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0f22起飛對比(藍天特種兵J20懟F22)
2023-10-13 05:17:13
通常取這種標題的人,壓根不知道隱身飛機用來幹啥。拿F22和J20比參數,然後定輸贏,這是你們幼兒園的玩法,咱小學僧都玩體系化作戰。
體系化作戰就是打群架的意思嗎?別急,先補兩個背景。
視距外的戰鬥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雷達引導飛彈擊中目標。雷達也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波長與精度成反比,精度與距離成反比。這兩句話差不多就是空戰的全部內涵。
參與空戰的雷達大致分三類:
發現目標的「長波」預警雷達:24小時開機,可以看到500km開外的空中目標,但也就是單純的看看。
鎖定目標的「釐米波」火控雷達:釐米波衰減嚴重,只能提高功率來增加探測距離,而大功率運行影響電子產品壽命且費電,所以平時不開機。注意,火控雷達才能提供足夠的定位精度來引導飛彈攻擊。
咬死目標的「毫米波」導引雷達:這貨裝飛彈上,探測距離只有三五十公裡,可一旦被導引雷達鎖定,那就可以準備後事了。另外,有些近戰的空空飛彈會採用紅外、電視制導等。
空戰的流程如下:預警雷達發現目標;火控雷達開機,鎖定目標後發射飛彈;飛彈在火控雷達實時引導下飛向目標(關鍵詞是「實時引導」);飛彈靠近目標足夠近後,導引雷達開啟,鎖定目標,這時火控雷達就可以下班了。
說個術語,被飛彈的導引雷達鎖定,並且飛彈還有足夠的速度追上目標,就是所謂的「不可逃逸區」,理論上飛彈會擊中飛機。因為飛彈過載輕鬆超過30g,飛機過載要考慮飛行員和機身強度,不會超過9g,也就是說,飛機的機動性不會超過同時代的飛彈,靠甩是甩不掉的,只能用幹擾彈等手段硬抗。只要是地球人的飛機,一旦進入「不可逃逸區」,飛行員肯定嚇掉一層皮,這幾乎等於判了死緩。
多嘴問一句:飛行員怎麼知道自己被飛彈鎖定了?很簡單,飛機、軍艦上有專門的天線,一旦被短波雷達持續照射就會報警。
再說個術語,預警雷達、火控雷達、飛彈等等這些數據的實時相互傳送,涉及到體系化作戰的一個重要概念:數據鏈。比如,地面預警雷達發現目標,數據傳給預警機,預警機鎖定目標,數據傳給戰鬥機,戰鬥機飛至目標區域發射飛彈,預警機再引導飛彈發起攻擊。
遠距離數據傳輸用啥最靠譜?衛星,不二之選!
雷達反射截面雷達的探測距離如何定義?咱能看見38萬公裡遠的月球,總不能說,人眼的探測距離是38萬公裡吧?
小盆友們又得記個術語:雷達反射截面,簡稱RCS。公式就不看了,大概意思就是目標反射雷達波(通常指火控雷達)的面積,探測距離只有配合RCS一起說才有意義。一般戰機掛彈後的RCS=5平米,所以新聞上籠統說的雷達探測距離,默認都是指對RCS=5的目標的探測距離。
所謂隱身飛機,無非就是發現距離的遠近而已。J20的RCS是0.01-0.05 平米,F22是RCS是0.005-0.01平米,是不是以為隱身性能只有F22的一半?雷達探測距離與目標RCS的四次方根成正比,以普通戰機RCS=5計算,J20被探測距離為普通戰機的21%-32%,F22被探測距離為普通戰機的18%-21%。
所以隱身性能比不過別人,把自己的雷達折騰好,效果也差不多。對不同波段的雷達,反射率也不一樣,比如F22對米波雷達的RCS會增加一二個數量級,若RCS=1,預警雷達對F22的探測距離也就打個六七折而已。
前陣子網傳2架F22在東北那邊被發現,毛子得意的說:不,是4架!然後兔子悠悠吐了一句:是4架,2架在上面,2架在下面。發現隱身飛機並不稀罕,鎖定隱身飛機也沒什麼大不了,關鍵是距離,是距離!作為本僧淳淳教導的小盆友,千萬別一看到「粗大事啦~F22被發現啦~」之類的新聞標題就手舞足蹈,失了風度。
重點來了,快做筆記!
