輕點關門。
它講了:剛搬進新居的小兩口就受到了年輕的鄰居夫婦之託,能不能輕點關門。小兩口很詫異,一問才知道,原來鄰居家的李老爺子有心臟病,(也就是他們的爸爸)不能受到驚嚇,所以請樓上的人都輕點關門。過了幾年多那對鄰居夫婦又來了,向小兩口深深地鞠了個躬,鄰居告訴他們昨天李老爺子已經病故了,他們是來道謝這麼多年大家對他爸爸的照顧與關心。後來小兩口感嘆到:「輕點關門只是舉手之勞,卻受到別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擔不起呀!」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感受很深,想:有時鄰裡之間的關愛,也許就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一個淺淺的微笑;一句不經意的問候。鄰裡之間的關愛無處不在。
記得有一次我們對門的鄰居莉莉放學回家,忘了拿鑰匙,一直敲門,我連忙出去,問了問是怎麼回事原來她家裡沒人,我就讓她先來我們家給媽媽打個電話,可是她媽媽說有事要晚一點回家,這可怎麼辦?莉莉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我安慰她說:「莉莉不要著急,你先在我家吃飯吧!」。莉莉連忙擺手不好意思的說「不用不用!」在我和媽媽的極力勸說下,她終於同意了。吃完了飯我還和她一起寫作業,一起玩兒可高興了。直到9點多她媽媽才急匆匆的趕回來。她媽媽說了一大堆感謝我們的話,我們都一直說:「不客氣!不客氣!」,我對阿姨說:「沒關係,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嘛! 」以後每次我遇見阿姨,阿姨都會和我親熱的打招呼,做了什麼好吃的東西,總要給我送點,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感到很幸福。
看!有時鄰裡之間的關愛就是這麼簡單,當我們在關愛別人時,自己也很快樂,在這過程中我們還能感到溫暖和關愛,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篇五:鄰裡之間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裡之間就像用一根線系起來似的,充滿了感情。我們小區裡就是這樣。在我的小區裡經常有這樣的事:
「嗨,下雨了,誰家的被子沒有收呀?」
「阿姨,我有事要出去一下,您能幫我照顧一下孩子嗎?」 「好,你忙你的,讓他在這玩就行了」。
噹噹當的敲門聲,開門一看,樓下的阿姨端著一碗辣椒油站在門口,還熱氣騰騰的。「我新做的,你們嘗嘗」。
樓下曬衣服的杆子不夠用,立即有很多男士們在周末,拿著鐵絲,鐵鍬,埋樁子,拉鐵絲,熱鬧非凡。
夏天的晚上,一群牌友在路燈下吆五喝六的打牌,還有一些牌迷圍在周圍,摩拳擦掌。一群孩子有蹲在地上打卡片的、有玩捉迷藏的;有騎自行車的;有滑旱冰的;樓後還有一群在捉知了。另有一些人散在一起,說話,織毛衣,遛狗。一副祥和景象。
冬天的初雪剛下過,一大早,樓下就有人開始掃雪了,樓道門口打掃的乾乾淨淨,出門的人一點也不用擔心一出門就摔跟頭。
這就是我們的小區,互幫互助,平靜祥和的小區。
最早住上單元房已經是20多年前的事了。自從住進單元房,鄰裡之間好像一下子陌生起來。大家上班時各自忙著,下班後關門各過各的日子,有時住了很久還不知道鄰居的名字。單元房讓人與人之間變得好冷淡。
7年前搬入採油院小區後,單元房的這種冷淡突然消失了。我所住的樓棟門和前面的樓棟門面對面,這使得兩棟樓的人經常見面。一樓大多住的是老人,他們都是那麼熱心,經常關注公共設施,公共環境。樓前樓後的孩子特別多,按年齡分成很多層次,他們是鄰裡間最主要的樞紐,只要談起孩子,不論老人還是年輕人,永遠有說不完的共同語言。年輕人大都很忙碌,早出晚歸,但見了面大家都很熱情的打招呼,問安。
鄰居雖然不像親戚那樣是由血緣聯繫在一起的,但因鄰裡之間在距離上的接近,會給人一種唇齒相依的感覺。雖然很久以來這種感覺已經被高牆厚壁阻隔了,但在提倡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老死不相往來」的堅冰需要打破。良好的鄰裡關係並不難建立,一句問候、一次援手、一點替他人著想的念頭,都會為我們建設一種桃源般的生活環境。時間久了,我們會覺得,鄰居,是離我們最近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