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

2023-10-13 01:37:09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帳」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1

  最近,班裡《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特別火,聽同學說好看的不得了,我經不住誘惑,也買了一套看。

  這本書語言風趣幽默,時不時蹦出來點《三國殺》之類的小插曲也讓人覺得十分親切,這才促使我再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看完了整整7本。

  《明朝那些事兒》講述了明朝從太祖皇帝朱元璋38年登基到年清軍入關,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興衰,在這條長河中有于謙、楊漣這些忠臣,有死太監王振、魏忠賢這些奸臣,有浙黨和宦黨、東林黨和庵黨的明爭暗鬥,有嚴嵩和徐階、高拱和張居正的首輔之爭。

  在忠臣裡,我最喜歡于謙,一年級的時候我就會背「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小的時候就很聰明,可當他站在城樓上決定與也先決一死戰的時候他還是沒帶兵打仗過得一個小小的兵部侍郎。我想敵眾我寡,于謙絕對不會贏的。可是當他報出自己的作戰計劃時所有人都團結一心,最終大獲全勝,也先不知道,這叫決心和信念。

  在皇帝裡我最喜歡朱元璋,從一個幾乎一無所有的貧農到建立了27年的王朝的明太祖。把元朝的領地一點點的收入囊中,最後建立了明朝,表現出了他過人的能力。

  在奸臣裡,我最討厭魏忠賢,沒有他,明朝可能就不會滅亡。這都是因為不管事的木工皇帝朱由校,如果我是朱由校,早就把他拉出去凌遲滅九族了。

  當然了,歷史是不能改變的,歷史就是是用來借古喻今,告誡後人的。總之,《明朝那些事兒》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大家可以去多看看哦!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2

  讀書筆記一直是自己所不擅長的,甚至連這是怎樣的形式也都不太清晰。無論如何,還是嘗試一下。

  這幾日讀的書便是《明朝那些事兒》。這一系列在一段時間內被流傳開來,好評不斷,因為它的語言輕鬆活潑,以故事的敘述方法來寫歷史,讀起來愉悅身心,雅俗共賞。並且作者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也有一定的批判和獨到的看法。

  正因為如此,便找來看了。仔細讀來,的確別有一番韻味。就例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講述他的故事的時候,就從多個角度分析。先是分析了當代的歷史環境,繼而表明了朱元璋被逼無奈而開始農民起義,最後逐步解決其它農民起義勢力,從而建立了明朝。最後他開始從他一路的農民起義經歷開始分析它所執行的嚴格的政治制度,如他制定嚴格限制的官員俸祿,謹防貪汙,以及他對官員的不信任。他在位期間,屠殺了大量官員,並廢除丞相制度。諸如此類的種種行為,都是因為他父母之死是由於官員的貪汙造成的,所以就有了這些行為,他的分析和解釋,使得歷史的事件有規律和法則可循,並且以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並且不失文學風度。

  繼而可以來談談明成祖朱棣,他系是朱元璋之後第三位皇帝。但他不是正式傳位的,而是從侄子朱允炆中奪權而來,因為生活在戰火的硝煙中,懂得軍事知識,世間百態,悽寒冷暖。最後篡位成功後因為自己是牟取得到的,所以心裡不安,所以修改歷史,修改自己的身世,並為自己的即位做出了充分的解釋和辯解。還有值得一說的是,他因為記恨一位學者,把他連中三元的事跡從歷史中划去了。此人就是黃觀(可能大家並不知道此人)。朱棣是一個優秀的戰將,他的軍事實力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他即位期間,嚴重打擊了蒙古勢力。但他的篡位的行為也被自己的兒子所效仿。這一代明君最終死於徵戰途中。

  無論是朱元璋還是朱棣,都各有特點,在作者筆下,兩位君主性格鮮明。能把事情敘述的如此通透清晰,實著不易啊!這部作品確有他的特色。我將繼續閱讀。如果你感興趣,歡迎閱讀。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3

  在五年級的時候,我看到班上同學那幾天都捧著一本書看得津津有味,我留意了一下!原來他看著的是一個名叫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兒》,當時我認為是一部歷史書,一定很難懂。偶然的機會,我看到市圖書館也有這套書,借來看看的。啊!受益匪淺!

