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布依族節日(雲南布依族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介紹)
2023-10-13 07:03:45 2
雲南布依族節日?聲明以下全部是浩哥查資料了解,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點,喜歡的就關注下一起互相探討交流,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雲南布依族節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雲南布依族節日
聲明以下全部是浩哥查資料了解,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點,喜歡的就關注下一起互相探討交流。
布依族
布依族由古代百越人演變而來。唐代史稱「西南蠻」,宋元以後漢族史籍中稱「蕃」、「仲家蠻」,明、清稱「仲蠻」,解放前,布依人被稱為「仲家」、「水戶」、「夷族」、「土邊」、「本地」、「繞家」等。布依族早在上古就生活在今貴州地區,是雲貴高原東南部的原駐民。布依族與壯族同源,由古代的「僚」、「百越」、「百濮」等部族演變而來。布依族大部分以「布依」或「布越」自稱。「布」是「人、民族」之意,「依」即「越」,是布依族族名專稱。「布依」就是「依人(越人)」的意思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貴州、雲南、四川等省,其中以貴州省的布依族人口最多,佔全國布依族人口的97%。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安順市、貴陽市、六盤水市,其餘各市、州、地均有散居,一小部分居住在越南。
布依族,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有287萬餘人。現位居全國56個民族人口排名第12位。
布依族喜歡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般是十幾戶或幾十戶為一寨,也有上百戶至幾百戶的。布依族的居房與傣族竹樓相近,但是用木頭作主結構,住房有「幹欄」式樓房、平房和石板房,最具特色的是石板房。幹欄式3間3層 竹木結構 。底層不砌牆,用木料作欄柵,關牲畜,中層用鳳尾竹編扎四周,用以住人;上層堆放雜物。屋側用毛竹搭一陽臺,直通樓面,可乘涼、曬物。稱之為「吊腳樓」。
布依族傳統節日除大年(春節)、端陽節、中秋節基本與漢族相同外,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六月二十四」、「牛王節」等富有本民族特色的節日。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曆「六月六」。個別地方有"撒秧粑節","小年","臘月二十九","正月二十七"和"三月三",也過漢族節日。
布依人閒時每日兩餐,忙時三餐。以大米、玉米為主食,小麥、高粱、薯芋和豆類為輔。有木罐、鼎罐炊飯,油燜飯、二合飯(大米摻玉米碎,也叫包穀飯)、苞谷粑、米粉、二塊粑、豌豆粉、米豆腐等花色品種。其中,糯米制的湯圓、花米飯和芝麻油團粑最為知名,多用於祭祖或宴客。他們的肉食主要來自家畜和家禽,還愛捕食松鼠、竹鼠和竹蟲。烹調方法多為燒、煮、爆、炸、醃、凍,一般不吃生食。布依人酷嗜狗肉,有「肥羊抵不上瘦狗」之說。貴賓來家做客,殺狗款待是一種很高的禮遇。
布依族服飾作為一種物質文化現象,其產生與變化總是與社會的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自古以來,布依族就居住在我國南盤江,紅水河流域及支流上。布依族地區地形複雜,高山險地是每個布依族地區的自然屏障,布依族是從古越人發展而來的。其服飾大體上都保留著古老的特點,《舊唐書·西南蠻》載:「男子左衽、露發、徒跣。婦女橫布兩幅,穿中而貫其首,名為通裙」。布依族的傳統服飾是男著衣衫,女穿衣裙,婦女衣,裙均有蠟染、挑衣、刺繡圖案裝飾。因為布依族居住在熱帶地區,氣候炎熱溫暖,這種寬鬆的衣裙符合氣候特點。2014年11月11日,布依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以上就是簡單的布依族介紹。其實浩哥一是想宣傳中華民族文化,二是想讓大家到各地遊玩時注意當地人的禮節。
喜歡浩哥的請點擊關注浩哥,留言和浩哥一起交流我國的民族文化。
本文由民族文化傳播帳號發布,2017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