如果不考慮神秘的低截獲概率雷達,那麼無論怎麼隱身的戰機,一旦自己開了雷達,那就等於黑夜裡拿著探照燈,只要對方不瞎都能看見。
那戰鬥機裝雷達豈不成了瞎子的眼睛——擺設?賣個關子,先不說。
重點又來了,快做筆記!
飛機不開雷達,和街頭打架蒙著眼睛差不多,那必然是不行的,所以有預警機。預警機一般在戰區後方,大概400公裡開外的地方(戰鬥機自己的雷達大約是200公裡),用大號雷達搜索空域,並將目標信息發送給戰鬥機。
那預警機開雷達就不怕暴露嗎?小盆友,問得有水平,你可以幼兒園畢業了。幹掉一個幾百公裡外的空中目標難度還是非常大的,何況預警機有大號的雷達外掛,全圖無盲點。
美帝E2C"鷹眼"艦載預警機
假設我們去打架,預警機和隱身飛機只能二選一,果斷選預警機,這可是主角光環,對己方所有成員都有屬性加成!如此重要的技能,大流氓能坐視不管嗎?有消息說,兔子的霹靂-15射程達到了400公裡,一看這數字,就知道用來幹什麼的了。按理說空空飛彈打這麼遠還是挺懸的,到底行不行,咱不知道。當然,這種傳統領域,美帝也不太可能落後。
這些就是空戰的大概模樣,很粗糙,還沒考慮電子幹擾機等,但體系化的意味已經很明顯了,任何單一武器都無法構成有效戰鬥力。
這樣說起來太單調,下面編個故事,回頭再分析。
J20出擊如果與航母「對抽飛機」比作大兵團作戰,那麼J20和F22有點像特種兵的味道,不是去狗鬥,而是敵後工作。
本僧認為J20作戰思路如下:
作戰目標:
按照美帝重型航母群的配置,獵殺的優先級依次為:4架預警機、4架電子幹擾機、6-10架反潛機、1架空中加油機、若干預警直升機。
武器配置:
狙擊預警機,霹靂-21:發射距離200km,末制導雷達對RCS=5的不可逃逸區為25km,對預警機為60km。
防身武器,霹靂-12:最大發射距離70km,不可逃逸區為35km~45km。
防身武器,霹靂-10:最大發射距離60km,紅外成像制導。
霹靂飛彈速度可達4馬赫,機動過載35g。
戰鬥編隊:
12架J20分四組,按三機編隊,2架各攜帶4枚遠程飛彈和2枚近程飛彈,擔任突擊任務;1架攜帶6枚近程飛彈,作掩護。合計8枚遠程10枚近程。
突防目標:
進入200km防禦圈。美帝E-2C艦載預警機,對J20的探測距離大約200km。
作戰過程:
1)四組戰機編隊升空,從不同方向突防,衛星將敵方預警機坐標發至J20。
2)利用2000km的作戰半徑繞開交戰區(幾百架飛機在這裡對抽)。
3)第一組編隊低空突防至目標區域,被敵方預警機發現並鎖定,距離200km,未在敵方防空飛彈射程內。
4)敵方4架F22接到偷襲警報,迅速向目標區域機動,協防攔截我J20編隊,預計1分鐘後進入戰場(假設F22就在附近,儘管F22不是艦載機)。
5)1號J20利用敵預警機雷達波鎖定目標,2號、3號J20各發射一枚霹靂21飛彈。
6)敵預警機關閉雷達,緊急機動,我方飛彈失去目標坐標。
7)1號J20迅速爬升,雷達開機,鎖定敵預警機,持續引導霹靂21。
8)F22進入戰場,開機狀態的1號J20被鎖定,F22發射一枚AIM-120D,欲迫使J20關機。
9)2分半後,敵預警機進入霹靂21不可逃逸區,開始對飛彈實施電子幹擾,降低導引雷達精度。此時敵方飛彈仍在100km外。
10)1號J20關機後,超低空機動脫離戰區。假設飛彈對J20尾部的不可逃逸區為30km,J20不開加力,仍有70秒的逃逸時間。
11)敵預警機利用幹擾彈成功躲避第一枚霹靂21,但被第二枚擊落。我方J20成功逃逸,編隊繼續執行狙殺任務。
