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豫園建築風格特點有哪些(建築可閱讀走過四百餘年的豫園)

2023-09-22 09:11:59 1

豫園初建時佔地七十餘畝,今湖心亭、九曲橋一帶為豫園初建時主體水景之一(視覺中國)

明嘉靖萬曆年間,上海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大文人園林——豫園、露香園、日涉園漸次建成,在明代中晚期的江南園林營造高峰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其中豫園由後來官至四川右布政使的進士潘允端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露香園與此約略同時,由後來官至尚寶司丞的進士顧名世所造,日涉園則由太僕寺少卿、進士陳所蘊經營於萬曆年間。彼時可謂科舉鼎盛,名園迭出,與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始築城牆後上海老城的逐步崛起正相呼應。

遺憾的是,名園總隨人意改。露香園儘管系出名門,也產出過馳譽滬上的露香園水蜜桃、孕育過國家級非遺顧繡,但已俱成往事;鴉片戰爭期間園內設火藥局倉庫,因倉庫爆炸,全園遂夷為平地。日涉園則自陳所蘊之後輾轉歸於範氏、喬氏、陸氏等,園林日漸荒廢,由園內春軒改建的書隱樓等住宅區域歷盡滄桑,終于于不久前邁入了全面保護修繕的議程中;而園內假山則多為哈同花園建造時購去使用,現今連哈同花園也只能於史料中勾陳了。唯有豫園堪稱幸運,現在還能窺其全貌,使我們得以閱讀出明代中晚期園林的氣象、清代各公所佔據時期的變遷、及新中國成立後的園林景象修復狀況來。

清吳友如《豫園宴樂圖軸》(資料圖片)

不僅有主人潘允端,還有「能主之人」張南陽,才得以成就豫園這座東南名園的美景與盛譽

當然豫園之所以為名園,不僅僅緣於其主人為名士,還在於園林興造者亦為名匠。

豫園、日涉園之園林經營布局、假山堆掇均出自造園名家張南陽之手,現豫園西部黃石大假山尤為代表,堪稱國內現存黃石假山之最者。有趣的是,在今日園林研究界享有盛譽的張南陽,在20世紀始的中國傳統園林研究中卻是長期深藏其名、不為人知的,直至1957年陳從周《上海的豫園與內園》一文根據陳所蘊《張山人臥石傳》相關記載予以披露後才得以復為人知;大家恍然發覺,原來江南名園如豫園、日涉園、太倉王世貞弇園等假山均為張南陽所掇,此人堪稱一時聖手,也不禁感嘆,即使如張南陽這樣的掇山名匠,要在歷史中留下姓名來也仍是不易。

計成《園冶》有言曰:「世之興造,專主鳩匠,獨不聞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諺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意思是說,一般的建造工程裡都只注重糾集工匠,卻不懂三分靠匠人,七分靠「主人」的道理,這個「主人」就是能夠做主的人、能夠主持工程的人,這大概相當於現在的項目負責人吧。計成在此是以「主人」自況,雖非園主,但是能做造園工程的主,也算人生價值的實現與滿足了。而從《張山人臥石傳》的記載看,張南陽顯然也是這樣的「主人」,「先視地之廣袤與石之多寡,胸中已具丘壑。於是解衣,手執鐵如意,指揮群工」,看來大有「指揮若定失蕭曹」的氣度風範。在此意義上,豫園不僅有主人潘允端,還有「能主之人」張南陽,才得以成就這座東南名園的美景與盛譽。

1910年的豫園湖心亭、九曲橋(資料照片)

潘允端生於明嘉靖五年(1526年),為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書潘恩次子;三十歲中舉,三年後的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躊躇滿志進京赴考,結果名落孫山,未能實現「鄉會聯捷」的雄心。看來這一場會試對其打擊頗大,趕考回來後即在住宅西側「蔬圃數畦」處營造園林,自此開始了興造宅園的漫長曆程;三年後終於得中進士,轉任各地,園林造造停停,直到萬曆五年(1577年)從四川右布政使任上辭歸,才開始「一意充拓」,拓殖園基,模山範水,並取「豫悅老親」之意,名之為豫園。聘請張南陽造園應該也是這一階段的事,因此基本奠定了明代豫園的格局。按潘允端《豫園記》所載,當時的主要景點與建築有漸佳門、人境壺天坊、寰中大快墉、玉華堂、玉玲瓏、魚樂軒、履祥門、樂壽堂、充四齋、五可齋、池、島、鳧佚亭、南山、介閣、醉月樓、徵陽樓、書室、純陽樓、土神祠、留春窩、葡萄架、玉茵閣、關侯祠、假山、山神祠、挹秀亭、大士庵、留影亭、會景堂、雪窩、水軒等。與今天的豫園現狀相比較,除黃石大假山、玉玲瓏矗立原地外,其他景點與建築或毀後原址復建,如會景樓,或重建並改名,如樂壽堂改為三穗堂,或套用改用舊名而景點位置或類型形式等已改變,如現漸入佳境廊、寰中大快照壁、魚樂榭,更多的景點則已淹沒不名。有意思的是,那些套用改用舊名的景點,通過類似「用典」的方式,很輕鬆地建立起了當下園林與明代舊園的某種連結,使遊者不期然地進入了尋古探幽的情境與樂趣中,這也是園林營造與修復中題名的高妙之處吧。

