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被子是最溫暖的被窩(最適合回憶青春)
2023-09-22 08:19:00
入冬已深,想要從溫暖的被窩裡出來變得越來越難。
這時就想泡一杯熱茶或者咖啡,裹緊小棉襖,一邊到電影裡去攝取冬日那份溫暖,一邊遙想即將到來的春天。
近日,曾經獲得坎城電影節提名的《野馬分鬃》在院線上映。青年導演作品,排片不多,有點沉悶,但喜歡它的人,喜歡得不得了。
這個講述彷徨青春的故事正好和冬日的寒冷相呼應。如果青春的尾巴像冬天一樣荒涼,我們又能怎樣去迎接未來的春天呢?在下面三部講述青春的電影裡,我們試圖尋找答案。
#01《野馬分鬃 》「我的淚水全無,隻身打馬過草原」
野馬分鬃,太極拳的一個招式,用它來比喻一段在青春邊界浮遊的經歷,再合適不過。
自由散漫的錄音專業男生左坤在大學最後一年買了一輛二手吉普車,夢想帶著基友和女友去內蒙古的廣闊天地馳騁,卻最終沒有成行。
如導演魏書鈞所言,男主角左坤是「學校裡最社會的人,社會裡最學校的人」。他留著像馬鬃毛一樣的長髮,在學生劇組和「社會」上混的時間遠比上課多,偶爾「光臨」課堂,也能毫不費力地反客為主,調侃老師的教條主義。
但同時,他的小聰明又特別笨拙。他本以為花低價買下吉普車是撿了便宜,開著它上劇組載女友都倍兒有面兒,但實際上這輛風塵僕僕的破爛兒,停時佔地方,走時冒黑煙,既不帥也不實用。
這車,就像終日晃蕩、有氣無力的男主角一樣。
左坤和他花兩萬塊購入的二手吉普車。
不同於光滑亮麗的糖水青春片,《野馬分鬃》一副灰撲撲的模樣,全片絮絮叨叨,由看似無釐頭的片段拼貼在一起。即使是情侶分手、和家人鬧矛盾這類「青春重頭戲」,也是通過男主角沉默喪氣的面部和肢體,以反高潮的形式來表達。
就像那輛據說跑過天南地北的吉普車,原本我們都期待著它橫衝直撞,帶著青年特有的渾不吝蠻勁兒闖進未來,但它卻像洩了氣一般,只能搭載著模糊的夢想慢吞吞地挪動,默默消化著自身的不知所措和不合時宜。
影片中有兩個片段令我印象深刻。
一是左坤和基友來到火車鐵軌前,將左坤的僱主、一位喜歡唱歌的小老闆自己做的音樂CD扔向呼嘯而過的車輪——他們原本的任務是賣掉CD。
在火車前,兩個年輕人滿不在乎地丟棄著一個中年人拐彎抹角實現的夢想,他們以為那俗氣的曲調在大眾潮流下沒有任何機會,更別說創作上的價值。
左坤和基友在鐵道上。
二是他倆開著車在夜間公路上兜風,郊區沒有照明,他們刻意關上了所有的燈,在徹底的漆黑中大笑。
夜晚的公路上,年輕人抓著方向盤,為沒有邊界的混沌歡呼。然而下一秒是否會倒栽蔥掉進坑裡,或者是撞見警察,卻不在他們的掌握之中。
後來,俗氣的歌竟成了流行曲,那輛在黑暗中奔馳的吉普車也被扣到負分,最終被賣到內蒙古去放羊。
「現實不是你想的那樣。踩下油門闖過一扇門,迎接你的是更多路口、更多難以理喻的溝壑坎坷」。這樣老掉牙的道理,在本來如野馬般不羈的青年身上又一次無奈地得到了應驗。
《野馬分鬃》是一部有點古怪,但又讓人感到親切的電影——如果你也經歷過(或者正在)跌跌撞撞的迷茫期、體會過在失望中對未來惴惴不安,那你大概也是左坤那沒能成行的公路之旅中的一員。
散亂的片段式敘事也許更符合我們體驗和回憶青春時的感受:那時的我們還不太理性,正是那些突兀的、笨拙的動作,引領著我們成為現在和未來的自己。
正如片名所透露的,「野馬」終究要被「分鬃」,成為馬群的一員。無奈歸無奈,但自由馳騁在黑暗中的那股野蠻天真勁兒,希望它永遠不會忘記。
#02《小婦人 》「這個世界對有野心的女孩很苛刻」
《小婦人》的故事發生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圍繞著馬奇一家四個女兒的集體回憶和個體故事展開。
作為主角的老二Jo有著引人注目的文學野心,她活蹦亂跳,大聲朗讀著自己書寫的傳奇故事。遇到有好感的人,她會不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一切。
Jo 和她的竹馬Laurie。
影片由已經成年、正獨自在紐約賺錢養家的Jo與出版商的討價還價開始。Jo作為一位自信並試圖顯得強硬的作者出現,正是同為女性的導演格蕾塔·葛韋格的精心設計。
當成為作者的「現在」和無憂無慮的少女時代相互交映著出現時,人物成長中的感性和理性以一種更加直觀動人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
業已成為作者的Jo。
馬奇姐妹的少女時代就像童話一樣。
雖然不富有,但她們共同生活在一棟有山有水環繞的溫暖小屋裡。在故事發生的冬天,她們在白雪皚皚的樹林原野上穿行,帶著滿籮筐豐盛的糕點,去幫助生活在城鎮邊緣的窮人。雪霽天晴時,她們還能在凍結的湖面上滑冰。