小結:空戰有前線和後方之分,飛機打飛機的距離通常認為100km左右,但真正有效攻擊距離有50km就不錯了,那些射程200km,甚至400km的空空飛彈,基本還在傳聞中。下圖這種長度的空空飛彈,射程都不算短了。
戰鬥繼續:
12)我方預警機發出警報,即將遭遇敵方返航的F18四機編隊,並發送敵方坐標。
13)J20編隊提前向F18編隊的側向機動(戰機側面的雷達反射截面大於正面,更易鎖定)。
14)待F18編隊進入伏擊圈後,J20編隊果斷開機鎖定目標,並發射4枚霹靂12飛彈。
15)F18編隊倉促應戰,彈藥不足,被悉數擊落。
16)J20編隊剩餘彈量仍可發起突擊任務,返回我方控制區進行空中加油。
17)加油完成後返回戰區,繼續狙擊敵方重要目標。
小結:如果不是特別需要,J20不應與敵方三代機纏鬥。空中加油是為了增加滯空時間,尤其是預警機的滯空時間關乎整個戰局,所以空中加油機通常徘徊於戰區後方,也可為J20提供支援。
戰鬥繼續:
18)我方警報,敵F22四機編隊已協防到位,敵二號預警機在其協防下,快速向我方機動,搜索我J20編隊。F22有100km的攻擊距離,可躲在預警機前方100km處,以便第一時間發動攻擊,但最大射程處發射飛彈難以命中,所以攻擊距離調整到80km處。
19)若J20轉向暴露機腹或尾部,易被鎖定。編隊決定繼續成攻擊隊形前進,依靠數據鏈支援,伺機狙殺敵預警機。雙方進入遭遇戰。
20)1號J20脫離編隊,徘徊於250km處,開機鎖定敵預警機,同時也被敵預警機鎖定,但雙方均在飛彈射程外。
21)2號、3號J20到達200km防禦圈,被敵預警機發現。此時,敵F22編隊無線電靜默,距離我J20戰機分別80km、130km,未被1號J20雷達發現。
21)2號、3號J20發射2枚霹靂21飛彈,在1號J20引導下攻擊預警機;F22同時發射4枚AIM-120中程空空飛彈,在預警機引導下攻擊80km處的2架J20。
22)假設J20對AIM-120的「不可逃逸區」為30km,J20有50秒的逃逸時間,若開加力則有90秒逃逸時間,逃逸成功率較高;若是換裝WS-15發動機,幾乎不會被擊落。
23)霹靂21成功擊毀敵預警機,敵飛彈失去引導,尚未進入不可逃逸區,我J20成功逃逸。
24)雙方戰機又都兩眼一抹黑。
小結:預警機的缺點在於RCS較大,在較遠距離即可被雷達鎖定。預警機在沒有護航的情況下,被J20狙殺幾乎沒什麼懸念,若有F22護航,依然有不小的機會。
當然,如果反過來,F22狙殺我方預警機,我們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J20抹黑進村,一路打怪升級不亦樂乎,突然村裡竄出大獵狗F22,兩人立馬上演了一段盪氣迴腸的愛恨情仇。
劇情暫停,先看雙方的家當。申明一下,數據都是網上抄的,別指望真實性。
雷達:
F22的AN/APG-77雷達對RCS=1的目標探測距離為200km,換算成對J20的探測距離為63km-95km。J20雷達,從目前的消息及軍工水平看,不會弱於F22的AN/APG-77,同理換算成對F22的探測距離為53km-63km。找個佐證:我國第一部「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驗收時,課題組被總裝評為「九五預研先進集體」,獲2009年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特等獎,國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霹靂-21飛彈:預警機殺手,對F22的不可逃逸區僅為4.5km-5km,扔!