  《明朝那些事兒》以通俗的方式,很幽默的講述了600多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元末農民起義,並將講述至明末的幾百年歷史。特別是第五本之《帝國飄搖》,主要講的嚴世蕃入獄,嚴嵩倒臺,一直到明朝將領領導沿海人民一起抗擊逶寇的一段歷史。這段歷史儘管是明朝從富強走向衰退的過程,但她也是奸臣倒臺,人民生活重新安定的一個階段。特別是打擊日本鬼子侵略的事情,聯想到中國的抗日戰爭的歷史,真的解氣!

  一直之前我聽說的都是中國的八年抗日戰爭,原來我們的鄰居國的日本一直在欺負我們中國,殺戮搶劫我們的人民。書中有一句話叫「不打不服」,對日本人的強擄,只有硬起來反抗,把他們打回老家去,一直打到他們服氣,從戚繼光到李舜臣等將領,打得日本人氣焰消滅,狼狽而逃!痛快!我看得很是感動,為我們中國的前輩們的英雄氣概!

  同時《明朝那些事兒》之《帝國飄搖》,語言很幽默詼諧,通俗易懂,很多事情打個比方過了我也很明白了!原來歷史上是這樣爭爭吵吵的!老百姓很辛苦,整天為生計煩惱!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真是值得去珍惜!原來我們是這樣的幸福安定!

  如果你有興趣,不妨去看看。我真的很喜歡這套書,更喜歡這第五部的歷史!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4

  《明朝那些事兒》一共有九本,讀了《明朝那些事兒》前7本,有很多的感受,分享一下。

  首先,朱元璋不想反,最開始,他是一個乞丐,他只想活下去。但是,當時的元朝的政府太腐敗,地方戰亂四起,他不得不反。不反,也是死,反,還可能生。當只有這個選擇擺在他面前時,他只能選擇反。換作是你,你也只能選擇反。

  既然選擇了反,那就只能一路反下去。後來,他面對了很多次九生一生,與陳友諒,張士誠和王保保。但是朱元璋最終還是贏得了天下。這一路下來,並不簡單。

  朱棣一開始並不想反,因為他一開始就是藩王,他有錢,有權,但為何他還要反?因為他不反,當時的建文帝也不會放過他。他起兵造反,反了四年,甚至差一點放棄,最終勝利。朱棣每一次戰爭,基本都是身先士卒。

  與朱元璋和朱棣相反的,寧王則沒有那麼好運,他想反,但是他並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戰略家。沒有去攻下南京,沒有直接去攻打當時的首都北京。

  後面的幾本,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幾位首輔大人之間的鬥爭。徐階打到嚴崇,然後徐階被高拱打倒,然後高拱又被張居正打倒,然後張居正死後也被抄家。

  看到裡面各位首輔鬥來鬥去,我看到了人性的惡,也看到了人性的善。

  我發現,每位首輔都有他的目的,但是,我也發現,可能前幾頁紙還很牛的人,後幾頁就很慘。比如嚴崇,你能想像,最後他兒子被徐階借皇帝之手殺掉,嚴崇一家被抄家。最後80歲了嚴崇上街討飯。

  在《明朝那些事兒》中,我讀到了太多的人性的惡,也讀到了人性的善良。

  但歷史其實並不像小孩子感受到的那樣,只有黑與白。中間還有很多灰的部分。

  了解人性,對於我們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是很有幫助的。

  希望大家都來讀完《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5

  小時候,我就喜歡看書。當時,我主要看一些有趣而又易懂的童話和小故事。大了一點後,我又把興趣轉移到動植物類型的書上。到了中高年級也就是現在,我對歷史類書籍產生了狂熱的愛好。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本歷史類的書籍——《明朝那些事兒》。

  這稱得上是一部非常好的歷史類書籍。它的作者明月以生動詼諧的筆鋒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大統一的強盛的文明帝國從崛起到如日中天再到衰亡和沉沒的悲壯歷程,還原了巨大的歷史落差與戲劇性的帝國命運。在元末上演了一出龍爭虎鬥、你死我活的情景劇,充分地體現了人性的黑暗與貪婪,戰場的恐怖與無情。書中的每一行每一頁都充滿著智慧謀略,陽謀政治的風骨,奮發惕厲、強勢生存的精神和生存競技場上的豪邁與落魄。體現出中國古代文明的英雄氣概和本色靈魂。