回到家中,閣樓則是姐妹們排練自創戲劇的空間,她們貼上鬍子、穿上誇張的男士服裝,捏著嗓子扮演Jo筆下的角色。
而當時間轉換到「現在」,原本暖洋洋的色調暗淡了下來,冬天的寒意開始襲擊故事中已長大的少女們。
「成年」的灰暗對比著「少女」的鮮活,似乎表達著青春消逝、童話結束的殘忍,但導演對此的解釋卻是——正是因為兩種景象的交織,女孩們才有勇氣去使未來明亮起來。
「如果我可以從她們成人後擁有各自的生活切入,那麼童年就變成了她們渴望回到的、像雪花玻璃球般的太平日子,因為她們正在想辦法抓住少女時代的勇敢、驕傲和野心,以及彼此之間的聯結。」
當然,少女時期也並非一片糖果色。勇敢、驕傲和野心都是強有力的東西,它們所生發出的行動必定會互相碰撞、產生矛盾、孕育衝突。
有時候,這個矛盾甚至是自相矛盾。
是的,Jo是一個有自己的想法和堅持的成年女性,當英俊富有的竹馬Laurie向她求婚時,她果斷地拒絕並堅定聲明自己不想結婚。
然而,當家庭和自己遭遇變故,她面對著媽媽,含淚說道:「女人有思想,有靈魂,也有自己的心;她們有野心,有天賦,也有美貌。我最討厭有人說女人生來就是為了結婚的。可我……可我真的太孤單了。」
乍聽之下,Jo這段話太洩氣了,就這樣向世俗屈服了嗎?但我恰恰認為,正是這樣的Jo,讓我們體會到了成長的真實。
再堅強的信念,也有脆弱的時候。也許生活的最高準則並非完全活成理想的樣子,而是在能肯定自己的情況下,儘可能使自己和所愛的人快樂。
所以Jo可以在悲傷時投進母親的懷抱,可以流著淚後悔。
成長不是一份固定的試卷,也不存在滿分答案。題目在變,人也在變。幸運的是,Jo在少女時和他人互相交換的愛始終在場,那些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都是「勇敢、驕傲和野心」不竭的源泉。
#03《橫道世之介》「認識他,就算是賺到了」
看過《橫道世之介》,很難忘記這個步履笨拙、笑起來傻乎乎的年輕人;甚至一想起,就忍不住跟著笑出聲。
橫道世之介是一個從鄉下來到東京讀大學的「土娃」,他總是弓腰駝背將手插在腰間,一臉認真地觀察自己感興趣的事物。
他會全神貫注地聽同學們避之不及的開學演講,會因為對學校前輩的「拉壯丁」毫無抵抗力而加入森巴舞社團,裝扮成一個表情誇張的大太陽,在烈日下賣力地蹦蹦跳跳。
他會反覆在錄像帶上重溫自己在森巴舞巡遊中因中暑而倒下的瞬間,甚至還硬拉著朋友一起看,直到朋友受不了而大呼「桑巴的音樂開始入侵身體啦!」
這個天然呆完全不會讀空氣,用那單純到令人發笑的腦迴路,在自己和身邊人的青春中載歌載舞。
他人眼裡的尷尬在世之介這裡完全不成立,他不合時宜得有點太過分了,反而襯得「體面而懂禮節」的「正常人」有些拘束和不自然。
好友加藤不得已向世之介坦白自己的同志傾向後,世之介完全不驚訝,甚至遞瓜。
他仿佛總能在不經意間點通朋友的笑穴,讓他們在開懷大笑的同時,也開始坦蕩地面對自己。
喜歡世之介的大小姐與謝野祥子和他一樣天真爛漫,兩個靦腆的人一起到鄉下海灘玩耍、一起在世之介的老家做飯吃飯,卻還沒有互相表白。
借著聖誕夜的初雪,世之介才第一次親吻了祥子。漫天白雪中少女哧哧地笑了起來,害羞地捂著臉和心上人在新鋪就的白色世界裡互相追逐。
長大成人後,祥子也許不太記得世之介具體的言行了,但回想起這個初次見面就把她逗得哈哈大笑的人,她一臉幸福地說「太普通了,普通到令人發笑啊」。
也許正是世之介那令人發笑的普通,使和他交會過的人過上了更有責任的生活。
好友加藤有了可以交心的伴侶,不再需要躲躲藏藏;祥子在非洲做起了公益,將溫暖帶給需要幫助的人。
世之介的青春像一場遊行,用最簡單的激情和活力,長久地感染著那些與他共享過生活的人。
❄️❄️❄️
如果說《野馬分鬃》中的大學生過著飄忽而虛無的生活,那麼在橫道世之介這裡,青春就是近乎於童話般的充實和溫暖。《小婦人》取了一個中間值,在日趨冰冷的成人世界裡,有心人還能從舊日溫存中重獲成長的力量。
這三部青春題材的電影講述的都是普通人的故事,主角們也許有點才華,但都在磕磕絆絆中尋找著使自己和身邊人更幸福的道路。
野馬終究是不願被馴服的野馬,而草原也並非靜靜地在遠方等待,它其實是從莽撞的少年心氣中生長出來,並漸漸遼闊、漸漸蒼翠起來的。
在寒冷的冬日裡,我們遙想那似乎已過去或者正在飛逝的青春,不免感到憂鬱失落。其實,不妨轉念一想,春天就在不遠的未來,關於青春的溫暖綿延,就在你我的當下。
參考資料:
剛完成《小婦人》,她就去醫院生孩子了 / 虹膜
END
出品 丨 生活方式研究院
撰文 丨 桑榆
視覺 丨 歐陽波比
今日話題你有哪些適合冬日看的電影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