AIM-120D飛彈:美帝版預警機殺手,射程據說140km-200km,同理,扔!
霹靂-12飛彈:對RCS=3的不可逃逸區,上視45km下視35km,按40km折算成F22為8km-9.6km,可用。
AIM-120C飛彈:據說射程100km,不可逃逸區按30km折算成J20為7.2km-10.8km,可用。
霹靂-10飛彈:紅外成像制導,不玩雷達波,利用紅外特徵咬死目標,不過F22尾部的紅外特徵很小,鎖定難度較大。
AIM-9X飛彈:紅外製導,對J20「迎頭」鎖定距離打個折算5km,「尾追」按原價20km-30km,J20菊花太紅,沒辦法。
這兩貨前世還有一段孽緣。1958年我軍殲-5編隊與臺灣24架F-86編隊在溫州上空遭遇,我軍王自重駕駛飛機被敵方12架F-86圍困,最終被AIM-9擊落。但有一發啞彈,後被我軍民發現,以此為基礎山寨了霹靂-2空空飛彈。兔子這發家史……
最後,隱身飛機裝航炮,實在有點詭異,是打算肉搏嗎?
總體來說,美帝AIM-120系列飛彈還是很猛的,發起瘋來六親不認。所以北約明確規定,AIM-120飛彈末段雷達主動制導的一瞬間,飛行員必須發出暗語:「鬥牛犬」(pitbull),提示鄰近友機避開。這飛彈離軸發射角達到 /-90度,可以攻擊上、下、前、後、左、右,幾乎所有方向上的敵機,你沒看錯,包括身後的敵機!
回到劇情。
敵方預警機被擊落後,雙方相距80km,因戰區膠著,雙方偵查力量集中在交戰區。(劇情需要,給他們一個單挑了結恩怨的機會吧,謝謝衛星、預警機、偵察機的不配合!來來來,大家騰個地兒,板凳瓜子拿出來!)為方便表述,飛機進入飛彈的不可逃逸區的危險係數設定為9.5。
1)80km,空空飛彈射程邊緣,危險係數1.0。1號J20果斷開機,未發現F22編隊,但遭敵方鎖定;2號、3號J20無線電靜默從一側迂迴,擔任突擊任務。
2)敵1號F22開機,被我方鎖定,同時2號、3號J20側向機動增加了RCS,可能已暴露。
3)開機後雙方均鎖定對方,J20考慮到載彈量不足,未發射飛彈;敵1號F22發射一枚AIM-120,敵飛彈數量-1。
4)1號J20未發現其餘F22,關閉雷達,高速機動躲避來襲飛彈,危險係數1.5。
5)1號J20成功逃逸,並在80km處戰場邊緣遊弋,掩護突擊編隊。
6)我方支援編隊4、5、6號機趕到戰場,從另一側迂迴包抄F22。(F22側面RCS更高,同時,F22對側面目標的鎖定能力較低。)
7)4號J20脫離編隊,徘徊於敵飛彈射程邊緣,並向敵1號F22發射一枚霹靂21,迫使其關閉雷達,我飛彈數量-1。
8)敵1號F22關機後躲避飛彈成功,危險係數1.5,再度開機。遊弋於戰場邊緣的4號J20再次發射霹靂21,迫使其關機,我飛彈數量-2。
9)敵1號F22斷斷續續開機後,判斷出我方作戰意圖與路線。
10)敵應對戰術如下:
1號、2號F22攔截我2號、3號J20。
3號、4號F22攔截我5號、6號J20。
F22一前一後逼近J20,後機在70km處開機,前機在40km處發射飛彈;後機引導飛彈進入不可逃逸區。
前機發射後即刻逃逸,即便J20第一時間發射飛彈追擊,此時相距40km,F22有良好的尾部隱身性能和機動性,危險係數5.0。