  也正是在這本書上,我讀到了亂世的群雄逐鹿與太平盛世的風調雨順。還讀到了朱元璋鐵腕肅貪、鄭和七下西洋、仁宣盛世、孝宗重振大明等足以令中華人民所驕傲的.故事。又認識了陰謀、政治的技巧足以令人大驚失色的徐階、張居正等人和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徐達、孫承宗。他們就像大明的利劍和調節器一樣,使明朝歷史更加豐富精彩與動人。這本書同樣毫不客氣地指出明朝法律和政治上的嚴重漏洞與缺陷。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震撼了。一個完美帝國的風光,需要如此多的辛酸和淚水作為鋪墊啊!讀完了《明朝那些事兒》之後,我更加敬佩那些給中國留下豐富文化的古代帝國和創造者了。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6

  《明朝那些事兒》是作家當朝明月(石悅)的成名作,此書從發行至今銷量超過千萬冊,是名副其實的暢銷書。認真一字一句讀完此書,個人認為這本書不負盛名。

  這是一本用當下語言描寫純正歷史的書籍。它以直白、詼諧、甚至還夾雜著流行網絡詞彙的筆法,以明代政治歷史的發展為線索,還原了整個明代近三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以真實的歷史資料,顛覆了我一直以來對明朝的認識。

  小時候,學歷史課本,得到對明朝的認識大多是:奸臣當道,朝廷昏庸,閉關鎖國,嚴重製約了中華文明的延續發展。及至讀完這本書,我才明白,明朝不僅不閉關鎖國,還相當的開明,開化。朝廷不是皇帝老子說了算,需要大臣們的認可才能執行政令。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率無敵艦隊,九死一生,促進明朝和東南亞、印度、非洲等國的和平交流,使很多國家前來依附朝貢、相互交流,是中國歷史甚至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壯舉。當時的中國是亞洲乃至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細讀此書,發現明史人物有三類:好到極點的人,如于謙、海瑞;壞到極點的人,如嚴嵩等;特立獨行的人,如徐階、張居正。而撐起大明江山的是這些特立獨行的人,因為有本事,不容易受他人控制。明代的政治體系有點接近於現在西方的三權分立,權力被分別掌握在皇帝、內閣大臣、言官的手中。不管上報、下傳,必須要這三方一塊兒認可,雖然也有例外,但大多數如此。皇帝、內閣大臣負責政務,言官負責在這些政務裡挑毛病,彈劾大臣,甚至皇帝。

  之所以大明出名臣,還是因為明朝皇帝不專權,基本上都能做到全面放權,重用能人,還讓大臣們相互制約,不至於獨權。崇禎亡明,是因為他事必躬親,不信任任何人,頻繁更換內閣首輔,導致臣子順從皇帝意志,一言堂,君臣離心離德,再加上內憂外患,最終致使明朝滅亡。

  在整個明代,特別是明中後期,文化繁榮,經濟發展,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可以說,明朝是可以與盛唐相提並論的一個朝代。文學方面,我國四大古典名著,明代佔了三個:《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經濟方面,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邊境相對安寧,名將輩出,國庫充足;科學技術方面,李時珍編篡了《本草綱目》,宋應星著作《天工開物》、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方以智的《物理小識》、程大位的《算法統宗》、吳有性的《瘟疫論》、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這些明朝科學家幾乎都是明朝有功名的士子。總之,明朝時期中國科技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在造船、天文、醫學、數學和化學及農學等,均對世界產生莫大貢獻。這不能不說明朝是一個進步發展的朝代。

  縱觀明史,跟中國歷史上其他朝代興衰過程差不多,由盛至衰,所謂創業艱難守業更難。而明史跟其他朝代又不同,明史中的人物除了為數甚少的極好和極壞的名人,其他人說不上是好人,也不是壞人,而是一個個複雜的人。他們不怕丟官丟命,敢於直言,為了權力利益也不擇手段,在爬上權力頂端之後,務正業,幹正事,這也是明朝得以延續興盛的原因。