豫園魚樂榭處水花牆

呈現出複雜的歷史疊加性,黃石大假山景區較多保留明代特色,萬花樓、點春堂、得月樓等景區較多保留清代格局與風範

豫園初建時佔地七十餘畝,今荷花池、湖心亭、九曲橋一帶為其主體水景之一,池西北為此區主廳樂壽堂(後改為三穗堂),廳堂之北有一泓池水,隔池即為張南陽以武康黃石堆掇的大假山。廳堂朝北看山景,朝南採光,並遠眺水景,是明中晚期江南園林常見的布局方式,既獲得了好的朝向與採光,又使看山、看水各得其所;朝北看山,則假山在東升西落的光線變化和光影遊移中不斷變幻形體,取得人坐而景動的特殊觀景效果;朝南看水,則常常因逆光看水景而不自覺地將視線下移俯視水面,而逆光的視線與水面的反射則強化了水霧瀰漫、波光粼粼的「江 湖」之 感,使人恍然如行望居遊於丘壑江湖之間。計成《園冶》曰「先乎取景,妙在朝南」,正與此理相同。只是明代園林布局蕭瑟疏朗,建築稀疏,即使主廳看山景時也是隔著水面遠望,有「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可望而不可及的婉約氣息;自清代建三穗堂,後又在三穗堂北拓建仰山堂卷雨樓,則空間日益被蠶食,水池日益促狹,假山日益貼近眼前,似觸手而可及,也慢慢轉向了另一種趣味。

現豫園南部得月樓景區較多保留了清代格局與風範(視覺中國)

黃石大假山雖遠望氣脈連貫,似乎是一個整體,但細觀則能發現由溪流中分,隱約析出主峰、次峰來。溪流婉轉,引出一條視線通廊折向深山之中,餘意無盡,引人遐想。主峰上再植林木以加強高峻深幽之感;林間有望江亭,舊時可遠眺黃浦江江景,是江南園林善用借景的典例,只是現在四周高樓林立,這個借景也只能靠想像了。假山遠景是以層次、走向、起伏來塑造山形與氣脈,近景則著重於塑造山行時的身體感受,腳下蹬道盤曲,身側巖崖奔突,頭頂古木交柯濃蔭蔽日,間或有粗拙厚重的大石橋橫亙而過,能夠瞬間喚起盤桓山間的身體感知與記憶來。繞過大假山,背面豁然顯現一座書房——萃秀堂面南而立,樹影深靜,日光溶溶,氣氛絕佳,出人望外。這裡似乎背離了明代朝北看山的慣例,仔細看卻是在細部做了很多微調的,不僅將建築布置於假山西北角的次峰處使其獲得較好的視線與採光外,還增築臺階將建築抬高,並控制前方林木使視線通透,並調整山形走向與坡度,使假山仍能呈現於陽光之下,進而使萃秀堂又成為一個「先乎取景,妙在朝南」的案例。

豫園西部黃石大假山

現豫園內除西部黃石大假山景區較多保留了明代特色外,北部萬花樓景區、東部點春堂景區,南部得月樓景區均較多保留了清代格局與風範;東部的九獅軒、玉華堂景區則主要是新中國成立後修復的,體現出複雜的歷史疊加性來。最南部的內園為1956年豫園修復時劃入,內園中的戲臺則是1987年自滬北錢業會館移來;類似的遷來文物還有積玉峰、漸入佳境廊南側石獅子等。其中清代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同業公所的入住及跟城隍廟的聯繫上。自潘允端之後,園林日趨式微,清初遂有各類同業公所佔據園內,變成聚集、議事、活動的場所,豫園因此具有了本土自髮式的部分的「公共性」。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上海地方士紳集資買下豫園,將之捐給了邑城隍廟,與內園東西夾峙於城隍廟兩側,遂分別被稱為西園、東園,豫園因此變成邑廟園林,因應香客需求,在各種節慶日開放遊覽,人流如織。似乎是與歐洲18-19世紀城市公園的逐步出現與發展遙相呼應,中國東南很多城市不約而同在這一時期開始了為城隍廟購建園林的熱潮,並將之打造為充滿了世俗性及一定程度的公共性的園林,透露出其背後的市民社會的湧動與成形。現存三穗堂、卷雨樓、萃秀堂、湖心亭、九曲橋等等都是這一階段的產物。道光間,伴隨著邑廟財力衰退,豫園日漸失修,再加上鴉片戰爭、小刀會、太平軍等等多次戰火波及,豫園很多景區毀壞嚴重,只能由佔據園內的各同業公所自行維修,豫園遂不復舊觀矣。