後機持續開機迫使J20做出規避動作,暴露機腹、機背,增加RCS,延長飛彈不可逃逸區至20km。
後機引導己方飛彈結束後,對方飛彈僅飛行20km,自己仍有50km的逃逸距離,危險係數4.5。而J20尾部隱身性能較差,危險係數8.0以上。
F22編隊決定執行該戰術。1號、3號做後機,從未暴露的2號、4號做前機。
11)1號、3號F22利用探測距離和載彈量優勢,交替開機向我戰場邊緣的1號、4號J20發射飛彈,使其無法開機獲取戰場態勢。危險係數1.5,敵飛彈數量-5。
12)2架F22前機分別與我4架J20突擊編隊距離50km,敵方失去探測距離優勢,若此時雙方開機均可發現對方。
13)突然,我方1號、4號J20搶在對方攻擊前,不間斷向敵1號、3號F22發射數枚霹靂21飛彈。我飛彈數量-6。
14)敵2號、4號F22到達攻擊距離;但敵1號、3號F22為躲避飛彈,暫未開機。敵戰術被打亂。
15)敵2號、4號F22距我J20突擊編隊40km處,被霹靂10飛彈擊落。
F22:導演,停!J20作弊!霹靂10怎麼會鎖定40km外的F22?霹靂21怎麼找到80km外的F22?
J20:EOTS、EODAS光電搜索跟蹤系統,你值得擁有!
F22:這是什麼鬼?
J20:問問你家老妹F35,電子產品嘛,後發優勢而已。為裝這玩意,沒看我臉上坑坑窪窪!不然你以為我為啥隱身性能差你這麼多?
F22:你,你,你,你修改遊戲設定!!!
J20:EOTS、EODAS,含遠紅外搜索、中紅外跟蹤、雷射測照等多種探測模式,無需開雷達,還能與頭盔瞄準具聯動工作哦!
F22:這玩意兒能看多遠?
J20:100km妥妥的。
F22:你現在真這麼牛逼了?
J20:我也不知道哇!反正網上那些小學僧都這麼說我。
小學僧:你倆閉嘴!再申明下,隱身飛機的保密程度蠻高的,所有參數全憑瞎猜,概不負責。
畫外音瞎編的故事,純粹博人一笑,隱身飛機究竟如何使用,還是有待觀察。
早年間,美帝主要用隱身飛機撕毀對手的防空網,再出動大量普通戰機去收割,有點像古代攻城踢城門的。海灣戰爭時,伊拉克和兔子的防空雷達是一個門道,甚至還更先進些,結果被美帝摁地上打,打得兔子後背一直發涼!
還有比這更嚇人的,99年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執行轟炸任務的B2是從美國本土起飛的,一路空中加油,炸完,再一路空中加油回去,兔子絲毫不知情,換個劇本就可以炸……
隱身飛機給兔子帶來的震撼以及心理威懾是不容置疑的!為了對付隱身飛機,全面升級防空網也是一個耗資巨大的工程,兔子這幾年在預警雷達上燒的錢,不知凡幾!其實中國大量的國防建設都投到了這種「重要但大眾不關注」的領域。
F117在南斯拉夫被破身,讓兔子發現隱身飛機還是可以幹下來的嘛!不過,隨後F117立馬退役,而隱身飛機對於有完善防空網的對手,是否真和預想中那麼高效也就不好說了。從此以後,隱身飛機再也沒有參加過像樣的實戰。
話說回來,F22單身那麼久,這麼多年,僅僅就跑到敘利亞和ISIS打了一炮,肯定不過癮的。兔子生出J20,終於可以做個伴了,這可是普大喜奔的大好事呀!咱先祝福一陣!
