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背上的草原民族是什麼(馬背上的民族首)
2023-10-12 21:09:40
相傳匈奴起源於商周時期,是上古蚩尤部落的一支流落到草原誕生的。鼎盛於秦漢時期,那時的匈奴與秦漢帝國為鄰,卻有著與中原不同的文明,同時也有獨立的價值觀。遊牧文明的匈奴人崇尚狼性,殺戮、掠奪、遷徙是匈奴人常見的行為。與中原的農耕文明相毗鄰必然會發生一系列的碰撞,戰爭與融合成為了當時兩種文明之間的主旋律。
廣袤的草原養育了這個
馬背上的民族,善於騎馬、射箭,身強體壯、勇敢善戰,幾乎無論男女所有匈奴人都是一名優秀的騎射手。也由於這種兵種的組成,形成了匈奴軍隊優良的機動能力和戰爭靈活能力。
戰國時期,秦國、趙國、燕國為了防止匈奴人入侵騷擾,在與匈奴接壤的地方修築起長城來抵禦他們的進攻。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的秦朝後,秦國大將蒙恬率領秦軍「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不敢南下牧馬,士不敢彎弓以抱怨」,秦始皇在擊退匈奴後建立了自己有生以來第一大歷史豐碑「長城」。將原秦、趙、燕三國的長城連接在一起,西起臨洮,東至遼海的萬裡長城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豐碑。
就在秦始皇建立長城抵禦匈奴的時候,匈奴歷史上的第一個偉大首領也誕生了——冒頓單于。狼性的匈奴文化,年輕的冒頓單于為了能夠帶領部族走向昌盛,殺死了自己的父親頭曼單于,成為大匈奴的首領。
冒頓單于利用中原戰亂和
楚漢相爭的動蕩時機,滅掉了東胡,降服了烏孫、丁零等部落,完成了統一大漠南北的偉大宏遠。建立了龐大的匈奴帝國。帝國的版圖東起大興安嶺,西至中亞地區,北至西伯利亞高原,南至長城邊境。擁有的領土面積已然超過了漢朝鼎盛時期。
冒頓單于與中原的第一仗,就將建立大漢朝的高祖劉邦打敗,這個在歷史上稱之為「白登之圍」,也是從這裡開始,漢朝與匈奴開啟了三百年的對抗。
漢朝經歷了文帝、景帝的休養生息,史稱「文景之治」。國力達到了巔峰時期。一生好戰的漢武帝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而匈奴卻由於遊牧民族特徵在冒頓單于之後就逐漸分裂成南匈奴和北匈奴。武帝時期,將星璀璨,衛青、霍去病兩大軍事家在漢武帝的鼎力支持下,驅逐匈奴於漠北。
南匈奴逐漸依附漢朝,北匈
奴則被驅逐到西域、中亞乃至歐洲。南匈奴在漢朝之後,司馬家建立晉朝時,趁著八王之亂滅掉了西晉,飲馬長江,中原大地進入了五胡亂華的時代。
北匈奴則遠逃歐洲,在與金髮碧眼的歐洲人戰鬥時,匈奴騎兵憑藉靈活、機動的優勢所向披靡,在歐洲素有強悍的東哥特人、西哥特人、日耳曼人、法蘭克人···紛紛成為手下敗將,匈奴人的彎刀長弓成了歐洲人罪深的痛苦。歐洲人將當時的匈奴人稱為「上帝之鞭」。
在歐洲建立匈奴王朝的首領「上帝之鞭」阿提拉死後,這個強大的王朝瞬間坍塌。以遊牧民的形式融入了歐亞大陸的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