陸儼少、李秋君《豫園點春堂》,上海中國畫院藏

豫園保護修復的歷史,折射出遺產保護深入細化的進程,其中延續文人造園傳統的景象式修復尤為難能可貴

新中國成立後,豫園經歷了多次維修與修復,其中比較重要的是1956-1961年的大規模整修,與1985-1987年的豫園東部重建。著名園林學家、同濟大學陳從周教授從一開始就參與了豫園修復工作,並主持了1980年代豫園東部的重建工作。

在新中國成立伊始的1952年,幾乎與蘇州文物部門修復拙政園同步,上海市文化部門即對面臨傾頹之險的點春堂區域進行了維修。但大規模的修繕活動是從1956年下半年開始的。陳從周在這一階段加入了豫園修復實踐工作,並將園林研究與修復實踐緊密融合,互相促進與闡發,除發表上文提及的《上海的豫園與內園》外,還匯集豫園修復圖紙資料等,在同濟大學教材科內部出版了《豫園圖集》,成為研究與教學的重要資料;1961年發表的《明代上海的三個疊山家和他們的作品》,則從豫園與張南陽的分析出發,將個案研究推進到上海園林營造歷史、風格、特色等的探討與深化中。

陳從周主持修復後的玉玲瓏及寰中大快照壁

但更重要的實踐工作是體現在1985-1987年的豫園東部玉華堂、會景樓區域修復中,陳先生稱之為「有所寓新的續筆」。這一區域本來是潘允端時期豫園的核心景區,因得到江南三大名峰之一、號稱宋徽宗花石綱遺物的玉玲瓏,不惜破牆移入上海城內,置於景區核心處,對面置主體廳堂玉華堂,其堂名即來自於玉玲瓏;但晚清民國的多次戰亂終使這一核心景區荒敗不堪。1958年重建玉華堂,1959年修復九獅軒前水系駁岸,僅僅是解燃眉之急。1985年開始對豫園東部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復與重建工作,並通過基址挖掘與考古研究,恢復了環龍橋,並於環龍橋正對面、玉玲瓏之背新建了簡潔的照壁,充分利用了江南園林中繁簡相託之法,以使玉玲瓏的曲折體態在簡潔的照壁襯託下更為突出,並延續了明代「寰中大快」之名。在此次工程中,陳從周沒有僅僅停留在文物保護修復層面上,而是既兼顧文物保護原則,充分發揮史料與考古資料的作用,使考證與修復有據,又努力回到文人造園的傳統脈絡之中,以景象的恢復與重建、詩情畫意的接續與再現為主旨,使修復工作沒有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的復原上,而是深入到韻味和詩意的重新浮現上。新造景點谷音澗就是這樣的典例:當老君巖側的假山亭廊造好後,一直沒有景點名;在豫園東部修復中,崑曲名旦梁谷音常常前來跟陳先生學造園,而號稱不聽崑曲就沒法工作的陳先生則能因此一邊聽著梁谷音的婉轉歌喉,一邊指揮堆掇假山,真是大快朵頤;有一天陳先生正在老君巖旁的新景區苦苦思索景名,突然聽到不遠處梁谷音的歌喉穿廊貼水而來,恍然而悟,想到了這一新景區的絕佳題名:谷音澗;這一題名既是事件的記錄,又是景象的描摹,那種空谷回音的清澈與幽靜,真是人如其景,景如其名。

陳從周主持修復後的豫園東部谷音澗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潘允端時期的豫園、同業公所時期的豫園、新中國成立後的豫園是擁有各自不同的內涵和意義的。如果說潘允端的豫園是獻給雙親、獻給自我的精神旅程的載體的話,同業公所時期的豫園相比較而言則更加注重實用與功能,是構建公共性與社會網絡的場域,新中國成立後的豫園則逐步轉變為歷史性產物與文化遺產,豫園的修復工程因此具有了文物保護修復的意涵,並越來越以遺產保護準則為導向。在這一趨勢中折射出我國遺產保護思想與實踐日趨深入細化的進程,但因此也襯託出陳從周豫園東部修復中「有所寓新的續筆」這種延續了文人造園傳統的景象式修復的難能可貴之處。

九獅軒前水系與駁岸

作者:閆愛賓(華東理工大學景觀規劃設計系副教授)

圖片除特別標註外均由作者拍攝

編輯:範昕

策劃:範昕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