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元節的由來(上中下元節的由來)
2023-10-13 10:21:59 1
今天是農曆7月15,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元節,給大家科普一下上中下元節的由來中國傳統節日,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了解祖國傳統節日文化,關注民俗,有利於我盟增強民族文化認同。說起「中元節」幾乎家喻戶曉,可如果問起「上元」「下元」,很多人就一頭霧水了
其實上元節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中國的元宵日也稱為「上元」——天官生日,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中元節與清明節、寒衣節並稱為三大鬼節。源於上古時代的春秋二祭;春為清明,秋為中元。「中元」——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
而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是中國古老的節日,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根據中國的曆法,農曆在十月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後一個月亮節,在這個月圓的時候,人們要進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動,民國以後,此俗漸廢,惟民間將祭亡、燒庫等儀式提前在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時舉行。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就這樣每年到了這一天,它成為了一個秋嘗祭祖又表達著祈禱祝福的華夏傳統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組成了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現在,這一天叫中元節,也叫盂蘭節,民間更多稱為鬼節或七月半
在佛家中元節被稱為:盂蘭節
關於佛教「盂蘭節」的起源,有著一個典故: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有位名叫目連的弟子,非常掛念死去的母親,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親在地府的生活情況。因為其母生前鑄下大錯,死後境況堪憐。目連看後很心痛,求得佛祖指點:需要十方僧眾一起超度的祭拜儀式,方能普渡其母脫離苦海,過得好一點。
後來佛家弟子就固定在農曆七月十五這天,廣設盂蘭盆供,為已逝的父母、親人長輩祈禱在另一個地方過得好些。
今天,讓我們讓我們一起為逝去的親人在家裡燃一柱香,寄託無盡的哀思與懷念。期盼一切安好,活著的人,都要好好善待與人相處的日子,讓生命不再留下遺憾!一份哀思、一聲寄託,中元節,緬懷親人,好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