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商君書讀書筆記

2023-10-06 01:56:44 1

  又在網上看見所謂品人專家批判明朝皇帝的帖子了,美其名曰不帶民族偏見,應當承認康熙雍正強於明朝皇帝,還道歷代帝王就屬明代最差。事實果真如此嗎?若明朝的皇帝個個昏暴懶庸,大明自朱重八起事以來何以維持近三百年之久?嘉靖數十年「不理朝政」又何以自如地駕馭群臣,穩坐皇位四十五年之久而僅次於萬曆?論到康熙雍正的勤政愛民,明太祖八天內批閱一千六百份奏章,事事親歷親為,又哪裡比不上康雍二帝?做皇帝有做皇帝的藝術,人盡其用才是棋高一招。勤奮放在個人奮鬥也許是美德,可用於帝王身上則是政體不健全導致帝王必須親歷親為的敗筆。真正偉大的帝王,如劉邦,自身可以是流氓草包一個,但只要具備超凡的凝聚力,卻能網羅天下英才盡數為之所用,這才是真帝王。

  此位專家還頗為喜愛賣弄學識,商鞅也不幸被其所品,落得個殘忍濫殺,針對百姓的惡名。商君的確是主張用權術統馭百姓鞏固政權(故君子操權一正以立術,立官貴爵以稱之,論榮舉功以任之,則是上下稱平。上下稱平,則臣得盡其力,而主得專其柄),可是統馭百姓不等於反對百姓;鞏固政權也不等於犧牲人民,權術更不等同陰謀,這個邏輯關係一定要理清楚。貫穿全書,商君都在論述如何富強國家造福百姓,這就是很好的證明。當得起暴君酷吏之名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其初衷是為了盤剝百姓而自己得益,以壓迫榨取為目的。有句話形容的很恰當,商鞅是個一生「盡公不顧私,極心不二慮」的人。在他的心裡,強國和利民是統一的方向,需要君主和百姓心無二致地齊心努力。

  商鞅或許是把人心簡單化了。在他眼裡,人民生來就為追名逐利,並無二致(民之生,度而取長,稱而取重,權而索利)。他對於名利的論述甚為詳盡:

  夫治國者能盡地力而致民死者,名與利交至。民之生,飢而求食,勞而求佚,苦則索樂,辱則求榮,此民之情也。民之求利,失禮之法;求名,失性之常。奚以論其然也?今夫盜賊上犯君上之所禁,下失臣子之禮,故名辱而身危,猶不止者,利也。其上世之士,衣不暖膚,食不滿腸,苦其志意,勞其四肢,傷其五臟,而益裕廣耳,非性之常,而為之者,名也。故曰名利之所湊,則民道之。

  一個個人民在商鞅嚴重儼然變成了一臺臺機器,只會按照大自然為他們編寫好的程序,也就是飢而求食,勞而求佚,苦則索樂,辱則求榮,溫飽解決了就追逐名利的複製品。因為總結出人性的簡單,商鞅主張用權術賞罰來調控人心的簡單喜怒志欲,使其無一例外地變成忠心為國的助推器。

  如此實用主義的論斷自然招致非議。商君此論,將詩書禮樂,天道人倫至於何地?人與野獸何異?可是請仔細想想,身邊的事情不夠參考就以史為鑑好好照照,人類,尤其是當個別特立獨行的人類湮沒於滾滾人海之中時,何曾跳出過追逐名利的循環?談到法律系統,憤世嫉俗一點我甚至能說,法律,尤其是過於寬鬆的法律,不是給予善類保護,也不是給予惡類警示,而是給予惡類或企圖作惡的人類一個公式計算自己如何能通過卑劣行徑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不被法律制裁。身邊的例子不勝枚舉,路上的司機有幾個不曾暗忖自己最多能開到多少時速而不被交警攔截?人類在作為一個整體接受評判的時候,為溫飽等基本問題困擾的時候,溫飽解決之後思索淫慾的時候,享有榮華富貴卻貪心不足的時候,在太多太多的時候千萬不要高估了自己,我們就是商鞅筆下的千篇一律。

  拋開大眾定律不談,特殊如千古讚頌的人物就能逃脫追名逐利的本性嗎?未必。讀明史認識了方孝儒,那個死忠為國,大義凜然,寧死不屈的形象,那個寧可被誅十族也拒絕低下高貴頭顱的人物,我想沒有人會不為之動容。我們唏噓於方孝儒的堅貞不移和永樂帝的心狠手辣,男丁一律誅殺女眷無外充官。可是當我們把方先生放到他所在的歷史環境來看,貫穿他的一生聯繫各類事實來看,卻又能得出另一種結論。首先,他效忠的是建文帝而非大明王朝,更非天下百姓,就像他自己所聲稱的那樣,因為歷史證明朱棣是一個比朱允炆稱職百倍的皇帝。此種愚忠守之何益?全名而已。第二,朱棣南下節節勝利的時候,方先生正在深宮之中同建文帝研究復古,研究更改官名,應戰不力加上識人不明,此其二過。其三,在大殿直面朱棣之時,方先生竟說出誅十族亦何懼的賭氣之言,無端端地葬送了朋友門生的性命,所為何來?還是名聲。名聲他終究是得到了,直到現在人們提起方孝儒都心生敬佩,可是因他喪命的親友家眷呢,卻是永遠地湮沒在歷史的煙塵之中了。

  書生誤國,看來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

  想起了建文帝,不知南京城破之時其心境是否與李後主同地異時的心境有著相似之處,附上後主破陣子一首: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

  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垂淚對宮娥

同类文章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裡,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

世界因你不同的讀書筆記

  世界因你不同  拿出這本勵志書籍,我立刻被這六個充滿鼓勵的大字所吸引。引文介紹的李開復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成就: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卡內梅基隆這兩所國際頂尖名校;獲得諸多創新獎項,在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重要職位……這些成就鑄造了一個普通人心中成功人士的形象。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編

  《三國演義》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嘗,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字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

水滸傳讀書筆記匯總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  《水滸傳》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講了宋代的農民起義,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水滸傳》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各的技法,而且剛剛英勇無比。殺了好多貪官和壞人,保護正義,寧死不屈,連朝廷都制服不了他們。  如果我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絕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匯總)

  《格列佛遊記》是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由於暴風雨、上岸找淡水、遭遇海盜、被部下劫持等等種種情況,格列佛共到了四個不同的國度:「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大人國」——布羅丁奈格王國,有著異想天開卻又不著實際想法人的「飛島國」,最後一個是由一種有智慧的馬管理的「慧駰國」。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過很多的書,比如:《瞧,這幫壞小子》、《愛的教育》……其中我最喜歡《西遊記》。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所有妖魔鬼怪,取上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有四個主人公,其中我最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傳給後世的一部飽含生活智慧的文學作品。相傳,這部寓言集中的寓言為伊索所作,因而稱為《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

讀《水滸》,品永恆的傳奇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  ——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