  套用明代才子楊慎的一闋詞,作為此文結尾,不是我偷懶,是這闕詞很適合: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7

  前段時間迷上了這本叫《明朝那些事兒》的書。勾起我讀書的興趣的是網絡,是一個叫林子的網友,她最近正在讀這本書,而且這本書在網上也很火。於是,我便對著我的同學說,誰看過《明朝那些事兒》。果然有同學向我推薦這本書,而且對這本書的評價很高。於是乎,我抱著好奇的心態來讀書。讀這本網友寫,網友讀,網友藏的書。

  讀歷史書,向來是枯燥的。特別是那些正史,資治通鑑我看過幾個章節,二十五史我有臺灣文白譯本,但都沒有通讀,因為看著看著就升入半空的煙花,在墜落中熄滅。

  不過《明朝那些事兒》例外,我可以不上網,可以不吃飯,可以晚上讀到十二點以後,可以早晨四點起來接著讀,可以讀著讀著就咧開嘴笑,可以讀著讀著就皺起來眉頭,可以讀著讀著就眼睛溼潤,情感都在其中。

  這是一部正史,以《明史》、《明實錄》為藍本,用口語化的文字來解讀明史。如果說一般的正史如一具屍骨,那這部書就是神奇的復原專家,把這些歷史人物活生生的展現在你的面前。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8

  現在是北京時間20xx年3月21日下午2點鐘,我閱讀完了這本書。歷時幾個月,中間也參雜了很多事,或許緊要或許平常,但終究淡出。

  一直對於歷史方面比較感興趣,所以總是讀讀寫寫的。但奈何記性太差,書中很多名句、情節,那些深刻的、淺薄的、殺伐決斷的、畏畏縮縮的人、事、物,已經快要忘記。但感覺不會騙人,歷史是這樣,生活也是這樣。所以,關於此書,我想記下一些感受,以便自己尋找。

  歷史對於我來說,意味著什麼呢?我也不清楚。我只知道我想看,想了解那些曾經存在過的人與事。這本書的結尾作者說過不相信以史為鑑,同樣的,我也不信。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感同身受存在的。如今的我們只能透過史書去了解那些過去的故事,何謂感同身受,以史為鑑?不過一套客觀說辭罷了。所以我覺得歷史對於每個人的意義應該是不同的,筆下的字和歷史上的字,你看後的感受和我看後的感受不會相同。但這也只有自己去捫心自問了,自問我比較偏違心主義一點,如果我活在明朝,那我應該是王守仁的弟子了。

  剛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是懵的,就這樣結束了嗎?我是如此想的,後來往下翻,發現還真是。歷史還真是啊,荒誕無稽的、離經叛道的、飄渺得沒有方向,同是又是正經虔誠的、簡單有序的、真實得有著太多你想要否認的東西。我不想要講這本書裡哪裡有多精彩?因為我想對於歷史本身來說,它想聽到的也不是讓讀者讚嘆它有多精彩,而是這個事實應該讓別人明白懂得。如果你明白了,懂得了,那麼這本書的意義也就不言而喻了。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9

  看完《明朝那些事兒》我一直在想石悅的寫書立場……好像從很久以前,人類對於自身過去的回顧與思考就從沒有停止過,是不是因此便有了歷史這詞?

  《明朝那些事兒》給予我不少啟示,當年明月曾在書中暗示過我們的社會生病了,也許不僅僅是我們的社會,然而做為中國的思想者,做為中國人的一分子,他必須首先為祖國著想。他很明白,今日之祖國出現了問題,而這個問題必須早日解決……」

  「貧富差距?人民日益高漲的物質文化需求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就業問題?住房問題?社會福利問題?不,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陷入了『信仰危機』……」坐在電腦旁的他嘆道,「看下那美麗的夜幕下,越來越多的忙碌著的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在每日機械化的生活和人來人往中消磨著自己的時間和生命。社會喪失了凝聚力,人心沒有了向心力……隨著網絡的進一步發展,現實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淡漠化,功利主義在人們的心中佔據了越來越重的比例……當我們的下一代完全迷失的時候,當我們的下一代完全不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的時候,我們離『崩潰』也不遠了……