J20和F22先說個不是很好笑的笑話,美軍2016版《飛機目視識別手冊》,F35的配圖竟然錯配成J20,可見美帝對J20真是一往情深。
F22設計之初,美帝處於上帝模式,沒想和你們這些凡人比,走的是碾壓路線,所以非常注重隱身性能,要絕對制空權。
這幾年兔子的預警雷達突飛猛進,讓當年的碾壓格局徹底不復存在,而J20也是為了和F22做伴,所以設計思路必然有差異。
從作戰形式看,飛機本質上就是一個「飛彈發射架」,打完就跑,隱身只是對火控雷達波而言,對於米波預警雷達基本沒轍。換句話說,隱身飛機很有可能被發現,只是比較難鎖定,因此隱身不如跑得快更重要。
J20在設計上更加追求速度與機動性,估計氣動布局為此犧牲了不少隱身性能。
隱身性能爭論最多的是J20鴨翼對隱身性能的影響,就是紅框裡的兩片小翅膀,看下圖和F22的對比:
各路大神各種分析(過程太過枯燥無法表述),結論普遍認為,正面隱身性能,J20略遜於F22。但尾部就跪了,J20毫不遮擋的菊花,紅外特徵完全無法和F22優美的二元噴口相比。按理說,兔子不像是會給美帝獻菊花的人,估計把寶押在WS-15發動機上了。
小盆友往往認為,隱身飛機當然隱身最重要,卻忘了飛機是用來打架的,不是用來捉迷藏的。即便J20隱身性能被吊打,那又怎樣?
發動機大部分發動機只管往後噴氣,機動性完全靠扭動翅膀。仔細看「眼鏡蛇機動」前,飛機尾部兩片小翅膀的動作:
而F22的二元矢量發動機噴氣方向可以上下調節,著實厲害!領略一下F22旱地拔蔥的本領。
雖然J20的菊花有點寒磣,但未來裝備了自己的WS15三元矢量發動機,就可以教F22重新做人。WS15原計劃要到2020年,現在聽說可以提前服役。先拿毛子Su35的發動機解解饞吧,看看啥叫三元矢量:
就算憑著幼兒園的學識,也看得出這種發動機對機動性的提升,看把Su35得瑟成啥樣了:
牛逼的氣動設計,可以很大程度彌補發動機的不足。J20鴨翼布局理論上會降低一點隱身,但拍著腦袋想想,這翅膀是裝屁股上控制飛機更靈活,還是裝胸前控制飛機更靈活?
氣動布局是兔子強項,J20前面那兩片小翅膀,一般人只能裝屁股上,因為裝前面會影響主翼的氣流穩定。可以說,J20換裝WS15發動機後,機動性甚至可以吊打F22。
還有個問題,飛機一則拗不過飛彈,二則不狗鬥,強調那麼多機動性,在現代空戰中還有意義嗎?大家又不缺心眼,一個勁兒追求機動性,當然有用,而且很有用,這裡的恩怨有點多,改天換個故事再講。
光電跟蹤系統用雷達打架的弊端很明顯,所以有出息的大流氓一直致力於新的打架套路,目前光電跟蹤系統(EOTS)和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EODAS)正受熱捧。原理很簡單,任何有溫度的東西都會散發紅外線,跟蹤系統利用對方紅外線鎖定目標,所以自己不用開雷達暴露,敵方開不開雷達也無所謂。
紅外拍攝的F22
電子系統往往有後發優勢,電子產品嘛,都是這個規律。不過,兔子歷來沒有美帝大方,所以J20的光電跟蹤系統只能靠猜,怎麼猜呢?
美帝不太會在軍事領域全面落後,所以相對年輕的F35就裝備了這套系統:
在F35的機頭下面,這種突兀的外形當然會影響隱身性能。
J20熱情地握著F35的手:啊呀,老妹,太巧了,我也剛裝了這玩意兒,快給老哥說說,好使不?
