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曆是什麼意思(陰曆意思是什麼)
2023-10-05 20:52:22 1
陰曆是什麼意思?陰曆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也被稱為舊曆、漢歷、古歷等,辛亥革命後改用西方太陽曆(公曆),而現代叫法的農曆屬於陰陽合曆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陰曆是什麼意思?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陰曆是什麼意思
陰曆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也被稱為舊曆、漢歷、古歷等,辛亥革命後改用西方太陽曆(公曆),而現代叫法的農曆屬於陰陽合曆。
陰曆在中國傳統曆法中主要指按月球的月相周期變化來安排的曆法,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在曆法發展衍變過程中,與幹支歷中二十四節氣結合形成了農曆(漢歷),用於科學地指導農業生產。雖然,陰曆、農曆都俗稱古歷、漢歷、舊曆,不過陰曆和農曆(漢歷)是有區別的,傳統上使用的農曆(漢歷)實際上是一種陰陽合曆,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陰曆。
陰曆定月的依據是月亮球的運動規律:月球運行的軌道,名曰白道,白道與黃道同為天體上之兩大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繞地球一周,出沒於黃道者兩次,歷時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秒半(27.32日),為月球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謂之「恆星月」。唯當月球繞地球之時,地球因繞日公轉而位置亦有變動,計前進二十七度餘,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繞地球一周,復至合朔,實需二十九日十二時四十四分二秒八(29.53天),謂之「朔望月」,習俗所謂一個月,即指朔望月而言。