  他不是一位社會學家,沒法像別人研究社會形態和社會問題一輩子這麼下去,在接觸到海量古籍資料的這十幾年時間中,他細想筆下所記載著的無數人生,忽然可怕地發現到自己眼見著,一代代的人越來越迷茫,心中百感交集。人情的喪失和功利主義的抬頭並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因為內心虛無的世界在不斷發展和不斷變化而帶給人們的『現實感弱化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逃避現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背離現實……我們的社會已經病了……

  看過《明朝那些事兒》的我,朦朧中感覺石悅的立場,大概是想指引正在迷失的我們能夠從此書中,找到一種平衡,找到一種契機,能夠幫我們重新找回我們正在或者已經失去的東西,他提醒我們,值得我們珍惜的東西,不僅在空想中,在現實中也一樣存在……是信仰,是堅持,是一個人的純粹!歷史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政權都會走一條道路:新生——發展——腐化——消亡——被另一個新生的政權所替代。這個周而復始的圈子已經在人類社會的頭上盤旋了千萬年之久。沒有一個國家例外,沒有一個政權例外。周而復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似乎就是歷史的規律,沒有一個國家和政權是長盛不衰,然而,每一次的政權的動蕩都意味著一次人民的磨難,我們曾經付出了那麼多的鮮血了,我們也曾經犯過許多類似,甚至同樣的錯誤,為什麼我們每一次都會走同樣的道路?為什麼我們每一次都要走上腐朽的道路,迎接我們的人民的是殘酷的鮮血與戰爭的洗禮?為什麼我們每一次都好了傷疤忘了痛,每一次都要在失去了和平後才知道珍惜生命?能否有一個方法,能夠糾正一個政權,至少不要再犯前人曾經犯過的錯誤,不要在同一個問題上栽倒兩次。我們的歷史有太多的相似,只希望我們不要再重複曾經的錯誤……好吧,不囉嗦了,模仿當年明月的口吻說一句:其實辦法是有的,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的缺點可以改正,但人性的弱點無法避免。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10

  這個暑假裡,我讀了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兒》,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部洪武大帝》,他讓我清清楚楚的看到了朱元璋從一個不起眼的小混混變成了一位一言九鼎的明朝開國皇帝。

  朱元璋生於亂世之中,背負著父母雙亡的痛苦,從赤貧起家,他沒有背景,沒有後臺,沒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爭取來的,他經歷千辛萬苦,無數次躲過死神的掌握,從死人堆裡爬起來,掩埋戰友的屍體,然後繼續前進,繼續戰鬥。朱元璋的那個時代有著無數的厲害角色,陳友諒、張士誠、王保保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朱元璋用他驚人的軍事天賦戰勝了這些敵人,可以說,在那個時代,最優秀統帥的稱號非朱元璋莫屬。他幾乎是赤手空拳,單槍匹馬憑藉著自己的勇氣和決心建立了龐大的帝國。

  「歷史本身很精彩,歷史也可以很好看!」他讓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堅強不息、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精神!它讓我受益匪淺。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11

  《明朝那些事兒》這套書,想必大家很多人都看過了,當年可是紅極一時,雄霸各排行榜。

  為什麼這麼紅,追其原因,可能主要是這套書讓國人意識到,原來講歷史看歷史領會歷史還可以從這樣的角度,變得這麼有意思。要知道我們深受中國應試教育的影響,尤其像我這樣的理科生,對歷史可是沒有一點好感,一說什麼歷史事件,就要記年代,講意義等條條框框,即使有一點點興趣,也磨沒了。

  男生還可以看看《三國演義》《水滸傳》《隋唐英雄傳》《嶽飛傳》等,女生就看看《紅樓夢》《金瓶梅》《桃花扇》好了。可是小說畢竟是小說,演義畢竟是演義,離真實的歷史還有一定距離。

  什麼是歷史?歷史是那些已經發生過的真真實實的事件。為什麼讀歷史?是一種探索,對自身的探索,對人類的探索。且不說讀史使人明智等這些話語,但就對我們認清現處的這個世界的一些基本規律,也是有莫大的好處的。歷史就是一個又一個輪迴,現在困擾我們的很多事情,在過去,我們的先祖們已經很睿智的碰到過類似的問題,解決過類似的問題。難道不值得我們去了解麼?