EOTS裝鼻子底下,看天上就不太方便,於是還有EODAS,簡單點說,就是把攝像頭分開裝,360度無死角。
據說J20的光電跟蹤系統對B2隱身轟炸機的搜索距離有120千米,對F22有110千米,還有大型軍艦80千米、地面坦克裝甲車25-30千米。
其他若干F22這麼重,是為了強化機身強度,用了不少鈦合金材料,在超音速巡航時可以做六七個G的持續機動。北航前幾年出過新聞,3D列印世界最大鈦合金飛機構建,無論多複雜的構建都可以一次成型打出來。反觀F22,很多鑄件是焊接的,所以機身強度這塊,J20不會弱於F22,連空重都輕了兩三噸。
電流在導線裡跑多少會有電磁感應現象,也容易受雷電和電磁幹擾影響,所以J20用的是「光傳操縱系統」,也就是用光纖代替導線。
如此等等……
F22的電子系統能不能升級改造?
想想軍事裝備摳門的設計原則,還能留下多少改動的空間?你想把廁所改到陽臺,也得問問大樓的汙水管能不能挪。
不升級的F22電子系統水平如何?
F22雖然非常強大,但也不用神化。有一次對抗演習,F22開雷達抽人,結果雷達波被「咆哮蟲」電子戰機截獲,立即遭到強力電子幹擾,被戳瞎了狗眼。蟲子逼近後一悶棍,搞定!蟲子身上擊落F22的標誌,一直得瑟到現在。
毛子第五代戰機T-50,參數各種牛逼,但遲遲不能服役。毛子軍工給人感覺就是:永遠啃老本,卻永遠啃不完。真是匪夷所思!
說T50,不得不提和阿三的緣分。三哥希望一夜練成航空強國,於是美帝和毛子都拉著三哥聯合開發第五代戰機,不知怎的,三哥最終和毛子走到了一起。(聽說是兔子給了一個助攻,表示很有興趣聯合開發T50,於是三哥就著急了……)
怎麼個聯合開發呢?人員、技術、設備、地盤都是毛子的,三哥只負責出錢,毛子的服務真是太周到了!當然最後真要生產了,三哥還得掏錢買,只是價格會優惠點,至於優惠多少麼,不著急,到時候再談吧。(美帝開發F35也是用這個套路坑盟友的錢。)
後來,三哥陸陸續續扔了幾十億美金,毛子這邊都快首飛了,三哥那邊還沒見過面,於是就有小情緒了。毛子多貼心啊,馬上安排三哥來看試飛,結果莫名其妙著了火,燒成這德性:
現在T50已經不是技術問題了,研發經費又要增,毛子要三哥出60億美金。三哥果斷生氣了,毛子馬上良心發現,價格降到37億美金,注意,這是研發經費,不是購買戰機的錢。三哥那是多精明的人啊,就是不給錢。於是,毛子窮得不知道咋辦,而三哥之前投的錢全部化成了兩國友誼,非常划算!
相比虐心的T50,腳盆的「心神」隱身飛機就實在太過隱身而無法描述了,小盆友們睜大眼睛找一找:
F22最轟動的新聞莫過於144:0的演習戰績,這讓我想起來了一些歷史。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5000人擊潰清軍3萬人,其中傷亡1.5萬人,英法僅陣亡5人,而且主要是印度裔士兵,估計不是被打死的,而是笨死的(比如搬東西砸到自己)。又過了幾年,英法用10挺機槍,在大清朝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所向披靡!
19世紀末,非洲為了反抗英國殖民,有過一場「馬赫迪起義」,英國人用6挺機槍,直接射殺了11000多人。
難怪有朋友留言感慨:現代戰爭,能把戰爭奇蹟壓制到無,人越來越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
感慨之餘,我們還得注意一件事件:機槍的出現,使得原本令人聞風喪膽的密集衝鋒成為歷史,而後來戰術的發展又使得機槍的殺傷力銳減。新武器的出現,往往意味著戰爭形態的改變。
隱身飛機亦是如此,我們更應該關注如何開發合適的戰法,升級配套的裝備,而不是僅僅盯著飛機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