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00多年是什麼朝代(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
2023-10-13 11:51:26 3
對於陶寺都邑的貴族來說,公元前2000年前後的這個「千禧年」帶來的可不是什麼好運,而是臨頭的大禍:大中原地區首屈一指的陶寺都邑,居然泥腿子造反,發生了「暴力革命」!
陶寺遺址
「革命」一詞,在中國古典文獻中,本來指朝代更替,如「湯武革命」(《易》)等。這裡則是取其新意,也即社會政治變革,更進一步說,借用的是經典作家「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力行動」的概念。
何以排除了外來族群的攻掠,可以推斷這場「革命」是陶寺社會底層對上層的暴力行動呢?
數千年後的考古學家,面對這樣的場面也不寒而慄:原來的宮殿區,這時已被從事石器和骨器加工的普通手工業者所佔據。
人頭骨
一條傾倒石器、骨器廢料的大溝裡,三十多個人頭骨雜亂重疊,以青年男性為多。頭骨多被砍切,有的只留面部而形似面具,有的頭骨下還連著好幾段頸椎骨。散亂的人骨有四五十個個體,與獸骨混雜在一起。
大溝的底部一具三十多歲的女性雖保有全屍,但頸部扭折,嘴大張呈驚恐狀,兩腿叉開,竟被插入一根牛角。
受害女性
壕溝裡堆積著大量建築垃圾,戳印精美圖案或繪製藍彩的白灰牆皮等,暗示這一帶曾存在過頗為講究的建築。
聯繫到曾高聳於地面的夯土城牆到這時已經廢棄,多處被陶寺晚期的遺存所疊壓或打破,有理由推測這裡曾發生過大規模人為毀壞建築的「群眾運動」。
包括「王墓」在內的貴族大中型墓,往往都有這個時期的「擾坑」直搗墓坑中央的棺室,擾坑內還有隨意拋棄的人頭骨、碎骨和玉器等隨葬品。這與安陽殷墟西北岡王陵的遭遇頗為類似,而並不像後世的盜坑。
陶寺大墓
兩三座貴族墓擾坑中出土的石磬殘片,居然能拼合為一件完整器,說明這些墓同時被掘又一併回填,毀墓行為屬於「大兵團作戰」。
掘墓者似乎只為出氣而毀墓虐屍,並不全力搜求寶物,所以給考古學家留下的寶貝還有不少。當然,順手牽羊的事也是有的。一些小墓裡就偶爾隨葬有與死者身份並不相稱的個把高級用品,讓人聯想到這可能就是「革命者」的戰利品。
種種跡象表明,這似乎是一種明火執仗的報復行為。而考古學家從日用品的風格分析,延綿數百年的「陶寺文化」又大體是連續發展的,也就是說,報復者與生前顯赫的被報復者,應當屬於同一群團。
陶寺遺骸
顯然,作威作福的陶寺貴族遭遇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革命」,這場來自群團內部的血雨腥風,摧毀了它的貴族秩序和精英文化。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古訓,大概就是從這類歷史事件中被我們的先人提煉出來的,而陶寺「革命」應當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實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