  《明朝那些事兒》是一套有趣的書,200多萬字,看下來一點都不覺得累。第七本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1644年被農民起義軍李自成,逼上了景山,走近了那棵樹——他最後的歸宿,全套書宣告結束,明朝300年的風風雨雨在我面前畫上了句話。

  明朝,中華文明一個短短的朝代,精彩而又無與倫比。各方人物粉末登場,在歷史上留下了他們或重或輕的筆墨。

  朱元璋,朱棣堪稱明朝17帝中卓有建樹的皇帝,有了他們的前期努力,才有了後來的「仁宣之治」,將明朝推向鼎盛。但物極必衰,這也是客觀規律,因此出現了像朱厚照這麼不靠譜的「玩」皇帝。包括最後的崇禎,努力幹掉魏忠賢,勵精圖治,兢兢業業但無奈內憂外患再加上天災人禍,人力定然勝不了天啊,除了一聲嘆息,留給我的是對努力做一個好皇上,負起一方責任,挑起一身擔子,即使在危難重重,也不屈服的精神的讚許。

  相比之下,那些大壞蛋就惹人厭惡之極。首當其衝的就是魏忠賢了,沒有見過比這更壞的人了,逼走老婆,賣掉女兒,沒原則,沒底線,陰險狡猾,不擇手段,已達到無恥無極限的境界,他絕了後,也空了前。呸~

  但是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是這麼分得,不是好人,就是壞人。人性要複雜的多,比如袁崇煥,比如嚴篙,甚至偉大改革家張居正。了解了一個面,又了解了一個面,人物就慢慢的立體了起來,豐富了起來。看問題的角度多了,就全面了。

  明朝還有很多值得說道的事件,比如科舉的創立,我覺得是偉大的,給了平民一個向上爬的渠道,他也許不完備,但當時確是一項值得稱讚的創舉。

  歷史可以不枯燥,可以很有趣。多讀讀歷史,心存敬畏。在歷史長河中,與那些超凡脫俗的人一起笑看今生笑看往事。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12

  這是一本有趣的歷史讀物,流暢的文筆,有趣的語言,良好的歷史觀,清晰的思路,值得多刷,明朝的人物是最有特點的,也是最複雜的,朱元璋,劉伯溫,徐達,常遇春,朱棣,姚廣孝,鄭和,王振,朱瞻基,楊一清,于謙,海瑞,張居正,戚繼光,申時行,劉謹,魏忠賢,王陽明,嚴嵩父子,袁崇煥……活靈活現,躍然紙上。

  明朝,這個無數人為之付出心血和努力的朝代,無數人為一己私利爾虞我詐的朝代,既有人才輩出,燦若星河,又有奸臣當道,妖孽橫行,仁人志士與奸佞小人輪番登場,似乎很矛盾,然而這便是歷史的真相,歷史,總是壞人當道,總是讓人遺憾,即便如此,在我看來,明朝是最有氣節的朝代,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文死諫,武死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無論什麼情況,絕不認輸,然大風起於青萍之末,大廈將傾,無人能力挽狂瀾,歷史正是有無數個偶然構成的,人力有限,天道無常,這是歷史規律,最後看到明朝滅亡,想起一句話,宋亡之後無華夏,明亡之後無中國,莫名的心疼,心酸。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13

  說起讀書,那真是我的最愛。但要問最愛讀的一本書,一定是《明朝那些事兒》。

  打開第一頁,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這書具有一種別的書沒有的魔力。那詼諧而又嚴肅的語言,令我哭笑不得,我為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建立明朝而歡呼雀躍,又被王振,那個惹人恨的奸相氣得火冒三丈。

  明朝末年的出名壞人魏忠賢與許雪純的罪行甚至讓我流下眼淚,楊漣等人組成的東林黨為道統而戰,卻無可奈何的死在一幫為權力和錢財甘願失去人性的人的屠刀下。還死的那麼不明不白,令人心酸。歷史是很精彩的呀,我通過學歷史,似乎明白了什麼。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14

