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獲得感凝聚發展合力(北京東城做好靜)
2023-09-27 06:39:29 4
西紅柿一天天變紅,辣椒掛滿了枝頭……家門口的小花園一直是北京東城天壇街道居民辛勝景最惦記的地方。小區改造提升後,院落地面重新鋪設,樓裡樓外粉刷一新,上下水管線重新更換,停車位規範有序,智能充電櫃、便民自助洗車站等一應俱全,就連門口的小花園也得到了提升,種上了蔬菜和花卉。「真的太幸福了,我們家是這個小區的老住戶了,誰能想到住了幾十年的老小區還能享受到現代化的服務。」辛勝景感慨道。
天壇街道永內東街東小區改造後建成的便民自助洗車站
老舊小區改造關乎民生福祉,近年來也一直被東城區列為民生實事項目。辛勝景所在的天壇街道永內東街東小區是東城區第一批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程試點小區之一。小區改造提升解決掉困擾居民多年的老大難問題後,社區還成立花友會等居民自治組織,打造愛墨齋書社、舞蹈隊、織愛編織社、青少年書法班等社區社會組織,在各項社區文化活動中促進居民與社區、與物業的融合度。「我們這老舊小區改造以後,環境真是大變樣,連業餘生活都豐富起來了。」辛勝景說。
五年來,東城區始終把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作為一切工作的落腳點,不斷增進民生福祉,群眾生活品質顯著改善。2017年起,東城區成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聯席會,著力解決老舊小區及基礎設施老化、基礎配套不足等問題,截至目前,全區共有92個老舊小區啟動綜合整治,騰退簡易樓109棟,完成棚戶區改造8542戶,建設提升各類生活性服務業網點418處、蔬菜零售142處。
生活環境逐步改善,健康的體魄和積極的生活狀態也成為越來越多居民的追求。「你去社區打桌球吧,我在這跑步,鍛鍊鍛鍊腿腳。」在工人體育館的跑道上,幾名老年人正利用閒暇時間鍛鍊身體,不時交流著鍛鍊心得。近年來,東城區全力推進「國家全民健身示範區創建」工作,「15分鐘健身圈」社區覆蓋率達到100%,群眾健身便利度進一步提高,同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新建改造51片百姓身邊的健身場地,打造青年湖、龍潭中湖2所體育公園;完善100條健走步道標識建設,服務供給日漸增多。
龍潭中湖公園健身步道
在加強硬體設施的同時,東城區群眾體育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全民健身體育節、東單籃球3V3鬥牛賽、龍舟賽、健跑東城行等活動深受居民歡迎。2021年,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在東城成功舉辦,不少居民、寫字樓白領、社會工作者等紛紛參與其中,在東城掀起一股體育生活化熱潮。「冬奧讓冰上運動在東城也熱了起來,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節假日期間。」不少居民表示。
東城區足球愛好者積極參加北京市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東城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嚴格落實「四方責任」,逐步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曾率先實現所有小區封閉式管理,率先推動機關幹部下沉,率先完成核酸檢測任務。目前,「電子哨兵」在東城多個社區卡口上崗,社區多措並舉保障封管控區居民就醫、出行方便,生產生活秩序持續向好。東城區全區238支家庭醫生服務團隊與17個街道168個社區居委會無縫對接,由社區組織、家庭醫生團隊、功能社區和社區居民組成的社區健康網格建成。
「阿姨,您把證件往機器上一貼,信息兩三秒就出來了。」在北京市普仁醫院入口處,一臺健康寶測溫核驗一體機隨時「把關」,幾位老年患者正在導醫員的幫助下刷醫保卡或身份證、老年卡完成預檢篩查。東城區為區屬各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置了22臺健康寶測溫核驗一體機。同時,各醫療機構在門診大廳增加服務人員,幫助老年患者完成進入醫療機構的預檢篩查、預約掛號、列印化驗單等,使老年患者的就醫更加方便。
北京市普仁醫院入口健康寶測溫核驗一體機
便捷、順暢的就醫體驗也極大提升了老年人的就醫感受,讓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提升。2022年3月,東城區開展首屆「最美東城養老人」評選活動,13位「最美東城養老人」通過評選脫穎而出。一批「最美東城養老人」的產生,是東城區養老事業蓬勃發展的有力印證。2021年一年間,東城區建成養老家庭照護床位400張,為獨居老人提供上門、電話巡視探訪服務5萬餘次;建成老年助餐點54個,覆蓋全區17個街道的老年人;籤約轄區內外服務商228家,打造微心願、微公益項目等一系列為老服務品牌……目前,東城區正著力打造東城版「聚融式」為老服務新模式。
五年來,東城區民生福祉不斷增進,一批老舊小區整治完成後陸續亮相,美麗院落「遍地開花」,看著修葺一新的小區環境,居民們喜笑顏開;「雙減」政策逐步落實,教師有序輪崗,實現校際、學區間優質教育資源全覆蓋,更好地滿足「就近上好學」需求;區級三級醫院、二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所屬站點實現三級信用就醫服務,守信市民「先看病後付費」,就醫時間大大縮減。未來五年,東城區將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緊扣「七有」目標和「五性」需求,圍繞社情民聲「靜」字做文章,全面增強社會凝聚力,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寧,社會發展更加和諧共融。(劉旭陽/文,林萱 張傳東 閆文 張維民/圖)
來源: 「文化強國」光明日報協同推廣平臺北京東城工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