  今天,媽媽帶了一套書回家,我一看是一套歷史書,還是厚厚的七本,它們的書名叫《明朝那些事兒》。我心想:又是一些枯燥的歷史書,還這麼多,又這麼厚,什麼時候才看的完啊?媽媽還強力推薦:「看過這套書的人都說寫的很好看,你一定要慢慢看、細細讀!」我只好應著媽媽的要求,心不甘情不願的捧起了書。

  翻開《明朝那些事兒》的第一頁,我就隨著作者來到了1344年。朱元璋從一個吃不飽飯的和尚,通過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_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朝代——明朝。明朝從創建到滅亡經過了三百年。這本書對明朝17帝,和其他王功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了全景展示。尤其對戰爭、_政治、當時的經濟政治制度等用美國戲劇演員的幽默進行了細細的描述。

  在書中描繪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如「不世出之英雄」李如松,臨危受命敢當大任的名將李舜臣,是死不退、以身殉國的老將鄧子龍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被人家稱為「海青天」的海瑞,百姓們為了能見「海青天」一面,可以千裡迢迢從外地趕來,磨破了十幾雙鞋,徒步趕到京城。海瑞兩袖清風,廉潔公正,想到的事就義無返顧的去做。最後他因為直言犯上,被罷官。抄家時家裡只有幾件補滿補丁的破衣服。在百姓的心中:海瑞就是一位能為百姓著想,不屈服於權威的好官。

  這套書作者寫得也非常有特色,不像以前看過的歷史書,都枯燥、看不懂的。它簡單、易懂、語言幽默,情節生動。作者還時不時的調侃幾句。原來歷史書也可以這麼好玩、好看,真可謂是輕輕鬆鬆讀歷史,舒舒服服品古人!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15

  個人感悟

  第九本太倉促了,其中的人物、事件就跟歷史書上一樣,走馬觀花一般出來一下就over了,沒有色彩。前四五本色彩豐富,這也是區別於教科書的原因。

  古代皇帝沒有一個是想當昏君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不知道。他天天煉丹,大臣們冒死相諫他會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他所知道的是:大臣們都不懂得這樣的好處的,這樣對我好。我好就是國家好。

  這好像一個人的性格。自己最不清楚自己的弱點。書的末尾不是寫了嗎,能改的叫缺點,不能改的叫弱點。一個小氣的人一毛不拔,自己也省吃儉用,朋友有難他不幫,大家都說他小氣,可他不會這麼認為。換位思考一下就明白了,你就那個人,你是故事的主角,你覺得自己壞嗎。普通人都不會覺得。

  明月的文筆讚一個。只有幽默才能驅使人一口氣看完那麼厚的書。歷史就在眼前發生,好像看電視劇一樣,只是這比電視劇更精彩。

  說幾個人物,讓我記憶尤深。

  【王守仁】,這位已經屬於神話級別了,無所不能,能文能武,能伸能屈。大學裡所學的唯物主義辯證法,算是當今哲學的主流觀點了。唯物辯證法所批判的正是單一的唯心。只是每一種哲學的產生都有他們那個時代所需要的。我一直在想,如果他活了幾百歲,能否改變後面的結局。真是個迷。

  【楊繼盛】不評論了,還是把那段話貼上來吧。記得看到那裡的時候,我渾身的汗毛都豎起來了。敬佩之心不能表矣。

  」在那個深夜,楊繼盛被腿上的劇痛喚醒,借著微光,他看見了自己的殘腿和碎肉,卻並沒有大聲呻吟叫喊,只是叫來了一個看守:「這裡太暗,請幫我點一盞燈借光。」

  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要求,看守答應了,他點亮一盞燈,靠近了楊繼盛的牢房。

  就在光亮灑入黑暗角落的那一刻,這位看守看見了一幕讓他魂飛魄散、永生難忘的可怕景象:

  楊繼盛十分安靜地坐在那裡,他低著頭,手中拿著一片破碎碗片,聚精會神地刮著腿上的肉,那裡已經感染腐爛了。

  他沒有麻藥,也不用鐵環,更沒有塞嘴的白毛巾,只是帶著一副平靜的表情,不停地刮著腐肉,碗片並不鋒利,腐肉也不易割斷,這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然而楊繼盛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在這個深夜,單調的摩擦聲回映在監房裡,在寂靜中訴說著這無與倫比的勇敢與剛強。

  在昏暗的燈光下,楊繼盛獨立完成著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以肯定)的手術,當年關老爺刮骨療毒(真假還不一定),也還有個醫生(特級醫師華佗),用的是專用手術刀,旁邊一大群人圍著,陪他下棋解悶。

  相比而言,楊繼盛先生的手術是自助式的,沒有手術燈,沒有寬敞的營房,陪伴他的只有蒼蠅蚊子,他沒有消毒的手術刀,只有往日吃飯用的碎碗片。

  楊繼盛繼續著他的工作,腐肉已經颳得差不多了,骨頭露了出來,他開始截去附在骨頭上面的筋膜。

  掌燈的看守快要崩潰了,看著這恐怖的一幕,他想逃走,雙腿卻被牢牢地釘在原地,動彈不得。

  他曾見過無數個被拷打得慘不忍睹的犯人,聽到過無數次悽慘而恐怖的哀嚎,但在這個平靜的夜裡,他提著油燈,面對這個鎮定的人,才真正感受到了深入骨髓的恐懼和震撼。

  於是他開始顫抖,光影隨著他的手不斷地搖動著。

  一個沉悶的聲音終於打破了這片死一般的寂靜:

  「不要動,我看不清了。」

  二十年前,曾有一部極為轟動的電影《第一滴血》,後來還拍了續集,裡面的蘭博兄極為彪悍,曾把火藥灑在傷口上,給自己消毒,國人為之側目,皆視其為硬漢偶像。

  然而許多人並不知道,在四百多年前,有一個叫楊繼盛的人曾經比蘭博還要蘭博,而他們之間的最大區別在於:蘭博是假的,楊繼盛是真的。

  楊繼盛就這樣活了下來,就這樣名震天下,就這樣永垂青史,因為他的堅忍、頑強、以及正直。

  【朱元璋】創造歷史的人物,既然走上了這條路,就沒有回頭路。

  【朱棣】同上,按理說朱允炆是個好人,可是在看書的時候,還是期待朱棣能贏,皇帝不需要好人來做,只需要有能力的人來做。

  氣節,為這兩個字喪命的人太多了。前赴後繼。按照書中說發來說。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三大都掛了,就剩下中國一個,八國聯軍,軍閥統治,內憂外患,抗日戰爭,內戰。這才是真正的歷經滄桑。而在這滄桑中,正是氣節,保全了唯一的文明古國。

  關於清軍入關。不知道廣大漢人是怎麼看的。當然了,如今是56個民族是一家,不過那個時候可不是。

  我猜想,如今外蒙古國的史書上會不會這麼寫,想我大蒙古國的輝煌歷史,幾百年前打敗了明朝,一統中國,建立了屬於我們帝國的清朝。在他們筆下,「我們「可能就是外人了。

同类文章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裡,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

世界因你不同的讀書筆記

  世界因你不同  拿出這本勵志書籍,我立刻被這六個充滿鼓勵的大字所吸引。引文介紹的李開復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成就: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卡內梅基隆這兩所國際頂尖名校;獲得諸多創新獎項,在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重要職位……這些成就鑄造了一個普通人心中成功人士的形象。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編

  《三國演義》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嘗,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字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

水滸傳讀書筆記匯總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  《水滸傳》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講了宋代的農民起義,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水滸傳》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各的技法,而且剛剛英勇無比。殺了好多貪官和壞人,保護正義,寧死不屈,連朝廷都制服不了他們。  如果我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絕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匯總)

  《格列佛遊記》是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由於暴風雨、上岸找淡水、遭遇海盜、被部下劫持等等種種情況,格列佛共到了四個不同的國度:「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大人國」——布羅丁奈格王國,有著異想天開卻又不著實際想法人的「飛島國」,最後一個是由一種有智慧的馬管理的「慧駰國」。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過很多的書,比如:《瞧,這幫壞小子》、《愛的教育》……其中我最喜歡《西遊記》。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所有妖魔鬼怪,取上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有四個主人公,其中我最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傳給後世的一部飽含生活智慧的文學作品。相傳,這部寓言集中的寓言為伊索所作,因而稱為《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

讀《水滸》,品永恆的傳奇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  ——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